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關注 > > 正文

集體林權制度改革需要承擔哪些重任?官方回應

來源:央視網 時間:2023-10-13 09:08:11


(相關資料圖)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0月12日舉行發布會,介紹《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方案》有關情況。

全國綠化委員會辦公室專職副主任徐濟德表示,黨的二十大開啟了建設中國式現代化的新征程,集體林在生態文明建設和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地位十分重要。集體林權制度改革,要展現新作為,需要承擔的重任有這幾個方面:

一是推進美麗中國建設。我國集體林面積大、分布廣,對于維護國家生態安全和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要通過改革促進集體林提質增效,進一步綠化國土、美化環境。

二是推動山區林區共同富裕。山區林區鄉村振興潛力在山,希望在林。要通過林改盤活集體林資源,使森林資源成為林農的“錢庫”,不讓山區林區群眾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掉隊。

三是踐行大食物觀。集體林是木本油料、林果、林菌等可食林產品的主產區,是儲量豐富的“糧庫”,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意義重大。

四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集體林是一個增長潛力巨大的“碳庫”。林木蓄積量每增長1立方米,平均吸收1.83噸二氧化碳,釋放1.62噸氧氣。集體林中的中幼林多,蓄積量增長空間大,可以發揮更大的碳匯潛力。此外,木材、竹材固碳儲碳的能力非常強,符合綠色低碳發展要求。

五是保障木材安全。目前80%以上的國內木材來自集體林。持續增長的集體林資源,是我們應對國際木材市場波動、維持國內木材供給安全的底氣所在。

責任編輯:

標簽: 山區林區 中國式現代化 制度改革 糧庫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岛国精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