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關注 > > 正文

治理國際高考移民等造假亂像 護衛教育公平大環境

來源:工人日報 時間:2020-07-29 09:33:04

治理國際高考移民之類的造假亂象,清除危害教育公平的“毒瘤”,任重道遠。我們只有守正篤實、久久為功,才能守住教育公平這一堤壩不被任何洶涌的暗流沖毀,才能以教育公平護衛社會公平的大環境。

據今年第14期《半月談》報道,本在中國長大、讀書的中國學生,為逃避高考競爭壓力,鉆政策空子搖身變為“留學生”,享受各種入學優惠政策上中國的名牌大學——這一近年來愈演愈烈的“國際高考移民”現象廣受詬病。業內專家及公眾認為,應提高外國留學生的認證門檻,強化甄別條件,明確錄取標準,營造更加公平的教育環境。

近年來,在留學生招生過程中,國際高考移民暗影頻頻閃現——指中國人通過各種途徑獲得外國國籍或永久居留權,以外國人或華僑身份參加中國國內高校的外籍留學生考核或華僑生聯考,從而避開國內高考,進入我國名牌大學讀書的現象。據悉,以華僑生身份參加的聯考與國內普通高考相比,具有考試科目少、考題簡單、錄取率高、競爭小的特點。國際高考移民破壞了高校留學生的招生生態,導致了事實上的教育不公平。

從加分政策的被利用,到國內高考移民及國際高考移民,在高考中謀取“特別通道”的做法,多年來在一些地方或明或暗地存在。有的屬于特殊招生政策細化不到位、執行不嚴格,讓某些人打擦邊球鉆了空子;有的屬于以權謀私,權錢交易下搞暗箱操作;有的則是監管不到位,在招生中介機構的粉飾包裝下,以欺騙、造假方式蒙混過關。不管是哪種途徑、哪個環節出了漏洞,其性質都是違法違規行為,其結果都擾亂了招生秩序、破壞了教育公平。

從更廣泛的層面看,招生違規行為的危害已經超越了教育不公平一域。無論是大學、中學,還是小學,一些人通過非正當手段獲取特殊的招生待遇、獲得上名校的機會,侵蝕的是其他苦讀學生的平等入學機會。不僅如此,從“入學—就業—發展”全鏈條考察,這些造假入學者獲得的好處是連鎖性的,不僅會抵消諸多政策的公平效應,而且會誘使其他人步其后塵,助長造假、“走捷徑”的不當社會風尚。此外,國際高考移民靠的是金錢開路,是“富人的游戲”,這也會強化某些人“有錢能使鬼推磨”的價值觀。

近年來,有關方面不斷強化建構教育公平的制度基礎,持續出臺政策,從頂層設計上營造教育公平的環境,同時,有序清理過往有違教育公平的做法。國內高考移民現象得到整治,加分政策的范圍和幅度日趨減少和降低,這些做法都受到了公眾的歡迎和贊許。但國際高考移民暴露出來的問題,說明營造穩固的教育公平環境,非一日之功,需要有關部門及社會各界持續不斷的努力。

在高考招生違法違規行為的鏈條中,不時閃現一些中介機構及掌握公權力者的暗影。他們為了個人利益,千方百計鉆政策的空子,想方設法為違規行為打通關節,成為教育不公平亂象的推手。因此,強化監督和監管,將公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規范中介機構的經營行為,必須做到監管無死角、監督無空白。

此外,一些家長的正確引導也必不可少。想通過不正當手段給孩子打下“好的基礎”,一旦東窗事發,孩子及家長都要付出沉重的代價。近一段時間以來,有關高考頂替、入學資格造假的事件不斷被揭露出來,當事人都受到了應有的處理,教訓不可謂不深刻。

治理國際高考移民之類的造假亂象,清除危害教育公平的“毒瘤”,任重道遠。我們只有守正篤實、久久為功,才能守住教育公平這一堤壩不被任何洶涌的暗流沖毀,才能以教育公平護衛社會公平的大環境。(郭振綱)

責任編輯:

標簽: 國際高考移民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投稿合作 | 法律聲明 | 廣告投放

版權所有©2017-2020   太陽信息網京ICP備2021034106號-55

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網站聲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許范圍內服務!

聯系我們:55 16 53 8 @qq.com

Top 岛国精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