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產業 > > 正文

當前視訊!液冷儲能,是怎樣的賽道?

來源:能源電力說 時間:2023-04-23 09:11:59

2022年儲能行業蓬勃發展,新型儲能累計裝機規模已達13.1GW。國內規劃、在建的新型儲能項目已近100GW,大大超出了國家相關部門提出的2025年30GW的規模預期,2023年無疑又是國內電化學儲能繼續高速增長的一年。朝氣蓬勃新型儲能產業,希望與挑戰并存。儲能要向大規模、中長周期、耐受能力強和安全性能高的方向發展,近年來電化學儲能事故頻發,儲能安全管理如何破解?


(相關資料圖)

液冷,成為熱管理賽道的熱門技術路線,液冷近期頻頻刷屏。4月,美的首次發布其儲能系統解決方案及多款液冷儲能熱管理新品,正式進軍儲能熱管理這一細分賽道;華電集團啟動新一輪磷酸鐵鋰儲能系統集采,采購風冷儲能系統2GWh,液冷儲能系統3GWh。

液冷儲能,是怎樣的賽道?

儲能熱管理

因為電池熱特性,熱管理成為電化學儲能產業鏈關鍵一環。從產業鏈價值量拆分來看,儲能系統中電池成本占比約55%,PCS占比約20%,BMS和EMS合計占比約11%,熱管理約占2%-4%。熱管理價值量占比相對較低,但卻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是保證儲能系統持續安全運行的關鍵。

電站事故頻發,鋰電池熱失控是引發儲能系統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儲能系統產熱大,散熱空間有限,自然通風下難以實現溫度控制,易損害電池的壽命和安全。與動力電池系統相比,儲能系統電池的功率更大,數量更多,產熱更強,而電池排列緊密又導致散熱空間有限,熱量難以快速、均勻地散發,易引起電池組之間的熱量聚集、運行溫差過大導致儲能系統安全事故頻發等現象,最終損害電池的壽命和安全。

鋰離子電池熱失控過程

熱管理是保證儲能系統持續安全運行的關鍵。理想情況下的熱管理設計可以將儲能系統內部的溫度控制在鋰電池運行的最佳溫度區間(10-35°C),并保證電池組內部的溫度均一性,從而降低電池壽命衰減或熱失控的風險。

目前儲能熱管理的主流技術路線是風冷和液冷。儲能熱管理技術路線主要分為風冷、液冷、熱管冷卻、相變冷卻,其中熱管和相變冷卻技術尚未成熟。

01、風冷

通過氣體對流降低電池溫度。具有結構簡單、易維護、成本低等優點,但散熱效率、散熱速度和均溫性較差。適用于產熱率較低的場合。

02、液冷

通過液體對流降低電池溫度。散熱效率、散熱速度和均溫性好,但成本較高,且有冷液泄露風險。適用于電池包能量密度高,充放電速度快,環境溫度變化大的場合。

03、熱管&相變

分別通過介質在熱管中的蒸發吸熱和材料的相變轉換來實現電池的散熱。

其中液冷技術通過液體對流直接散熱的方式,能夠實現對電池的精確溫控,確保降溫均勻性。相比之下,風冷技術成本較低,但是散熱效率并不高,而且無法實現對電池的精確溫控。因此,在低功率場景下,風冷仍然是主流,而在中高功率場景下,液冷技術占據了主導地位。液冷系統有大比熱容和快速冷卻等優點,能夠更加有效地控制電池的溫度,從而保證儲能電池的穩定運行。

液冷儲能市場

國內儲能市場“狂飆”,下游儲能集成商和電池廠商早早開始布局儲能液冷技術,研發新產品和新技術更新產品迭代的進程。隨著越來越多的實際應用項目的涉足,液冷儲能系統正在快速成為市場的主流技術路線。

當前,液冷技術在發電側/電網側新增大儲項目中占比迅速提升,如寧夏電投寧東基地 100MW/200MWh共享儲能電站示范項目、甘肅臨澤100MW/400MWh共享儲能電站項目等都將使用液冷溫控技術。并在實際項目中的應用逐步增加,如南方電網梅州寶湖儲能電站最近在廣東省梅州市五華縣正式投運,這也是全球首個沉浸式液冷儲能電站。南網儲能公司首次將電池直接浸泡在艙內的冷卻液中,實現對電池的直接、快速、充分冷卻和降溫,以確保電池在最佳溫度范圍內運行。

大型能源集團已經開始液冷儲能系統的招標,據統計,中核集團、中石油、國家能源集團、華電集團等公司進行了液冷儲能系統采購項目,液冷系統規模約5.4GWh,采購單價在1.42元/Wh-1.61元/Wh。

據公開信息統計,科華數能、陽光電源、億緯鋰能、采日能源、星云時代、海博思創、海辰儲能、中天科技、上海電氣國軒、天合儲能、阿詩特、盛弘股份等數十家廠商等廠商跟進液冷趨勢,發布的新品均涉及液冷技術,涵蓋了電網級、工商業和戶用儲能等多種場景。

對于溫控設備企業而言,其核心競爭力將體現在定制化能力,以及對熱管理方案的長期的經驗和技術積累。GGII認為,中長期市場分布將集中于擁有更成熟定制化設計、非標設計更優且產品性價比更高的企業。因此對于溫控設備企業而言,其核心競爭力將體現在定制化能力和長期經驗積累,尤其是在熱管理方案方面。

液冷儲能未來潛力

儲能市場的爆發仍將持續。為有效促進新能源電力消納,大規模高容量的儲能電站加速釋放,熱管理系統作為儲能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受益于儲能裝機容量增長,儲能溫控市場規?;驅⒊掷m擴張。

據統計,2022年,中國新增投運新型儲能項目達7.3GW/15.9GWh,累計裝機規模達13.1GW/27.1GWh。結合各地規劃情況,預計到2025年末,國內儲能累計裝機規模有望達到近80GW。據高工產業研究院 (GGII)分析,2025年國內儲能溫控出貨價值量將達到165億元隨著儲能能量和充放電倍率的提升,中高功率儲能產品使用液冷的占比將逐步提升,液冷有望成為未來主流方案,其中液冷技術到 2025 年滲透率有望達到 45%左右。

中國儲能溫控及液冷市場規模預測(億元)

未來,由于新能源電站和離網儲能等需要更大的電池容量和更高的系統功率密度,液冷儲能的占比將越來越大,必將憑借其綜合優勢成為儲能市場的主流。并將激發儲能系統廠商持續布局新產品、新技術的熱情,推動儲能系統的安全性和經濟性提升。

發布人:zhy

關注索比儲能官方微信,第一時間獲取行業資訊!

關鍵詞:【儲能】【儲能系統】【儲能電站】
責任編輯:

標簽: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岛国精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