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關注 > > 正文

《霹靂五號》:萬物在強大的環境下都會改變 努力維持自我

來源:CSDN 時間:2023-02-09 07:43:06


【資料圖】

應該說本片不僅是一部成功的動畫,還是很成功的科幻作品。很佩服制片人的勇氣,在這一哲學界和自然科學界至今也沒有搞清楚的領域進行了大膽的探索。 機器人和人類,機器人和文明,這似乎是科幻作品百嘗不厭的主題?!痹谀悄獪y的未來,具有了高度自覺的機器人成了人類的主宰,人類的地下反擊軍與之展開了不懈的反擊…”這樣的末日景象已是屢見不鮮了。在我最喜歡的一部科幻片《霹靂五號》中,一個代號為5的機器人在遭雷擊后鬼使神差的有了自我意識從而對死產生了極大的恐懼,由一個機器人模型很生動很逼真的表現出來,令人忍俊不禁。然而這些作品大多都只是簡單的告訴大家機器中產生了意識這一”事實”,至于更深的探討,為了避免偏頭疼發作而略去了。 “萬物在強大的環境下都會改變,努力維持自我只會限制自己” -- 本片 A。 變化: 我感到本片最深刻最有創意之處是它強調了變化對生命的重要性,將死提到了和生同樣重要的地位。 Puppet Master之所以要和上校融合是為了完成他所缺少的生命的最基本的兩個過程:即生育和死亡。正是它們(特別是兩性生殖)提供了生命絢麗多彩(請允許我用這個詞,因為生命本身就是美)的變化。為了產生創意,必要時生物不惜犧牲自己。死亡,只是一個自我的消亡,以及本生物體的記憶的喪失。然而它卻以基因的形式將它的信息留了下來,和其他生物體的基因重組、變化。進化論中最最關鍵的要點就是遺傳和變異了。對遺傳算法有所了解的朋友知道,遺傳算法通過對生物這兩個本能的模擬,以及適者生存法則的引入,可以出色的解決許多常規方法難以解決的最優化問題。我認為遺傳變異的思想在計算機上是可以實現的,因為實際上生物體賴以傳宗接代的DNA其實質就是數字信息的載體,說白了就是以A,C,T,G為基的四進制符號長鏈。而Puppet Master提出的和上校的合并也不是不可能的。這點對于電腦可以進化到生命的這一層次是一個有力的論證。 還有一點,生物在進入人類社會后,自我意識進化得比以往任何一個時代都要快。這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人類社會的形成。社會交流對于生命來說也是十分重要的。這一點在網絡飛速發展而異常龐大的未來,對于計算機來說似乎也不成什么問題了。 “生命由變化而不朽”,也由變化才有了今天這豐富的物種世界。 “個人一生的資訊的積累只是滄海一粟” -- 本片 C。 記憶:看過本片的朋友對片中那兩個被偷走記憶的可憐蟲一定印象很深吧。那個垃圾工被告之他所知道的他的妻子,他的相片上的可愛的女兒,一切一切都只是虛構的記憶,對他來說沒有什么比這更殘酷的了。不敢想象哪天起來 突然發現自己竟然沒有童年的記憶;也明白了成龍為什么要仰天高喊”我是誰”了。記憶在產生自我意識中到底起到多大的作用呢?首先肯定這是必要的。如果 一個人完全喪失了記憶,連幾秒種以前的事都記不住,那么他的自我意識就會 完全崩潰,甚至連走路都無法連貫。因為他根本無法對外界事物理出頭緒來。 不僅對于生命個體,對于整個生物界的進化來說,記憶也是必不可少的。DNA正是生物漫長歲月演化的見證。有人把生物演化的歷史比作一條基因的長河,它流過過去,淌至今天,還將繼續奔流下去。想想人的胚胎的發育,從受精卵 開始的一個個發育階段,它似乎在提醒人們不要忘記我們的過去,那些可以上溯到三葉蟲的時代。 “我思故我在” -- 笛卡兒 G。 精神和肉體: 精神能夠脫離人的肉體而存在嗎?例如以程序的形式存在于網絡中?好象很多人都相信這一點。本片也是持這一觀點。 但首先應該解決的問題是:如何判斷我們自己精神以外的精神? 目前我們只能采取來類似圖林試驗的辦法,即通過觀察其外部行為來類比推測。因為我們不能直接體驗到他人的感覺,即使這在物理上可行,那么那個”他”到底是他還是你呢?所以如果有一個電腦,”它”能做出完全人性化的反應,你有什么理由說”它”沒有精神? 也許有人對此難以接受,尤其是宗教界的信徒,因為人可是上帝創造的呀,上帝在造亞當肉身的時候同時也賦予了他靈魂,如果說機器也能和人一樣有精神,那豈不是降低了我們的”人格”?無法想象在充滿了0和1的硬件電路上竟能漂浮著靈魂?(似乎很具反駁力:)那么請問人的精神的最低的載體是什么呢?大腦,腦神經。我們知道腦細胞的興奮和抑制也只是0和1而已。打個不太嚴密的比方:一個神經元興奮起來了,于是你想喝茶;另一個神經元興奮來了,也許你又想看電視了。然而你能說這些神經元本身就有精神嗎?精神是一個整體概念,還原到底層就什么也看不出來了。我們的程序也不是如此嗎?你在玩游戲的時候不需要知道底層的哪一個電平又為0或1了。 “我一生有一件憾事,這就是我不是另外一個 人” -- 伍迪·艾倫 T。 自我意識: En,這是一個更為頭疼的問題。追求自我的過程不可避免的將陷入一個自指(self-reference)的怪圈。 正如休謨寫道:”更嚴格的省察關于自我的那一部分后,我發現自己進入了迷宮”。 說一個有意識的人知道 某事,這不僅是說他知道該事,也是說他知道他知道該事,而且他知道他知道他知道這件事…當人們探出頭去觀察自己的時候,認識的主體和客體就不可思議 的重合起來了。何謂自我?這是我們目前尚無法搞通的東西,也許永遠也不會。 所以Puppet Master 才會輕蔑的問人們:”你(人類)又能證明你的存在嗎?” “上帝深奧莫測,但他并無惡意” U。 笛卡爾 我們來回顧一下垃圾工的遭遇,以及上校在電梯與巴特的 對話: “也許‘我’從來不存在,我也是合成的” “可我們都將你當人看啊”(怎么覺得有點別扭) “正是你們這樣對我才使我覺得象人啊” 就難怪那位提出著名論斷”我思故我在”的笛卡兒為什么會產生疑問了:”我怎么知道自己沒有在受一個魔鬼的欺騙呢?這個魔術通天的魔鬼想引誘我去相信存在這外部世界(和我的身體)”這個魔鬼就是所謂的笛卡兒妖(也許你聽說過麥克斯韋妖)。類似的我們可以定義BBS妖:”我怎么知道BBS是一個真實的網絡世界呢?怎么知道我面對的是人而不是BBS妖騙人的把戲呢?我在 這里發的文章也許你們看到了,甚至以Re來驗證,但我可以懷疑這也是BBS妖的搞的鬼呀”。這也許聽上去很荒謬,但你仔細想想這不是不可能的。我們的用一生時間建立起來的概念,(我們以為的)掌握的規律,歸根到底都是來自外部世界的。 可倘若這一切都是幻境?不敢想象! 也許笛卡兒認為除了魔鬼以外唯一存在的就是他不朽的靈魂了。

責任編輯:

標簽: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岛国精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