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產業 > > 正文

全球新消息丨光能杯儲能主題演講第五彈:面向投資商和工商業業主的分布式儲能解決方案選擇策略

來源:索比儲能網 時間:2023-03-07 09:09:03

2023年2月16日,由索比儲能網主辦的儲能行業創新與發展論壇暨2022年度“光能杯”索比儲能網頒獎典禮在蘇州園區香格里拉大酒店如約舉辦,數千名業者在線上線下共同見證行業盛事。

本次論壇邀請了中國能源研究會儲能專委會專家、內蒙電力前副總工程師岳建華,江蘇省儲能行業協會會長朱俊鵬等多位儲能領域專家以及企業代表致辭發言和主題演講,為業界貢獻了一場豐富的思想大宴。

其中,中國投資協會能源專業委員會專家、西安奇點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馬金鵬和大家一起分享了《面向投資商和工商業業主的分布式儲能解決方案選擇策略》這一主題演講。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中國投資協會能源專業委員會專家、西安奇點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馬金鵬

以下為謝校輝演講全文實錄(本文為速記稿,未經嘉賓審核)

馬金鵬:尊敬的各位同仁,大家好。我今天闡述一下分布式儲能解決方案選擇的策略,我之前負責新能源投資和儲能投資,在我做光伏投資的時候實際上看待儲能,以及后面做儲能投資,單純從儲能的角度再來看待收益率,實際上印證了一句話屁股決定腦袋。

站在電網的角度上來說新能源和儲能的發展互相協同,儲能能夠有快速規模化的發展,實際上得益于新能源的發展,特別是風電和光伏在系統當中滲透率加速的提升,實際上對于儲能才提出剛性的需求,才有儲能在過去2022年有了快速的發展。

實際上我們在講到雙碳的時候,在全球范圍內氣候變化特別是負面的影響發生頻次越來越高。同時拿我國的例子來看,像2021年全行業統計的碳排放數據來看,能源板塊和工業板塊占碳排放的比例是最高的,而咱們國家在2022年全球能源署統計的碳排放數據當中,國家年度碳排放已經達到110億噸。全球范圍內,達到了一個極值。同時碳達峰碳中和我國有不到30年的時間,所以我們把極值在最短的時間內,實際上挑戰也是最大的。

首先從電力系統來說,是否能夠率先實現碳中和?包括之前幾所高校做過研判,全社會在2060年實現碳中和,電力系統需要在2050年之前率先實現碳中和。電力系統是否能夠加速的脫碳?對于全社會是否能夠按時完成碳達峰到碳中和目標的達成顯得非常重要。

從我國確定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來說,實際上就是把電力系統能夠快速的實現減碳最好的途徑。新型電力系統來看,大概會成四個方面的特點。從供給側來看,新能源逐步會成為裝機和電量的主體,傳統的火電會由電量供應向電力供應轉變。再看終端能源消費的電器化,目前全社會電氣化程度是29%-30%。終端的能源消費電氣化程度,預計要達到60%以上。

電力的產銷者會大力的涌現,類似于像電動汽車、居民用電的清潔供暖和用戶穩定安裝分布式光伏,這種情況會加速的出現。去年全國有十個省份把光伏、發電最高的時段,大概是從上午的11點到下午2點,很多省份都把這個時間段從平值調為谷值。這個里面所體現的是在很多的地區,分布式光伏安裝的速度,超過電網接納和消納的能力,在這種情況下能源主管部門和電力部門通過電價信號引導和舒緩投資的熱情和速度。

這種情況下給儲能也提供了很多的機會,會形成大電網主導多種形式并存,整個電力系統的運行將發生深刻的變化,新能源發電隨機性和波動性,隨著風光在電網中加速的增加,對電網運行的挑戰越來越大,對電網的電壓、頻率、電流都會形成很大的影響,必須要扭轉這種情況,同時要把不可能的三角形變成可能的三角形,我們需要通過一些相關的措施,把電力措施保持穩定的運行,同時還要把它的綠色屬性提的越來越高,這三個緯度最終可以同步實現。

這個是最新的數據,截至到2022年底中國發電結構當中風電和光伏新能源,裝機達到29.57%,這已經是新高了。它占全社會用電量達到13.93%,按照國際能源署把電力系統脫碳分為六個階段,從年初開始按照百分比來走,整個系統當中已經到達第三個階段,可變可再生能源在全社會用電量當中已經進入到13%-24%,這個區間的特點按照國際能源署和中國電力系統轉型委員會評判的結果來看,在這個階段供需平衡難度加大,需要系統性的提高靈活性,現有的設施和改進運行模式已經難以滿足靈活性的需求,需要對新的靈活性進行投資。

