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產業 > > 正文

每日快看:負電價或成常態

來源:今日儲能 時間:2023-05-08 16:14:35

“隨著新能源發電布局越來越廣,占比越來越高,負電價將成為常態。。這在國外早就有先例了,很正常。“五一期間,山東電力市場現貨交易數據負電價持續時間創歷史新高。多位業內專業人士和分析師向證券時報記者表達了這樣的觀點。。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負電價并不意味著用戶可以免費用電,也不意味著國內風電和光伏裝機容量已經過剩。如何解決新能源發電出力不穩的問題。市場仍以儲能布局為主。業內人士認為,隨著當前市場負電價的出現和原材料價格的下跌,盤活發電側儲能資產的意愿不斷增強。

負電價影響不大

5月1日至2日,實時負電價數據連續21小時出現在山東電力市場現貨交易中心,創下了國內電力現貨市場負電價持續時間的新紀錄,也引起了業界的關注。

“負電價與用戶方無關,而只是發電方的定價策略問題。發電側報負電價意味著,該計劃將首先被清除,但從用戶端,不會出現負電價。“一位發電側央企人士表示,雖然交易規則允許負電價報價,但這種情況在踐中并不多見,也很難搞清楚到底有多少負電量被交易了。。

在政策方面,山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近日印發了《關于“關于山東省電力現貨市場電價上下限調控有關事項的通知(征求意見稿)》的通知”,規定了電能在市場上出清的價格上下限,上限為每千瓦時1.5元,下限為0.1元。

據山東電力交易中心數據顯示,早在2022年底,地方發電側現貨價格就曾出現過每千瓦時0.08元的出清價。

為什么會出現負電價。

信達證券首席能源分析師左前明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負電價的本質是電力供應階段性過剩,而市場報價機制卻報負電價,這與近年來新能源的快速發展沒有任何關系。

“過去沒有新能源發電的時候,傳統發電機組的出力曲線和電力負荷是相對匹配的,不會出現不一致的情況。。然而,過去幾年,由于風電、光伏發電的快速發展,基于其不穩定特性的發電同質性,以及時間反向負載的特點越來越明顯。典型代表是10年前美國加州的“鴨子曲線”,現在明顯加深,成了“深淵曲線”。左干明舉例說,中午光伏發電機組開足馬力的時候,對電力的凈負荷需求并不多。。在消費能力有限的情況下,隨著市場上安裝的光伏、風電裝機容量越來越多,無法消化的時間和范圍會越來越廣,負電價的時間和程度也會越來越深,呈現螺旋式增長。

左前明認為,電力市場化交易有利于電力工業的發展,能夠更好地體現電力的商品屬性,反映電力的實時區域性、分時性、分區性的供需特征,有利于引導市場資源配置。

他指出,如果沒有負電價機制和電價波動,市場參與者將無法掌握區域發電能力過剩或不足的消息苗頭,如果繼續投資,則容易導致投入資源浪費或有效供給不足。。目前,在一些地區和時間段的電力價格已經看到了新能源投資過快的跡象。。如果所有相關產能建設都按照之前對風光增長的線性預期投入市場,無疑會帶來一些階段性的產業鏈過剩問題。。從長遠來看,電力市場化仍需回歸電力商品交易的本質。下一步是在沒有過多人為干預的情況下,讓市場價格信號更加清晰。

“理論上,市場需要增強儲能能力來調節電力供需,但實際上,如果儲能有效,就不會出現負電價,也不會出現風能和太陽能發電的用電困難。。不僅有技術問題,還有體制和機制問題。

上述發電側央企人士也表示,現貨交易市場按照全電供需關系報價,但出清時,是以報價的先后順序為準。。當市場供大于求,企業報價電價過高時,排名就會落后,就會面臨無法清倉關停的局面。如果發電公司為了繼續發電,考慮到停機成本高,就會故意報低電價,造成負電價。

電價負價值的規范化

雖然“負電價”的概念在我國還很新,但在新能源投資相對密集的歐洲市場,負電價已經非常普遍。。

“在新能源市場上,如果沒有儲能手段,出現負電價是很正常的。。“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認為,電力平衡是一個瞬間的概念,有需求才有供給,所以需要負電價來吸引消費者。。

他認為,雖然出現了負電價,但并不意味著國內新能源發電是過剩的。目前,風電和光伏發電在我國的貢獻還比較小。隨著可再生能源的逐步普及和電力市場的發展,負電價將越來越普遍。。

“電本身的現貨交易量所占比例很低,而且大部分被鎖定在中長期協議中,因此現貨報價具有負值,影響極其有限。“上述發計量央企人士也表示,負電價主要與電力現貨交易有關,但現貨電力占比很低。。電力市場的交易機制仍以中長期合約交易為主,其所屬公司中長期合約占比超過95%。。國家現貨交易規則中,只允許通過現貨交易實現年電量的10%,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也只允許5%—6%。

負電價的出現,基于國內新能源發電布局的不斷加快,也是我國推進電力市場化交易的必然過程。左前明認為,電力市場化交易有利于電力工業的發展,更好地體現電力的商品屬性,反映電力實時區域的供需特點,有利于引導市場資源配置。

他指出,如果沒有負電價機制,市場將無法掌握該地區發電能力過剩的消息,如果仍然進行投資,將造成資源浪費。目前,一些地區和時間段出現了投資過剩的跡象。如果把前期線性預期的風力和光增長的產能全部投放市場,無疑會帶來一些階段性的問題。從長遠來看,電力市場仍需回歸商品交易的本質。下一步是在沒有過多人為干預的情況下,讓市場價格信號更加清晰。

