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關注 > > 正文

每日速看!在長春“醫心”的外籍醫生們

來源:中國新聞網 時間:2023-10-07 15:27:56

中新網長春10月4日電 題:在長春“醫心”的外籍醫生們

作者 高龍安

“(接下來的操作)可能會有點疼。”手術臺上,意大利醫生拉瓦若對患者說了一句中文,見對方微微點頭,他又說:“這很好,不用擔心。”

與他共事多年的吉林心臟病醫院心內科主治醫師劉詩琪半開玩笑地為記者揭秘:“在手術臺上,醫生和患者‘閑談’是件好事,說明情況不復雜。”30多分鐘后,拉瓦若面帶微笑走出手術室,和眾人比了一個大拇指。

弗朗西斯科·拉瓦若是吉林心臟病醫院心內科主任。8年前,他被這家醫院的公益項目——吉心工程(為貧困患者免費治療心臟病)所吸引來到長春。原本計劃在中國工作一年的他,后來選擇繼續留在這里。

9月27日,拉瓦若(右)在吉林心臟病醫院為患者做手術。高龍安 攝

這些年,他一面治療患者,一面把技術和經驗傳授給中國的年輕醫生。劉詩琪坦言:“我們科室所有人都經過拉瓦若醫生的指點。”

同樣被吉心工程吸引來的還有意大利心外科醫生馬西奧·斯考森。“我們參與的這項工程已經成功救治3萬多名患者,我很高興能成為這里的一員。”

幾年來,斯考森和同事們一起參與了多項重要的冠心病臨床試驗研究,其中不少研究屬于國際性的。“目前,我們的隨機患者有600多位,沒有一例死亡,我想我們正在創造歷史。”

斯考森(右)在為患者進行手術(資料圖)。吉林心臟病醫院供圖

斯考森說中國人懂得感恩,彼此語言雖不相通,但能從患者身上感受到他們的感激之情。他指了指病房門口,“上周,我們有一位剛做完手術的患者,他常特意在這里等我,只為問候一下。”

“這里有許多精通英語的中國醫護人員,這讓我們的工作開展得十分順利。”來自克羅地亞的麻醉師克里斯蒂安·德薩說,這些年,許多國際先進的技術被帶到長春,成功地用于救治患者,得益于全體醫護人員的通力配合。

“唯獨中文太難學了,我曾經為一句話練習兩個星期。”德薩笑著搖了搖頭,然后把自己的胸牌翻轉過來給記者看,上面是一個手寫的詞匯“榮幸”,“這是我想對所有醫護人員和患者說的,和他們相識是我的榮幸。”

德薩(右二)和同事們在進行會診(資料圖)。吉林心臟病醫院供圖

假期這幾天,德薩幾乎沒有什么特殊安排,在家看電視、和家人視頻通話,總之不會去太遠的地方。“我在家休息也會24小時待命,醫院有事隨叫隨到,不光是我,我們所有人都會這樣。”

記者發現,外籍醫生們的住所距離工作的醫院都很近,斯考森解釋說,唯有這樣,在有急診時他們才能夠第一時間趕回醫院。

拉瓦若和團隊成員在放假前一天為15名患者完成了手術,所有住院患者的治療計劃也已安排妥當,讓他們和家人能夠一起過上“放心”的團圓假。(完)

責任編輯:

標簽: 醫院 醫生 心臟病 資料圖 醫護人員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岛国精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