我們也看到這種情況下,要求在新能源側強配儲能。在新疆要求配25%,容量是1:1,甘肅地區有一些地方也會要求按照兩個小時甚至是四個小時進行配置,短期來看這是不得已而為之,按照正常的產業發展邏輯來看,單純把儲能的成本全部分攤給發電側來說,從邏輯上來說有待考慮。我們認為儲能的成本對于電網公司、用戶、發電企業來說都是有益的,最終還是要去實現儲能的成本能夠有效穩定的傳遞到各個環節,才能夠把儲能作為靈活性調節資源,商業性才能建立起來。

我們在國內做了很多的共享儲能投資,實際上在運行的情況下像電網側的項目,目前像山東、寧夏、湖南跑出來了,商業模式通過容量租賃,調峰調頻和容量補償,目前商業模式的邊際條件相對清晰,新能源發電企業的博弈一直存在,像我們在甘肅和新能源企業談容量租賃的費用,從我們來說希望把容量租賃費保持在高位,一般情況下簽就簽十年,容量租賃費會成為儲能收入很主要的部分。對于發電企業來說希望把容量租賃費降的越低越好,原因在于本身光伏項目和風電項目來說,去年組件價格相對比較高,光伏來說本身的收益率也是維持在可投可不投的狀態。

最后價格是談下來了,最后低到我們能投不能投的區間。實際上還需要一些時間把成本很好的進行分攤,才能夠在大多數省份跑得出來,去年剛剛統計出來新型儲能的安裝是17.4GW時,它還是聚集在少數的省份并不是在全國開花。全國備案的儲能項目非常多,真正開始辦理電力介入報告相對來說比較有限。

2022年大多數的省份進入到第三階段,絕大多數省份都要要求做儲能,大概目前有十幾個省份用戶分布式光伏也開始要求鼓勵和強制配置儲能,所以這個趨勢實際上是我們必須要去擁抱儲能的建設和投資,這個趨勢已經成為確定性事情。下面不管是投資商、業務,對于儲能怎么去做?既能保證經濟可行性,也能保證技術可行。

我們在合肥剛剛做了一個項目,業主在園區當中已經把分布式光伏投資了,我們有補貼整體算下來收益不錯,但是我們對于它的商業模式進一步進行分析,我們發現在中午的時段進行充電,它儲能成為一種負荷,它的余電上網的比例是在30-40%,但是有了我們這個儲能增加負荷,那么就增加了光伏的自發自用的比例,對于之前第三方投入的項目轉變成平直的電價,提高到第三方光伏的收益率。我們引導業主,可以和第三方分布式光伏投資企業,把這部分收益再談收成,無形當中給業主的分布式儲能系統增加了另外的收入來源。很多地方分布式光伏和光伏結合,很多地方的商業模式需要每一個地方項目單獨思考。

從總量上來說,國家定的是30萬千瓦。國家電網的運營區爭取2030年新興儲能也能夠提高到1億千瓦,實際上從量上給了我們很大的潛在空間。從儲能的應用來看它和火電聯合調頻非常好,現在的收益率可能沒有那么高,包括微電網和電網側,包括大型工業企業當中配置的儲能,實際上我講光伏+,光伏可以和很多的設施結合。目前來看,儲能可以和各種應用場景充分的結合。

從收益來講,目前每個月國家電網都會分布代理電價,國內浙江業主自己投資的收益率是最高的,通過第三方投資峰谷價差分享。像海南地區、廣東地區、江蘇、安徽很多的地區收益率,慢慢比分布式光伏收益率還要好,我們看到有很多的分布式光伏投資商,他們朝著分布式儲能轉變。以前和我們不斷進行交流的安裝商和服務商,已經源源不斷的和我們談分布式儲能怎么投資,所以趨勢會顯現的越來越明顯。

分布式儲能已經把接力棒拿過來了,光伏經歷了從補貼驅動向市場驅動型的發展階段,目前分布式光伏在絕大多數地區收益率已經完全可以支撐,已經平價上網了。分布式儲能按照出廠補貼都給了很多補貼的政策,從收益上來講主流的收益模式從風用和電網的輔助服務和需求側的響應,很多地方需求側響應有幾個小時都不確定。

