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關注 > > 正文

互補品的需求曲線圖是什么?微觀經濟學中的供給與需求定律

來源:CSDN 時間:2023-01-16 08:03:36

引言:


【資料圖】

供需分析是研究微觀經濟學的基礎,也是對商品價格影響的關鍵。下文筆者將較為詳細的講解供給與需求的概念。

正文:

需求是在一定時期內,價格一定時,消費者愿意購買商品的數量。常見需求曲線圖像表示如圖一所示。

需求曲線也有一些特殊的情況,如圖二所示。

第一張圖是無論價格怎么上漲,需求量都不會變,常見的是一些不可或缺的剛需品,例如衛生紙(價格過高也會減少需求量)。當然,學術界中的一些假設過于絕對,在現實中可能并不適用,僅為學術研究提供方便,下圖也是如此。

第二張圖是價格只要上升一點,需求量就會立刻歸零,下降一點,需求量就會接近無窮大(由于完全市場競爭因素,即使價格下降,也不會使需求量無限上升,此話題后續再講),比如菜市場的大白菜,只要一漲價,市民就會拒絕在這家菜攤子買菜;一降價,市民就會搶光這家的大白菜。

第三張圖是價格上漲,需求也會跟隨上漲,常見的是一些為了滿足人們的虛榮心的奢飾品,例如LV包包,巴寶莉等等,但價格過高后一樣會影響需求量,當價格過高時,需求量也會逐步收斂到0。

需求定律為除價格因素外,所有影響商品需求量的因素不變時,當價格上升時,消費者的購買意愿將會下降,反之亦然。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解釋了需求定律。

替代效應指一種商品的價格變動引起另一種商品需求量的變動。例如當蘋果大幅漲價時,人們可能會更青睞于吃梨,因此蘋果漲價導致梨的需求量上升。由此看來,上文的梨和蘋果就可以稱作替代品。與此同時,有一個概念叫做互補品?;パa品指的是一種商品價格變動時,另一種商品的價格隨之同向運動。例如羽毛球和羽毛球拍就是一對互補品,兩者缺一不可。

收入效應是指一種商品價格的上升或下降導致購買力出現變化,從而導致需求量的變動。購買力是固定收入購買商品的數量。與收入效應相關的有兩種商品,其一是正常商品,其二是劣等商品。正常商品是當收入上升時,該商品的需求量會上升。劣等商品是當收入上升時,該商品的需求量會下降,例如肥豬肉,當人們的生活富裕起來以后,極少有人還會喜歡吃大肥肉。

需求定律中還存在一些意外,那就是吉芬商品和韋伯倫商品。吉芬商品是低檔品,當吉芬商品價格下降時,收入效應導致需求量減少的幅度大于替代效應導致需求量增加的幅度。因此,當價格下降時,需求量也會下降。舉個例子,災年的土豆就是一個吉芬商品。當土豆價格上升時,人們趨向于買更多的土豆來填飽肚子,因為人們害怕土豆價格再漲價,到時候吃不起了。當土豆價格下降時,人們趨向于買更少的土豆,因為土豆已足夠填飽自己的肚子,可以去拿剩余的錢買一些好吃的用來改善伙食。韋伯倫商品也違反了需求定律,其價格越高,需求量越大。韋伯倫商品更趨向于奢飾品。但當價格夠到一定程度后,也會回歸正常的需求定律中。例如一個LV包包賣十億美元,銷售量一定會驟減。

消費者剩余是消費者愿意支付的最高價格與市場上實際出售價格的差額。消費者剩余的值為圖三中的①。是消費者愿意支付的最高價格,是市場均價。以上,以下的所有商品,對于消費者來講,都是有利可圖的。

供給是在一定時期內,價格一定時,生產者愿意供應商品的數量。常見的供給曲線如圖四所示。 

供給曲線也有一些特殊情況,如圖五所示

第一張圖是只要價格上升一點,生產商就愿意無窮無盡的生產,價格下降一點,生產商就一點也不愿意生產。

第二張圖是無論價格怎么上升,生產商都只愿意生產這些商品。道理和需求的一樣。

供給定律為除價格因素外,所有影響商品供給量的因素不變時,當價格上升時,生產者的生產意愿將會上升,反之亦然。舉個比較簡單的例子,口罩。疫情期間,口罩價格瘋狂上揚,導致很多企業瘋狂生產口罩。這個行為并不能說明這些企業是不好的,因為當疫情來臨時,口罩需求量短缺,只有價格上升才會促進生產商生產口罩。在短時間內,口罩的價格會迎來一波上漲。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口罩生產過量,這又導致了口罩的下跌,最終回歸平價。此時,口罩的需求量得到了滿足,同時價格美麗,兩全其美。

生產者剩余是生產者接受的生產價格與市場價格之差。生產者剩余是圖六中的①。是生產者愿意生產的最低價格,是市場均價。以下,以上的所有商品,對于生產者來講,都是有利可圖的。

責任編輯:

標簽: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岛国精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