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產業 > > 正文

鈉電池的產業化正在加速,有客戶更急迫的在嘗試-快播報

來源:嘿嘿能源heypower 時間:2023-05-06 14:17:33

鈉電池曾被當作是鋰資源緊缺、地緣政治下鋰產業以及新能源產業發展的“備用計劃”。如今,鈉電池的產業化正在加速。有業內人士對財聯社記者表示,產業發展快不僅體現在鈉電中試和量產速度上,還有客戶更急迫的在嘗試鈉電。


(相關資料圖)

而急迫的原因,客戶與電池廠的想法或不謀而合,鵬輝能源儲能與動力電池研究院技術總監王康近日在由鑫欏鋰電主辦的《鈉離子電池技術發展與產業投資高峰論壇》上表示,“大家對鈉離子電池的定位,已經形成一個初步的共識,它不是來打敗鋰電池,只是鋰電池的一個補充,甚至是一個蹺蹺板,一個價格平衡的策略或者是一個工具”。

鈉離子電池產業化加速

鋰鹽價格飛速上漲壓縮下游利潤的同時,鈉電池因其資源豐富、制造成本低以及與鋰離子電池相似的反應機理,迅速吸引資本目光。在產業化布局上,國內代表廠商包括寧德時代(300750.SZ)、多氟多、中科海鈉、傳藝科技等,多家公司預計2023年實現規?;慨a。

財聯社記者從業內人士處獲悉,目前鈉電池產業的發展確實很快,不僅是中試和量產加速,更直接的體會來自下游客戶更急迫的在嘗試鈉電。

此前炒得火熱的鈉離子電池概念,“進入中試”、“有相關研發”、“擬布局鈉電池”是大多數公司的口徑,如今,鈉離子電池產業化發展正在加速,量產計劃已逐漸明晰。

天能控股集團研發總監何廣在會上表示,公司開發主要以層狀氧化物的技術路線為主,“針對低速市場,目前來看層次氧化物是比較合適的,產業鏈成熟度相對其他兩個技術路線更高?!?/p>

據悉,天能控股集團已經完成電芯的研發,包括一些產業化的儲備工作。并圍繞26700電芯做了包括兩輪車及戶外儲能模組的開發,二輪車對客戶已完成首輪送樣,收獲的評測也比較積極。

上海漢行科技首席科學家高云智表示,公司預計在山東濟寧一期投資51億元,其中正極材料項目規劃產能5萬噸,電解液項目規劃5萬噸,儲能系統項目規劃產能10GWh.煤基負極材料則落戶新疆,一期投資15億元,規劃產能6萬噸,其表示目前正在和新疆當地政府溝通中。

除了上市公司之外,一些鈉電池初創公司亦開始顯山顯水,孵化于雄韜集團的深圳盤古鈉祥新能源公司目前員工有30余人,公司聯合創始人呂江英表示,計劃2023年在職員工發展到150人左右。預計2023年鈉電池中試線0.7GWh實現投產,一期量產線建設啟動。

降本成行業關注要點

王康表示,“對鈉離子電池進行定位,大家已經形成一個初步的共識,不是來打敗鋰電池,它只是鋰電池的一個補充,甚至是一個蹺蹺板,一個價格平衡的策略或者是一個工具”。

事實上,在鋰價高漲背景下,鈉離子電池的發展本身是鋰電池行業“降本”的一種手段,據深圳珈鈉能源董事長曹余良估算,2021年碳酸鋰價格5萬元/噸,彼時鈉離子電池成本還不具備優勢。如今鋰鹽價格徘徊在50萬/噸上下,鈉電池成本可比鋰電池約低50%-60%。(注:此基于規模化鐵基磷酸鹽正級材料和低成本硬碳負極材料計算)

而這仍是鈉電池理想狀態下的成本優勢,實際上卻并非如此。

前期有電池廠人士坦言,鈉電池理論材料成本是低,但上游原材料生產企業目前數量較少,規模化程度不高,實際成本還沒降到理論成本;再者,產能爬坡難以避免,單位生產費用也高。

高工鋰電董事長張小飛也曾潑“冷水”稱,“鈉離子電池能量密度越高,成本增加越多。”這意味著,優勢若不明顯,可能出現鈉電池比鋰電池還貴的情形。

此外,王康表示,目前電芯廠跟原材料廠的接觸會早于應用端跟電芯廠的接觸,供給端和需求端仍有矛盾。

“所有的技術、產品最終一定要落實到客戶端、市場端,我們認為市場是整個產業發展的核心或者是具

發布人:文濤

關注索比儲能官方微信,第一時間獲取行業資訊!

關鍵詞:【儲能】【鈉電池】
責任編輯:

標簽: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岛国精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