儲能配置仍然缺乏

雖然負電價目前對市場影響不大,但從發電的角度來看,如何降低成本仍是發展的關鍵點。

采訪中,一位光伏制造企業人士認為,無論是出現深谷電價還是負電價,對光伏整體投資收益還是會有影響。。既然電價政策無法改變,企業就需要通過其他方式降低光伏發電的投資成本,在有限的空間內提高光伏的投資收益。

他提到,光伏組件是光伏系統中最重要的部件之一,其選型非常重要,將直接影響光伏電站的系統成本、發電量和投資收益。近年來,隨著行業的發展,光伏組件技術不斷迭代,組件產品功率快速提升。大尺寸、大功率模塊產品已成為降低電力成本的關鍵因素。

上述發電側央企人士認為,負電價的出現也與儲能配置不足有關。風電和光伏發電的天然隨機性、間歇性和波動性特點,必然帶來新能源消納問題。因此,近年來,“新儲能”模式在全球推廣,我國已有近30個省份出臺了“十四五”新儲能規劃或新能源配置儲能文件。

然而,在政策扶持的背后,儲能在新能源發電側的實際應用效果并不理想。據行業數據顯示,目前電化學儲能項目的平均當量利用系數為12.2%,而新能源配儲的當量利用系數僅為6.1%。。這意味著,新能源側的儲能并沒有像預期的那樣輔助風、光的消納,反而因投資成本過高而成為新能源發電企業的經濟負擔。

“理論上,市場需要提高儲能能力來調節電力供需,但在現實中,如果儲能有效,就不會出現負電價,也不會出現風電和太陽能發電難的情況。。既有技術問題,也有體制問題?!白蟾擅髦赋?,目前新建的集中式光伏發電項目,要求調峰容量占裝機容量10%及以上的比例,相當于2—4小時的儲能。-4小時,配套儲能容量低,時間短,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消耗問題。

林伯強還提到,風景消費的問題是可以緩解的,但這取決于市場成本的選擇。目前,儲能的投資成本非常高。未來,隨著風電和光伏發電占比的提高,對儲能的需求會更高,投資成本會不斷上升。如果儲能成本大于發電成本,企業就不會選擇部署儲能。強制匹配只能緩解部分消費問題,但不能從根本上解決。

儲能布局有望放量

負電價折射出新能源電力并網的消納難題,越發凸顯儲能系統的重要性。

“山東是風光發電大省,也是強制配儲的大省。在這一情況下,仍出現儲能配套不足的情況,意味著儲能行業依然有著較大上升空間。”國軒高科相關負責人表示。

今年以來,碳酸鋰價格持續下跌,逐步傳導至電芯層面,讓長期困擾儲能的投入成本較高問題得到一定緩解,裝機積極性正在加速恢復。

高工產業研究院項目庫顯示,2023年一季度公開的儲能中標項目達46個,超過去年上半年總量。

近期,多家頭部電池及儲能上市公司表示碳酸鋰跌價對行業構成利好,并透露儲能市場的強勁增勢。

陽光電源認為,碳酸鋰價格下降有利于拉動下游需求,利好光伏逆變器、電站投資開發、儲能和新能源汽車驅動系統等多項業務,目前儲能訂單良好;寧德時代及國軒高科均預計,今年儲能行業增速會比動力電池更高。

“最近明顯感覺用戶自投的儲能項目越來越多?!比A東地區一位儲能從業人士告訴證券時報記者,上游的材料下降對電芯價格的影響是有一定滯后性的,碳酸鋰的價格下跌還沒有完全傳導到儲能電芯,目前碳酸鋰已下跌超60%,而儲能電芯的價格降幅約30%。隨著傳導機制的釋放,后續儲能有望進一步放量。

高工產業研究院預計,2023年6月儲能電芯價格將跌破0.7元/Wh,2023年下半年將下滑至0.6元/Wh;在儲能系統端,由于PCS以及PACK等成本及價格的下降,預計2023年下半年儲能系統價格將下降至0.9元/Wh,2025年下半年有望下滑至0.7元/Wh。

“近期碳酸鋰處于急跌行情,業內還存在一定觀望情緒?!比A南地區一位鋰電投資人士告訴證券時報記者,待上游材料價格趨于穩定,預計下半年儲能會迎來集中爆發期。

一般來說,儲能根據應用場景分為發電側、電網側及用戶側三類,三者對于電價及原材料成本的敏感程度又各不相同。

“發電側儲能多為政策引導,主要目的是為了實現并網,整體利用率不高,且目前還沒有形成成熟的商業模式?!鼻笆鰞δ軓臉I人士表示,相較而言,碳酸鋰價格下跌對電網側、用戶側的裝機積極性影響會更大,尤其是用戶側,整體裝機容量不大,投資較小,對成本的敏感度更高,在當前價格體系下,處于峰谷價差較大地區的分布式儲能項目已經具有較好的投資回報率。

“當然,負電價疊加原材料價格下跌,發電側盤活儲能資產的意愿也在增強?!币辆S經濟研究院研究部總經理、中國電池產業研究院院長吳輝表示,目前發電側配儲在積極探索全新的商業模式,比如租賃儲能、參與獨立儲能站等。

在多數業內人士看來,儲能成本的攤薄不僅僅有賴于電芯成本的下行,還取決于電池的使用壽命及使用效率等因素。“儲能電站的運營周期比新能源汽車更長,對電池循環次數的要求會更高,目前對于儲能度電成本的測算大多是理論層面的,并不嚴謹。畢竟電化學儲能尚處于發展初期,其完整生命周期還沒有得到驗證。”吳輝表示。

發布人:文濤

關注索比儲能官方微信,第一時間獲取行業資訊!

關鍵詞:【儲能】
責任編輯:

標簽: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岛国精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