同時可以看到南方電網和國家電網,都在執行分時電價,可以看到很多地方峰谷價差可以支撐分布式儲能作為獨立的項目進行投資。它的好處大家都很明確,分時電價在確保電力平穩運行是非常重要的,特別是夏冬兩季是電力供需矛盾非常突出的地方,很多地方不得已要拉閘限電,儲能是完全具備自我調度充電和放電的策略可以自己調節。光伏特點是太陽好的時候多發電,太陽不好的時候少發電,陰天功率只有10%-15%,對于應對很多的地方保證制造業能夠在夏季,保證自己的生產在最佳的狀態,免受或者少拉閘限電,它的作用是非常明顯的。

另外峰時電價也能夠提升能力,去年電網提出這個概念以前,之前工商業在一段時間內呈現下行的趨勢,使得很多的傳統火電企業,特別是國家推行碳排放交易市場以來,實際上當時電價政策對電力盈利能力都帶來了很大的挑戰。另外分時電價給儲能市場發展帶來了巨大的空間,像國內新型儲能來說96%以上還是源側和網側的出,用戶側儲能在整個體量當中占比非常小,我們相信在未來的兩到三年分布式儲能隨著度電成本加速下降,它的發展春天也馬上可以到來。

不管是從投資商或者工商業業主自己來說,現在的模式大概有幾種。第一種是業主自己投資,我們在浙江做的30多個項目,大多數是業主自己投資,業主發現兩個峰值。做最好的時候三年多就可以收回投資,第二種是地方投資像地方的國有企業、央企和城投公司和金融資本,現在都已經開始決定要進入到分布式儲能投資的環節,不管是業主自己投或者第三投投資,關注的是兩個最重要的痛點:安全性和經濟性。安全性需要成本投入,分布式儲能對于安全性的敏感會比源側和網側敏感更大,分布式儲能更多是安裝在工廠當中,人流也比較多,所以我們要保證非常高的安全度才能保證這個項目賺錢。對于很多投資商來說,電芯不壞用十年,整體賺的錢就那么多,但是只要發生一起事故造成人員傷亡就得不償失,我們永遠把安全性放在第一位,哪怕把收益率降低一些,在安全上的投入更多一些,我們認為都是值得的。

經濟性,如何能夠把整個儲能系統在全生命周期當中可以充更多的電和放出更多的電?我們是否可以充進去100度電放出92、93度電?這個像我們自己投資的項目和業主投資的項目用了我們的系統,最好的項目運行了兩年多,整個充放電的效率達到93%。這樣對于投資商和業主來說,整個投資收益實際上可以進一步保障。

從奇點來說,2021年我們就推出rii in one智慧能量塊,我們提出這樣一種產品的設計邏輯之后,從去年的第四季度到今年自第一階段,業內有20多家企業慢慢都已經開始往這個技術路線轉變,這讓我感受做逆變器組串把集中式逆變器替代的過程,整體來說我們追求的邏輯保障絕對的安全上要追求度電成本最低,只有這樣才能為投資商帶來更大的收益。我簡單的講一下產品的三觀,產品觀、系統觀、價值觀,業主從最終的需求出發。

傳統的設備,集裝箱的方案會把電池、PCS、空調進行組裝,韓國過去幾年發生了幾十起爆炸的情況進行分析,其中17不能左右是BMS和PCS協同的盲區所發生的。我們的產品每一個能量塊都具備能量存儲和功率變化的能力,同時產品除了電芯之外是外購的,所有的產品是在整合研發出來的,所有出問題的時候是我們的問題,不會出問題再看哪一塊該找哪一個場景,所以我們免去了他們的壓力,對于分布式儲能更多是金融屬性的投資,它是把儲能四年收回投資做結構化的處理,不會招大量的運維人員、技術人員來去做這個事情,他希望把運維整體隔離出去,自己專注在資金滾動和現金流當中。

它是多學科的融合,功率變換、消防安全、熱管理、能量完全是集大成的產品,我們重構對于大多數投資商來說,假如我是業主不需要關注BCM,我只想關注系統本身能給我創造多大的價值,自己創新性提出把整個3S融合在一個平臺,既可以監控直流側溫度,同時可以把PCS端電網調度的信息指令在一個平臺上集成,進一步提升小,這種重構對于客戶來說價值是非常大的。

