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產業 > > 正文

世界今熱點:價穩量升!鋰電隔膜上市公司2022年及2023年一季度業績盤點

來源:電池網 時間:2023-05-01 11:58:06

近日,多家鋰電隔膜領域上市公司2022年年報以及2023年一季報出爐,僅從隔膜業務表現來看,2022年基本維持穩增長趨勢。2023年一季度,受春季假期、下游電池行業去庫存、終端降本訴求增加等因素影響,隔膜需求出現階段性下降,業績承壓。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據研究機構EVTank、伊維經濟研究院聯合中國電池產業研究院此前發布的《中國鋰離子電池隔膜行業發展白皮書(2023年)》,2022年全球鋰離子電池隔膜出貨量已經突破160億平方米,其中,中國隔膜企業出貨量全球占比已經突破80%,達到133.2億平方米,同比增長65.3%。

價格方面,2022年以來,相對于其他鋰電池主材,隔膜價格整體偏穩運行。需求大增,價格平穩,支撐相關上市公司業績穩定增長。

近日,多家鋰電隔膜領域上市公司2022年年報以及2023年一季報出爐,僅從隔膜業務表現來看,2022年基本維持穩增長趨勢。2023年一季度,受春季假期、下游電池行業去庫存、終端降本訴求增加等因素影響,隔膜需求出現階段性下降,業績承壓。

業績穩增 龍頭效應持續凸顯

恩捷股份2022年實現合并營業收入125.91億元,同比增長57.7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40.00億元,同比大幅增長47.20%。

鋰電池隔膜業務方面,恩捷股份2022年收入規模和盈利能力繼續大幅提升:2022年上海恩捷營業收入為109.96億元,歸屬上市公司的凈利潤為36.88億元。隨著行業發展提速,國內外鋰電池廠商產能和產量不斷擴大,具備穩定可靠的產能成為公司保障下游客戶大規模訂單供應的重要前提。公司產能規模位于全球首位,已在上海、珠海、無錫、江西、蘇州、重慶等地布局隔膜生產基地,產能規模達70億平方米。

2023年一季度,恩捷股份實現營業總收入25.68億元,同比下降0.92%;歸屬母公司股東凈利潤6.49億元,同比下降29.1%。在其一季報業績交流會上,恩捷股份稱,2023年將繼續新增30億平方米的隔膜產能。

中材科技(002080)

中材科技2022年營業收入約221.09億元,同比增加8.9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35.11億元,同比增加4.08%。

在鋰電隔膜業務方面,2022年,中材科技銷售鋰電池隔膜A品11.3億平方米,同比增長65%;實現銷售收入18.7億元,同比增長66%,營業利潤4.0億元,同比增長434%,凈利潤4.8億元,同比增長448%。

產能方面,截至2022年底,中材科技已擁有山東滕州、湖南常德、湖南寧鄉以及內蒙呼和浩特四個生產基地。2022年,中材科技滕州二期已全部建成投產,2022年末年產能超過15億平方米;規劃滕州三期5.6億平方米項目,萍鄉、宜賓兩大10億平方米級基地,完成5個10億平方米級的基地布局。目前,內蒙二期3.2億平方米項目4條線已全部安裝完畢,其中2條產線已投入試生產。

2023年一季度,中材科技營業收入42.55億元,同比下降8.7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19億元,同比下降43.01%。

璞泰來(603659)

璞泰來2022年實現營業收入154.6億元,同比增長71.9%,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1億元,同比增長77.5%。

2022年,璞泰來隔膜涂覆加工業務市占率進一步提升,以PVDF、PAA、勃姆石漿料為代表的各類涂覆材料、新型粘結劑等新產品快速放量,成為公司業績新的增長點。2022年,公司涂覆隔膜及加工量(銷量)達到43.38億平方米。公司隔膜及涂覆加工業務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6.86億元,同比增長67.91%;PVDF產品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8.34億元(含內部銷售),同比增長310.16%。

在隔膜基膜方面,2022年,璞泰來溧陽月泉基膜產線經技改后已持續批量供應下游電池客戶,2022年產品銷量達到1.29億平方米,同比增長92.43%,產品的盈利能力穩步提升。與此同時,四川卓勤4條基膜新產線于2022年12月左右完成安裝調試并有效推進客戶驗證。

2023年一季度,璞泰來實現營業收入36.99億元,同比增長18.1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02億元,同比增長10.26%。

