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產業 > > 正文

每日速遞:不靠資本運作,瑞浦蘭鈞如何擠進儲能鋰電池出貨量前三的?

來源:姚飛 時間:2023-05-12 23:18:03

索比儲能網獲悉,近日,瑞浦蘭鈞又有大動作“出手”。5月9日,瑞浦蘭鈞年產30GWh電芯及PACK生產基地項目開工儀式在重慶涪陵區舉行。

據悉,該項目瑞浦蘭鈞計劃總投資超100億元,主要生產儲能電池、動力電池、電池模組及電池包等產品。項目建設周期為24個月,全部達產后預計年產值將達到260億元。


(相關資料圖)

瑞浦蘭鈞的產能擴充計劃遠不止于此。據統計,2023年以來,瑞浦蘭鈞新簽約的產能擴充項目總產能達117GWh,投資總額超279.2億元(包含瑞浦蘭鈞子公司蘭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1月28日,蘭鈞新能源二期項目簽約儀式在嘉善經濟技術開發區舉行。此次簽約的蘭鈞二期項目包括兩部分:其一是擴建16GWh鋰離子電池電芯和模組生產項目,總投資19.2億元;其二是新建蘭鈞研究院,項目總投資6.4億元,同時建立2GWh鋰離子電池模組Pack產線以及40MWh儲能站。

3月1日,瑞浦蘭鈞50GWh新能源制造基地(三期)開工暨瑞浦蘭鈞能源擴產50GWh簽約儀式在溫州舉辦。

據悉,該項目為瑞浦蘭鈞50GWh新能源制造基地的三期項目。瑞浦蘭鈞計劃在該項目上投資超50億元,規劃產能為24GWh,主要生產鋰電池及系統以及部分上游配套部件。此前已建成的一期、二期為總產能26GWh的動力與儲能鋰離子電池及系統項目。

3月3日,蘭鈞新能源三期項目再次簽約落戶嘉善經濟技術開發區。根據協議,蘭鈞新能源三期項目總投資110億元,其中固定資產投資約80億元,計劃新建年產45GWh電池量產線及電芯模組鋰電池。

如此頻頻大手筆產能擴張計劃,讓人不禁想問,瑞浦蘭鈞的“底子”足以支撐起如此大規模的產能擴建嗎?

據GGII公布的2022年儲能鋰電池企業出貨量排名來看,瑞浦蘭鈞在2022年儲能鋰電池企業出貨量排名中位列第三,第一、第二分別是寧德時代和比亞迪。而在另一個2022中國戶用儲能鋰電池企業出貨量排名榜單中,瑞浦蘭鈞則與億緯儲能并列第四。

瑞浦蘭鈞有如此好的“底子”在,接連開展的總產能達117GWh的產能擴張計劃倒是顯得理所當然了。

不過,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兩個榜單中,排名前五的企業,瑞浦蘭鈞是唯一一家還沒有上市的企業,這就顯得格外特殊了。

眾所周知,企業在上市以后,可以通過資本市場獲取長期穩定的資金,運用這筆資金可以對企業進行合理發展規劃。此時企業將擺脫發展過程中遇到的資金困境難題,進入快速成長階段。因此,把企業運作上市也就成了許多企業主追求的目標。

但索比儲能網了解到,瑞浦蘭鈞并未進行過資本化運作,但它卻又取得如此傲人的成績,這背后究竟是哪些因素在給它提供幫助。

索比儲能網了解到,瑞浦蘭鈞是青山控股集團為打造新能源全產業鏈(“鎳鈷礦產資源開采-濕法冶煉-前驅體-正極材料-電池應用”)結構,于2017年跨足新能源行業時所建立的公司,2020年瑞浦蘭鈞又成立子公司蘭鈞新能源。而青山控股集團則是一家民營世界500強企業,集團創始人則是有著“世界鎳王”稱號的項光達。

相比榜單中的其他排名前五的企業,成立僅五年多的瑞浦蘭鈞真可謂成立時日尚短。但它卻在這個領域成為排名top3的存在,做到大幅釋放產能,單靠它自己肯定難以短時間做到這一步,這必然與背靠“鎳王”有著密切的關系。

作為青山控股集團在新能源領域布局的首家企業,瑞浦蘭鈞擁有著其他人無法比擬的天然優勢——依靠青山控股集團獲得供應鏈上游資源的天然保障,結合青山控股集團新能源全產業鏈規劃協調發展,突破儲能產品成本瓶頸,以更具性價比的產品優勢占據市場,成為鋰電新貴和儲能破局者。

據了解,瑞浦蘭鈞已于去年12月14日在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摩根士丹利、中信里昂證券為其聯席保薦人。根據招股書顯示,從2019年到2022年上半年,瑞浦蘭鈞營業收入分別為2.33億元、9.07億元、21.09億元、40.17億元。其中,2022年上半年營收接近2021年全年營收的兩倍,可見瑞浦蘭鈞在2022年儲能產品出貨量與營收業績上有著非常強勁的漲幅,這或許與2022年儲能領域需求大爆發現象有關。

此外,今年以來瑞浦蘭鈞先后與三家企業達成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基于電芯電池、儲能系統、綜合能源業務等多方面進行深度合作,以及在協議達成后的12個月內為來自美國的全球儲能系統集成商Powin LLC供應3GWh先進儲能電池產品。這些協議的達成將有效保障瑞浦蘭鈞新建產能的產能消耗。

發布人:yaofei

關注索比儲能官方微信,第一時間獲取行業資訊!

關鍵詞:【瑞浦蘭鈞】【儲能鋰電池】【出貨量】
責任編輯:

標簽: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岛国精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