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產業 > > 正文

播報:我國氫能大規模運輸難題有解了

來源:中國能源報 時間:2023-05-05 16:10:32

我國氫能運輸領域近日好消息不斷。


【資料圖】

中國石化4月10日宣布,擬建設全長400多公里的“西氫東送”輸氫管道示范工程已被納入《石油天然氣“全國一張網”建設實施方案》,標志著國內首個長距離純氫輸送管道項目啟動。4月16日,中國石油宣布,用現有天然氣管道長距離輸送氫氣技術獲突破,可為我國大規模、低成本、遠距離氫能運輸提供技術支撐。

在“雙碳”目標背景下,氫能作為一種較具潛力的綠色低碳能源,被眾多企業視為轉型新賽道并加快布局。但目前,氫氣主要以長管拖車等公路運輸方式為主,運輸成本高且效率低,嚴重制約產業規?;l展。在多位業內人士看來,管道輸氫是實現氫氣大規模、長距離運輸的最佳方式,接連取得突破對推動我國氫能產業快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 解決綠氫異地供需矛盾

據中國石化透露,“西氫東送”管道規劃西起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東至北京市的燕山石化,全長400多公里,是我國首條跨省區、大規模、長距離的純氫輸送管道。管道一期運力10萬噸/年,預留50萬噸/年的遠期提升潛力,同時將在沿線多地預留端口,便于接入潛在氫源。管道建成后,將用于替代京津冀地區現有化石能源制氫及交通用氫,大力緩解我國綠氫供需錯配問題。

中國石油發布的信息顯示,在該公司寧夏銀川寧東天然氣摻氫管道示范項目現場,天然氣管道中的氫氣比例已逐步達到24%,經過100天測試運行,管線整體運行安全穩定。

據《中國能源報》記者了解,國內現有天然氣管道摻氫項目摻氫比最高僅為10%,24%的摻氫比例對摻氫相關產品標準和全產業鏈發展意義重大。北京石油化工學院氫能研究中心主任宇波認為,無論是天然氣管道摻氫輸送,還是建設純輸氫管道,都將很好地解決我國綠氫供需異地矛盾問題。

“我國主要的綠氫供給地一般在風光資源比較豐富的中西部地區,綠氫供給地遠離東部用氫負荷中心,供需異地矛盾問題突出。氫能產業健康發展需要經濟高效的氫輸運技術,通過長輸管道輸送氫氣具有輸量大、安全、高效的特點。氫氣長距離管道輸送技術的發展,有助于解決氫能產業鏈中氫輸運這一‘卡脖子’環節,進一步完善國內氫能輸運體系。”宇波告訴《中國能源報》記者。

■■ 管道輸氫經濟優勢明顯

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我國主干天然氣管道總里程達到11.6萬公里。有專家算過一筆賬,以目前我國天然氣消費量計算,當摻氫比達到20%時,就可運輸1000多萬噸氫氣,約合5600多億千瓦時綠電,運輸成本會大幅下降。

中國氫能聯盟此前發布的《中國氫能源及燃料電池產業白皮書》指出,目前可行的輸氫方式主要包括長管拖車、管道、液氫槽車、固態儲氫車等,其中長管拖車輸送方式較成熟,但載氫量低,每車載氫量在300—400公斤,且經濟輸送距離不超過150公里,不適于長距離、大規模輸送。

“從輸送壓力、載氫量、體積儲氫密度、經濟輸送距離、技術成熟度等方面對比常見氫輸送方式,不同方式各有特點和適用場合。管道輸氫具有輸量大、安全、高效特點,當管道被充分利用、輸送距離較長、輸送量較大時,輸氫的單位運輸成本相對較低,經濟優勢顯著?!庇畈ㄖ赋?。

“長管拖車的優點是靈活便捷,但單次運氫量僅為300到400公斤,只占長管拖車總重量的1%—2%,運輸距離為100公里時的成本高達每公斤5到6元。以運氫量每天4噸測算,當運輸距離從50公里增加到600公里時,20MPa 長管拖車運輸成本由每公斤2.4元增加至13.3元?!敝袊痛髮W(華東)儲運與建筑工程學院副教授劉翠偉用數據向《中國能源報》記者做了對比,“對于管道輸氫,以運力利用率100%測算,當運輸距離由50 公里增加到500 公里,運輸成本僅從每公斤0.8元增至2.3元,顯著低于氣氫長管拖車、液氫槽車等運輸成本,未來氫能全面普及到各領域后,管道輸氫將成為最具潛力的輸氫方式?!?/p>

■■ 亟待形成標準體系

據《中國能源報》記者了解,目前純氫管道中的氫氣可以進入化工廠、燃料電池等終端,摻氫管道里的氫氣與天然氣混合物通過管輸可進入氫能社區、園區或分離增壓進入化工廠、燃料電池等終端。

“在工業領域,摻氫天然氣可用于工業鍋爐、熱處理等過程,替代部分傳統化石燃料,減少污染物排放;在交通領域,摻氫天然氣可提高天然氣內燃機的熱效率,降低車輛尾氣中的甲烷排放量;在家庭和商業領域,摻氫天然氣可用于家庭和商業用途,如供暖、烹飪、熱水等,實現清潔能源的普及應用。”劉翠偉介紹。

盡管各方面優勢明顯,但與國外相比,目前我國在管道輸氫方面仍處于起步階段,距離形成完善的氫氣存儲和輸運網絡渠道還有距離。

“我國在純氫工業管道、專用管道方面積累了較豐富的建設及運維經驗,總里程超過300公里,但在純氫長輸管道建設方面較滯后,在役管道總里程不足100公里,同時天然氣摻氫管道也多處于研究和示范階段?!庇畈ㄌ寡裕翱傮w來看,我國在氫氣管輸系統設計、運維、試驗方法等方面尚未形成標準體系?!?/p>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氫能技術”重點專項中低壓管道輸氫項目首席李玉星教授也指出,目前我國在氫能關鍵材料、設備、零部件等方面的研發還不足?!案邏簹洵h境下材料力學性能劣化是制約氫能產業安全性的關鍵問題,目前氫能關鍵材料的氫損傷機制仍不明確,關鍵設備及零部件的國產化也仍需進一步發展。另外,目前我國涉及氫氣質量、儲運和安全利用等內容的技術標準較少,亟需建立一套較健全的國家或行業標準,規范氫能產業安全健康發展?!?/p>發布人:zhy

關注索比儲能官方微信,第一時間獲取行業資訊!

關鍵詞:【氫能】【綠氫】【雙碳】
責任編輯:

標簽: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岛国精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