星源材質(300568)

星源材質2022年營業收入約28.80億元,同比增加54.8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7.19億元,同比增加154.25%。

星源材質的營業收入基本由鋰離子電池隔膜產品貢獻,2022年這一業務占公司營業收入比重達99.53%。2022年公司隔膜銷售量約為17.03億平方米,同比增幅39.62%,生產量為17.27億平方米,同比增幅42.18%,主要因銷售訂單增長所致。

2023年一季度,星源材質營業收入約6.65億元,同比增加0.0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1.83億元,同比增加9.16%。

滄州明珠(002108)

滄州明珠2022年實現營業收入28.35億元,同比減少1.8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81億元,同比減少23.22%。

其中,2022年滄州明珠鋰電池隔膜產品實現主營業務收入5.36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7.42%。

2023年一季度,滄州明珠營業收入約6.25億元,同比增加22.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8276萬元,同比增加41.69%。公司在2023年經營計劃中表示,鋰離子電池隔膜產品銷售目標為4.85億平方米。

此外,由于新能源市場的預期增長,帶動鋰電隔膜產業的整體回暖,行業景氣度持續提升,及銷售價格略有上漲,新三板掛牌鋰電隔膜公司盈博萊(839146)也在2022年實現扭虧為盈:營業收入近7192.90萬元,同比增長83.73%;歸屬于掛牌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376.65萬元,而2021年同期為虧損769.13萬元。2022年12月,公司新建的1條干法隔膜生產線和2條涂覆隔膜生產線竣工并投產。競爭加劇 技術創新與出海提速

據電池網不完全統計,2022年隔膜領域新公布投資項目約有13個,投資總額約566.77億元;2023年一季度,隔膜領域新公布投資項目共有5個,投資總額約300億元。

除了上述以隔膜為主業的上市公司持續擴產以外,2022年以來,東風股份(601515)、美聯新材(300586)、恒力石化(600346)、長陽科技(688299)等跨界投資者也紛紛推進隔膜領域投資與產能建設。

東風股份于2022年10月底并購了深圳博盛,截止2022年末,合計持有博盛新材47.21347%的股權,已實現對博盛新材的控股并將其納入合并報表范圍。

進入2023年,東風股份先后公告,博盛新材之全資子公司擬于湖南婁底、江蘇鹽城兩地共投資人民幣40億元規劃建設的新能源動力及儲能電池隔膜及其他綜合材料生產研發項目,預計2023年到2024年底分期分批建設至擁有產線約30條,并配置涂覆線等周邊設備若干。擴產進度方面,從今年4月開始將每隔1個月左右分別交付2條線,并逐步對原產線進行升級改造。

美聯新材控股子公司安徽美芯目前已有3億㎡濕法隔膜產能投產,另有4億㎡的產能正在建設中。2022年11月,美聯新材百億新項目落地四川達州,其中包括投資25億元建設15億平方米動力鋰電池隔膜生產線。

2023年4月14日,美聯新材在其2022年度業績說明會上表示,安徽美芯所生產出的電池濕法隔膜產品,能滿足所有新能源電池生產的技術指標且品控穩定,并已開始供貨給國內部分知名的電池廠商。

恒力石化在其2022年年報中披露,公司營口廠區年產超強濕法鋰電池隔膜4.4億平方米(其中2.2億平方米鋰電池隔膜涂布膜),第一條線預計2023年5月投產;南通廠區年產濕法鋰電池隔膜12億平方米,年產干法鋰電池隔膜6億平方米,項目正在有序推進中,預計2024年一季度逐步投產。

長陽科技也在2022年重點開展鋰電池隔膜項目的開發,安徽合肥5.6億平方米鋰電池隔膜項目已于2022年年初開工建設,目前已實現了干法產品的小批量出貨,濕法產線已安裝和調試。公司稱,隔膜相關產品已經獲得主流客戶認證,并取得了比亞迪等客戶相應訂單。

此外,非上市公司中,中興新材、藍科途、金力股份、衡川科技、江蘇厚生等隔膜生產商也在進行產能擴張。其中,僅在4月份,就有兩大逾50億元投資規模的隔膜項目簽約落地:4月6日,總投資65億元的江蘇厚生新能源鋰電池隔膜生產西南基地項目簽約落地重慶銅梁,年產濕法基膜和濕法涂覆隔膜25億平方米;4月19日,總投資50億元的中科華聯高性能濕法鋰電池隔膜項目落戶四川宜賓,預計達產年產能16億平方米。

