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關注 > > 正文

四川加強民族地區醫療服務能力建設:優質資源下沉 醫療水平提升_每日動態

來源:中國新聞網 時間:2023-09-18 14:23:21
  中新網成都9月16日電 (王利文陳建新)在阿壩州理縣雜谷腦鎮官田村的衛生室中,不僅設有專門的診療室,藥柜、血糖儀、血壓儀等設施也一應俱全。

  “村衛生室為村居民提供基礎醫療衛生服務。近幾年,醫療衛生機構也會來到村中,讓居民在家門口享受健康體檢。”鄉村醫生李曉平對醫衛條件改善,感觸頗深。

  官田村醫衛條件的改善,是四川民族地區醫療服務能力提升的縮影。近年來,四川大力發展民族地區醫療衛生事業,切實提高各族群眾健康保障水平。

  2022年,四川安排專項資金1.5億元,著力實施衛生人才隊伍能力提升工程、衛生健康服務優化提質工程、民族醫藥傳承創新工程等六類25個項目,各族群眾衛生健康獲得感、幸福感不斷增強。

  提高基層醫療服務水平,離不開全方位、多舉措持續提升醫療人才水平。四川還以“對口支援”為契機,不斷下沉優質醫療資源。位于成都市錦江區的錦欣西囡婦女兒童醫院,是一家輔助生殖醫療機構,該院憑借醫療技術和人才資源優勢,推動民族團結進步事業與企業高質量發展同頻共振。

近日,位于四川成都的錦欣西囡婦女兒童醫院,醫務工作者正在進行檢驗工作。王磊攝

  成都錦欣醫療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徐駿介紹,錦欣西囡婦女兒童醫院從2012年開始常態化對口支援工作,對甘孜藏族自治州(簡稱甘孜州)德格縣、涼山彝族自治州(簡稱涼山州)木里藏族自治縣、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簡稱阿壩州)小金縣等地5所婦幼保健院進行援助。

  “以前,爐霍縣的入院分娩率不到三成,現在幾乎達到100%。”徐駿看來,近年爐霍當地健康保障改善情況顯著。

  此外,為方便各族患者到院就醫,錦欣西囡婦女兒童醫院自2019年7月起成立了由藏族、羌族、彝族等醫護人員組成的石榴籽示范科室,可用不同民族語言為幫助患者解決門診就醫中的語言溝通難題。

近日,位于四川成都的錦欣西囡婦女兒童醫院的石榴籽示范科室,護士且沙么此扎正在與患者溝通。王磊攝

  走進錦欣西囡婦女兒童醫院的石榴籽示范科室,色彩鮮艷的彝族漆器、大大小小的錦旗和哈達映入眼簾。該科室護士余航說,“有患者出院后,特意從西藏送來哈達,我們醫護人員都很感動。”截至今年6月,該診室已接待少數民族患者2.4萬人次。

  同樣致力于民族地區醫療服務的,還有位于雅安市的天全縣中醫醫院。天全縣地處川藏公路G318沿線。醫院門診內,前來問診的患者絡繹不絕,醫生們正忙著為患者問診、配藥、敷藥。數十年來,該院一直堅持“簡便廉驗”的中醫特色服務,過去只收取0.5元的門診掛號費,近幾年才提高至1元。

近日,在四川省雅安市的天全縣中醫醫院中,醫生正在為患者診療。王磊攝

  天全縣中醫醫院院長陳若雷介紹,該院門急診量約56萬人次,其中,少數民族患者占三分之一。針對少數民族同胞特別是藏族同胞就醫人數較多的情況,醫院倡導醫護人員學習民族語言,增強交流;將各科室標識、標牌全部添加藏文提示;成立以少數民族民警、群眾等為主要成員的調解小組;對于經濟困難的各族群眾,醫院減免部分醫療費用等。

  同時,天全縣中醫醫院進一步加強民族地區基層醫務工作者的“傳幫帶”。不僅派出專家到甘孜州等地送醫送藥、送服務,還致力培訓當地醫護人員,送去醫療技術,助力當地打造“不走的醫療隊”。

近日,四川省雅安市的天全縣中醫醫院的門診中藥房中,醫務工作者正在抓藥。王磊攝

  “你就是天全縣中醫醫院的高醫生吧?”前往康定市支援路途中,被曾經診療過的患者認出并表達感激,讓該院骨傷科二病區主任醫師高凱章印象格外深刻。他感嘆道,“我們做的不僅僅是醫療的工作,也在做民族團結的工作。”

  2019年,天全縣中醫醫院被國務院表彰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陳若雷表示,作為一家縣級醫療機構,職能就是給群眾解決常見病和多發病,“治好病、花錢少、服務好”是醫院始終堅持的宗旨。“我們沒做什么驚天動地的偉業,但一定會在這條路上繼續往前走。”

  醫療衛生事業是重大的民生工程,當下,四川正以項目建設為抓手,逐步完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以教育培訓為基礎,持續強化人才隊伍建設;以“對口支援”為契機,不斷提升醫療機構服務能力。隨著優質資源下沉,醫療水平提升,四川民族地區醫療衛生事業將進一步發展,成為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的重要力量。(完)

 
【編輯:黃鈺涵】
 
 
 
責任編輯:

標簽: 患者 天全縣 中醫醫院 彝族漆器 傳承創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岛国精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