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產業 > > 正文

即時焦點:11月全球動力電池裝車量出爐:寧德時代市占率超四成 比亞迪蟬聯亞軍

來源:電池百人會-電池網 時間:2023-01-05 14:03:26

1月4日,韓國機構SNE Research最新數據顯示,2022年1-11月,全球汽車注冊電動汽車電池總裝車量為446GWh,同比增長74.7%。從2020年第三季度開始,市場持續增長。

全球動力電池裝車量TOP10榜單中,6家中國企業市場占有率達到60.5%。其中,2022年1-11月,寧德時代動力電池裝車量165.7GWh,同比增速超一倍,持續位居全球裝車量榜首;比亞迪、中創新航、國軒高科、欣旺達、億緯鋰能裝車量分別為60.6GWh、17.8GWh、12.7GWh、7.5GWh和5.9GWh,均呈現了三位數以上的高增長,分別位列全球動力電池裝車量排行的第二、第七、第八、第九和第十位。

2022年1-11月,銷售的全球電動汽車(BEV、PHEV、HEV)電池裝車量排名中,LG Energy Solutions位列第三,僅次于比亞迪,SK On和三星SDI分列第五和第六。韓系三大動力電池企業的份額呈現穩定增長態勢,但同比下降7.4個百分點,從30.5%降至23.1%。其中,LG Energy Solutions以54.8GWh排名第三,同比增長9.7%,SK On以26.1GWh增長72.0%,三星SDI以22.1GWh增長74.9%。


(資料圖片)

另一方面,2022年1-11月,包括松下在內的日本企業則呈現出低于市場平均水平的增速,并持續下滑。其中,松下以34.1GWh排名第四,同比增長4.7%。

SNE Research分析,電池制造商增長的主要原因是配備各公司電池的車型的銷量。SK On通過成功推出現代Ioniq 5和6以及起亞EV6擴大了增長。三星SDI的奧迪E-Tron、寶馬i4、菲亞特500的穩定銷量帶動了增長。大眾ID.4和福特野馬Mach-E的強勁銷售推動了LG Energy Solutions的增長。寧德時代、LGES、松下占比最高的特斯拉Model 3和Y,11月銷量強勁,領跑韓國、中國、日本三大企業。超越LGES位居第二的比亞迪的增長速度十分驚人。與呈現穩定高增長的中國市場不同,經濟下行歸因于供應短缺等不利因素導致大眾和沃爾沃等歐洲車型以及面向中國的特斯拉車型使用中國電池的比例增加。

單從11月來看,全球電動汽車電池裝車量為57.2GWh,同比增長近1.7倍。中國、美國、歐洲等主要市場均實現增長,尤其是中國市場同比增長近1.9倍,大量中國企業引領市場增長。其中,寧德時代電池裝車量市占率超四成,比亞迪繼10月裝車量超LGES后,蟬聯亞軍。

中關村新型電池技術創新聯盟秘書長、理事長于清教指出,全球來看,中日韓三國鼎立地位穩固,但中國企業的裝機量增速明顯高于日韓,特別是日本企業,增速出現明顯放緩。國內來看,頭部的兩家企業寧德時代與比亞迪(弗迪電池)地位穩固,但二三梯隊企業競爭格局存在較大變數。

據不完全統計,2022年,已有包括寧德時代、億緯鋰能、蜂巢能源、遠景動力、國軒高科、蔚藍鋰芯、孚能科技、中創新航在內的多家國內鋰電池企業官宣在海外建廠,工廠數量達23家,其中,18個工廠公布了規劃產能,總計超366.5GWh。

于清教分析,國內電池廠海外建廠速度目前相對于日韓,特別是韓系企業速度要慢,隨著越來越多的國內企業推進海外工廠建設,在客戶資源等方面的優勢加強,或將影響全球電池市場格局。

SNE Research還表示,中國占全球電動汽車(BEV+PHEV)60%以上,已經開始躍入全球市場,判斷其電動汽車產業已走上正軌。

此外,在美國和歐洲正在制定法規保護本國產業的同時,中國表現出有信心從今年起全面取消電動汽車補貼政策。

近日,統計2022年電池新能源行業十大國際新聞時注意到,全球新能源汽車“去補貼”行動不斷。2022年6月14日,英國宣布取消對電動汽車1500英鎊補貼的政策,該決定立即生效,意味著英國于2011年開始的電動汽車補貼計劃正式結束。同年7月12日,瑞典政府規定,取消售價超過70萬瑞典克朗的新能源車的補貼資格。按照財政部、工信部等四部門聯合發布的《關于2022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2022年新能源車購置補貼將于12月31日終止,在此之后上牌的車輛將不再給予補貼。

與此同時,加大新能源車補貼的做法也在探索中前行。根據歐洲部分國家公布的2022年電動汽車補貼方案,與2021年相比,德國每輛純電動汽車2022年的平均補貼金額已從約4.3萬元人民幣提升至5.0萬元至5.8萬元人民幣,每輛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平均補貼金額也增加了5400元至1.1萬元人民幣。法國對每輛純電動汽車的補貼最高可達約8.6萬元人民幣,荷蘭則為每輛價格低于約32.4萬元人民幣的電動車補貼3.2萬元人民幣。

分析,歐洲國家之所以加大補貼主要源于其發展遠未到全面市場化階段,仍要依靠政策驅動。在中國,截至2022年9月底,中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也取得1149萬輛的好成績。自2009年以來,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已享受長達13年的補貼紅利,以年齡段計算,已經跨越了小升初,是時候脫離父母的港灣,走路靠自己,方才能行穩致遠。

據SNE Research分析,補貼政策是振興中國電動汽車市場的一大因素,而這一政策的全面取消,對于車企來說,可以是一個只靠整車競爭力的好機會。因此,確保電池制造商的電池技術以及加強與整車制造商的合作伙伴關系預計將變得更加重要。

于清教指出,從車企方面的動向來看,2023年,預計國內車企海外建廠、出口會提速。中國目前汽車出口量位居全球第二,在新能源汽車的帶動下,未來增量可期。

發布人:zhy

關注索比儲能官方微信,第一時間獲取行業資訊!

關鍵詞:【電動汽車】【新能源】【動力電池】
責任編輯:

標簽: 電動汽車 同比增長 新能源車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岛国精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