隨著現有生產商以及跨界入局企業產能建設的提速,鋰電隔膜賽道競爭也在加大。

星源材質在2022年年報中提到,隔膜產業相關技術的不斷進步、資金投入形成的規模優勢和產能的迅速增加在推動生產成本逐步降低的同時,也使得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特別是低端市場競爭加劇。

“雖然頭部隔膜企業的地位相對穩固,但第二梯隊隔膜企業博弈焦灼?!痹?月份舉行的2023中國(山西·永濟)電池隔膜產業生態圈企業家峰會上,伊維經濟研究院研究部總經理/中國電池研究院院長吳輝表示,從中國的主要隔膜企業來看,2022年,上海恩捷以接近40%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一,其次為星源材質,兩家隔膜企業的合計市場份額超過50%。在濕法隔膜企業中,2022年出貨量排名靠前的企業分別為上海恩捷、中材科技、河北金力、星源材質、江蘇厚生、北星新材、藍科途和滄州明珠。在干法隔膜企業中,2022年出貨量排名靠前的企業分別為中興新材、星源材質、惠強新材、博盛新材、滄州明珠等。

今年3月份,由EVTank、海融網、電池網、伊維經濟研究院、中國電池產業研究院等聯合發布的2022年中國鋰電池行業隔膜年度競爭力品牌榜單出爐,恩捷股份、星源材質、中材科技、金力股份、中興新材、惠強新材、江蘇厚生、藍科途、滄州明珠、博盛新材等10家隔膜生產企業上榜。

星源材質認為,國內隔膜行業的競爭將主要集中在技術工藝、產品品類和品質、設備能力、以及生產效率和規模效應帶來的成本優勢等方面,具備自主核心技術及成本優勢的優質隔膜產品生產廠商的市場占有率將穩步提升。

電池網注意到,鋰電隔膜領域上市公司研發費用基本保持增長狀態,除了利用技術創新提升隔膜產品性能、降低成本等之外,在前瞻性技術方面,星源材質目前已經為FREYR Battery Norway AS等客戶供應半固態電池隔膜;恩捷股份與衛藍新能源、天目先導合作開發的可應用于半固態電池的固態電解質涂層隔膜項目產線正在安裝調試中;中材科技稱,對于固態電池技術路線以及最新的行業動態,公司保持高度關注,并同步進行半固態用隔膜技術研發;璞泰來也表示已對半固態及固態電池相關領域的技術研發進行了布局。

同時,海外鋰電隔膜市場價格相對穩定,且毛利率較高,國內隔膜企業出海也在提速。從相關上市公司年報中也可以看到,隨著我國企業在隔膜制備工藝上的突破、產能規模及成本優勢的擴大,國產鋰電池隔膜產品已逐步打入海外市場:恩捷股份匈牙利鋰電池隔膜項目基建已完工,正在進行設備的安裝工作;星源材質2022年海外市場營收5.43億元,毛利率高達51.91%;中材科技2022年隔膜海外占比10%左右,公司稱,提升海外客戶占比將會是其今年的主要工作之一。

根據上文提到的《中國鋰離子電池隔膜行業發展白皮書(2023年)》,預計到2030年全球隔膜出貨量將達到1,040.6億平方米,其中預計900億平方米以上的出貨由中國企業提供。

結語

在產品品質、技術研發、產能規模、成本效益、生產效率、資金實力與客戶資源等多個方面,國內鋰電隔膜頭部企業已具有全球競爭力,未來競爭優勢還將進一步擴大,而隨著市場的擴容,二三線品牌也在加速追趕,市場競爭愈發激烈。

此外,在鋰電隔膜設備,PP及PE等原材料,涂覆材料PVDF等相關隔膜細分市場,未來也具備高成長性和較大的國產化空間。例如,2022年,聯創股份、璞泰來、永和股份、巨化股份、昊華科技、三美股份、多氟多等均在大力推進PVDF相關產能建設。隨著國產化的推進,這些細分市場也將帶來新的投資機會。

發布人:panwang

關注索比儲能官方微信,第一時間獲取行業資訊!

關鍵詞:【鋰電隔膜】【上市公司】
責任編輯:

標簽: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岛国精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