我們在追求能量塊保證系統的安全性,追求系統效率和充放電的提升,不管是綠電制氯氫或者SCOS,整個在追求度電成本的最低,這個是能源行業大家共同追求的目標。所以從這三點來看,我們認為整個行業來說所追求是安全緯度和度電成本最低的緯度。

我們為什么能夠做到這一點?系統DOD可以做100%,結構上通過優化交流側進行并聯,直流側可以做到100%放電,當大家還在質疑電芯有沒有問題的時候,我們和一線的電芯廠家進行技術交流和驗證,同時今年運行938天,就是按照DOD100%運行的。分布式光伏運行要不低于25年,實際上很多工商業企業是否能夠運行25年是要打一個問號的,把光伏拆了之后會發生引鏈。比如說這個業主峰谷用電量小了,企業運行的情況不佳我們把相關的儲能系統搬到另外一個地方,這個是第二代的產品,在用戶側可以做到90%,最好的項目可以做到93%。

同時我們把消防做到靜默是消防,當時使用的是靜默是消防。剛剛國標4288-2022在7月1日馬上就要實施,里面關于消防安全提到很關鍵的一個點,介質會變成銅。所以當時對于很多能源側的項目,整個儲能部分收益不明確的時候,大多數新能源投資商都把儲能的投資看作是成本,因為它沒有收益,收益也不確定,所以就把收益當做是0,在前幾年對儲能的認知盡量把新能源每瓦的投資降低下來。目前的情況來看,隨著儲能相關的收益和現貨市場容量市場逐步完善。

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認為在消防和安全上無論怎么樣投入都是比較重要的,同時也提到在每一個電池某快化,易單獨配置滅活噴頭,我們在2021年推出產品的時候,這個方案在產品當中已經導入進去了,規程開始正式推行之后,國內儲能電站會面臨相關的整改。所以從幾個角度上來說,在行業當中計算浙江地區4.5年、4.6年分布式儲能開始收回投資,在浙江地區投了30多個項目,投資回報期從4.6年到4.2年,包括廣東和別的地區都可以把投資回報期縮短4-6個月,可以保障投資商和業主最大的獲益。同時手機的APP端和電腦端,現在第二代產品已經把相關面對現貨市場的電價預測和策略植入到平臺當中,對于用戶側項目不再執行的是幾個小時峰值,有可能變成每15分鐘就會有一個電價,電網側會參與現貨市場,未來2-3年很多地方用戶側也會參與到用戶當中去。布置上也會輕松一些,在這種情況下可以伴隨變壓器和配電室進行靈活的配置。當時我們監控了幾個月的數據,按照靜態投資下來不考慮相關的保險和運維費,大概3.5年可以收回投資。

同時我們把安全做到極致的方案,當時去年6月份CCTV2作為案例宣傳。這個項目是重慶的項目,在西南地區用戶側最大的項目。2022年行業給到的認可讓我們更加有信心把工商業側能夠做的更好,實際上模塊化產品在去年寧夏地區實施了100兆瓦時的規模級電網項目,目前充放電的效率達到90%。

2個小時的儲能需求在高耗能行業當中本身還有懲罰性電價,在正常峰谷電價上還有懲罰性電價,結合歷史的產能考慮一定的冗余,目前想象的空間也是足夠大的。包括對光伏也一樣,儲能也一樣,最終網側的項目,最終考驗的是央企和國企獲得資金的能力,真正收益率有想象空間的是負荷項目會有更大的想象空間。

今年我們會把用戶側儲能的系統在全社會發布指導價格,希望可以把產品能夠做到極致,同時把更多的收益率和想象空間給到最終的工商業用戶,通過價格的傳遞讓大家知道價格能夠下探到什么樣的程度,隨著規?;纳a也希望能夠把一致性靜態投資降低,同時會定期發布和公開各個地區用戶側儲能電站的運行數據,讓大家看到儲能這一塊到底行不行,我們可以把實際的數據公開,能夠有信心參與到當中。

這個是我們公司相關的信息,希望和能源主管部門和領導在行業當中攜手,把這個行業共同做好,謝謝各位。

發布人:lufei

關注索比儲能官方微信,第一時間獲取行業資訊!

關鍵詞:【分布式儲能】【奇點能源】
責任編輯:

標簽: 電力系統 現貨市場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岛国精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