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產業 > > 正文

超3800億!鋰電需求激增

來源:新能源創新材料 時間:2023-04-25 21:55:53

電池行業再度迎來“兇猛”擴產潮。億緯鋰能、贛鋒鋰業、比克電池、孚能科技等企業相繼公布了擴產計劃,涉及電池、正負極材料、隔膜、鋰鹽等產業鏈擴產規劃及開工項目多達76起,電池產能達805.5GWh,投資總額超3800億元。

寧德時代、比亞迪、億緯鋰能等投資近兩千億擴產電池

隨著全球范圍內的電氣化浪潮的推進,鋰電池的需求激增,2023年鋰電池產業的擴產潮仍在繼續。據統計,2023年第一季度,以寧德時代、比亞迪、億緯鋰能、孚能科技、贛鋒鋰電等為代表的鋰電池企業相繼公布了多個新投建項目,整體投建資金超1961.3億元,建設年產能達805.5GWh(部分項目未披露投資金額及產能)。規模最大的項目是億緯鋰能六七八九區73GWh工廠。該項目于2月1日宣布投產,是億緯鋰能動力儲能電池生產基地,總投資166億元,產能規模73GWh。除此之外,隨著動力電池不斷迭代更新,新能源車企并不滿足于現狀,也想在電池市場上分一杯羹。由一汽集團和比亞迪共同投資建設的一汽弗迪動力電池項目一期已進入內部裝修階段,預計6月中旬即可實現竣工,9月有望實現投產。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中科電氣、協鑫鋰電、豐元鋰能等投資擴產材料253.8萬噸

2023年第一季度,中科電氣、協鑫鋰電、豐元鋰能、乾運高科等企業推出了1303.7億元的鋰電池原材料投資擴產項目。其中,我國首個萬噸級鈉離子電池正(負)極材料項目于2月22日開工,項目總投資約11億元,總建筑面積9.57萬平方米。計劃10月底投料試生產,項目達產后,可年產鈉離子電池正極材料2萬噸、負極材料1.2萬噸,實現總營收20億元以上。從地理位置看,目前產業鏈企業開始往湖南、江蘇、廣西、四川等地集中,尤其是鋰礦資源較為豐富的地區;從競爭格局來看,企業一體化產業發展路徑愈發明晰;從投資企業來看,該領域成為化工、礦產企業首選跨界投資領域。

諾德股份、嘉元科技、華創新材等鋰電池銅箔擴產提速

2023年第一季度鋰電池材料市場持續火爆。作為鋰電池的原材料的銅箔需求強烈,產品供不應求。業內預計,到2025年全球鋰電銅箔總需求量將達75.7萬噸2020-2025年均復合增速為29.3%。當前,主流銅箔企業均在加碼擴產。據統計,今年第一季度以來包括諾德股份、嘉元科技、華創新材等企業合計投資超388.99億元擴產,最終產能達50.5萬噸。1月9日上午,湖北諾德電解銅箔項目主體結構正式封頂,項目規劃建設年產10萬噸高端極薄電解銅箔和20萬噸銅基材料,總投資120億元,一期項目用地面積434畝。

永太科技、新宙邦、法恩萊特等斥巨資加碼電解液

作為鋰電池“血液”的電解液,其需求隨著動力電池的火爆而快速增長。今年第一季度,電解液龍頭企業永永太科技、新宙邦、法恩萊特的擴產步伐加快。據統計,今年第一季度合計投資超38.4億元擴產電解液項目,最終產能達82萬噸。2月14日,湖北華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一期年產5萬噸鋰離子電解液項目舉行開工奠基儀式。項目總投資5.1億元,分兩期建設年產10萬噸鋰離子電池電解液項目生產線。此次開工的一期項目總投資3億元,固定資產投資1.5億元,建成投產后年銷售收入可達到5億元以上,年繳納稅收2000萬元。二期項目計劃投資2.1億元,固定資產投資1.5億元。

2個鋰鹽項目落地新疆有色、中國國際能源等投資

2023年第一季度鋰鹽產品行情持續緊俏。據統計,今年第一季度以來包括新疆有色、中國國際能源等企業合計投資超100億元擴產鋰鹽項目,產能達15萬噸。3月7日,德阿生態經濟產業園區管委會與中國國際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年產6萬噸基礎鋰鹽項目簽約儀式在四川德陽舉行。根據協議內容,該項目計劃總投資100億元,將建設年產3萬噸碳酸鋰、3萬噸氫氧化鋰和其他正極材料生產線及配套設施。這也是德阿生態經濟產業園建園以來第三個投資額破百億的投資項目。

衡川新能源、星源材質、恩捷股份等隔膜龍頭加速擴產

進入2023年,鋰電池隔膜領域的投資熱度依舊不減,衡川新能源、星源材質、恩捷股份等產業鏈企業接連落地新項目,投資總額超484億元。3月30日,江蘇昆山開發區與北京宇程科技有限公司在北京簽約,總投資50億元的高耐溫聚酰亞胺電池隔膜項目落戶昆山,將填補我國在聚酰亞胺領域高端產品和自主技術的空白。

發布人:文濤

關注索比儲能官方微信,第一時間獲取行業資訊!

關鍵詞:【儲能】【鋰離子電池】
責任編輯:

標簽: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岛国精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