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產業 > > 正文

儲能產業鏈上下游發展現狀 焦點熱訊

來源:電化學儲能 時間:2023-05-23 09:57:54

儲能產業鏈主要由上游設備、中游系統集成及運維以及下游應用端組成。儲能產業上游由電池管理系統、能量管理系統、電池系統、變流裝備以及其他;儲能產業中游是核心,主要為系統集成及運維,由儲能系統集成、儲能系統安裝、儲能系統運維構成;儲能產業下游主要為應用端,包括發電側、電網側以及用戶側。

上游產業


【資料圖】

上游行業主要包括儲能電池、電池管理系統、能量管理系統和變流器/逆變器等其他材料。

01

儲能電池

儲能電池主要是指使用于太陽能發電設備和風力發電設備以及可再生能源儲蓄能源用的蓄電池。儲能電池主要有8種,分別為鉛酸電池、鋰離子電池、超級電容、燃料電池、鎳氫電池、鈉硫電池、液流電池、鋰硫電池。

據CNESA統計,2022年度,中國企業在全球市場中的儲能電池(不含基站/數據中心備電類電池)出貨量達134.6GWh,是2021年同期的4倍多,出口比重超過55%,出貨量排名前十位的中國儲能技術提供商,依次為:寧德時代、比亞迪、億緯儲能、瑞浦蘭鈞、鵬輝能源、海辰儲能、派能科技、遠景動力、南

都電源和國軒高科。

02

電池管理系統(BMS)

電池管理系統(BMS)是電子技術和軟件的結合,是電池儲能系統的大腦。也是電池儲能系統的核心子系統之一,負責監控電池儲能單元內各電池運行狀態,保障儲能單元安全可靠運行。

BMS能夠實時監控、采集儲能電池的狀態參數(包括但不限于單體電池電壓、電池極柱溫度、電池回路電流、電池組端電壓、電池系統絕緣電阻等),并對相關狀態參數進行必要的分析計算,得到更多的系統狀態評估參數,并根據特定保護控制策略實現對儲能電池本體的有效管控,保證整個電池儲能單元的安全可靠運行。同時BMS可以通過自身的通信接口、模擬/數字輸入輸入接口與外部其他設備(PCS、EMS、消防系統等)進行信息交互,形成整個儲能電站內各子系統的聯動控制,確保電站安全、可靠、高效并網運行。

03

能量管理系統(EMS)

能量管理系統又稱電網調度自動化系統,可分為電網層級能量管理系統和微電網能量管理系統,儲能系統中主要指的是微網能量管理系統。

EMS作為儲能系統決策中樞的“大腦”,可以實現數據采集及分析、網絡監控、能量調度等功能,從而完成對分布式電源、儲能系統、光伏系統、風電系統、集電系統、負荷系統等系統的智能化能量管理,實現資源與需求的匹配。

04

儲能變流器(PCS)

儲能變流器是連接儲能電池系統和電網(或負荷)的雙向電流可控裝換裝置,能夠在電網和儲能系統間精確快速地調節電壓、頻率、功率,實現恒功率恒流充放電以及平滑波動性電源輸出。

儲能變流器(PCS)市場非常分散,市場上有幾個主要參與者,如ABB、Panchao、Nidec Corporation和陽光電源。全球巨頭廠商主要分布在中國、美國和歐洲。前五名廠商的市場份額接近47%。2022年度,全球市場中,儲能PCS出貨量排名前十位的中國儲能PCS提供商,依次為:陽光電源、科華數能、上能電氣、古瑞瓦特、盛弘股份、南瑞繼保、固德威、索英電氣、匯川技術和首航新能源。

中游產業

01

儲能系統集成

儲能系統集成是一種根據終端需求將儲能變流器等多個設備及配套設施進行整合并優化設計用于各場景的儲能系統服務,是形成儲能系統交付客戶的最后環節,上承儲能系統供應鏈,下接儲能系統的最終用戶。

儲能系統集成商從上游零部件設備制造商購買或自行生產關鍵零部件設備,研發制造儲能系統,并向儲能電站供應儲能系統。

2022年度,全球市場中,儲能系統出貨量排名前十位的儲能系統集成商,依次為:陽光電源、比亞迪、海博思創、華為、中車株洲所、南都電源、遠景能源、天合儲能、采日能源和中天儲能。

02

儲能系統安裝運維

儲能系統安裝運維包含系統的安裝和后期系統的運維工作。

儲能系統運維主要為整個儲能系統提供服務,無論是集裝箱式鋰離子電池平臺還是液流電池,必須監控和解決各種電氣、機電、化學和熱學子系統中的任何異常情況,還有固件和軟件、消防系統和電池管理平臺需要維護,需要對熱負荷曲線和其他性能指標以及潛在故障點有敏銳的了解。

下游產業

儲能下游主要為不同應用場景的運維服務等,如儲能可用于電力系統的發電側、輸配電側、用電側,實現調峰調頻、減少棄光棄風、緩解電網阻塞、峰谷價差套利、容量電費管理等功能;其他應用場景還包括通信基站、數據中心等的備用電源,以及為機器人系統供電,保障高性能武器裝備的穩定運行等。

01

發電側:提升新能源并網友好性,加速能源結構轉型

根據對2021-2025年全球光伏(分布式、集中式)、風電的新增裝機規模預測,在相應配儲功率比例和儲能滲透率假設下,中信證券預計2021-2025年,光伏發電裝機的配套儲能需求為7.7/15.5/25.0/36.0/51.5GW,相應備電時長假設下的容量預測為15.4/35.3/62.4/102.6/163.6GWh;相應風電裝機預測下,2021-2025年風電發電帶來的配套儲能需求預測為1.7/3.6/6.1/9.2/13.0GW,相應備電時長假設下的容量預測為3.5/7.3/12.2/20.2/32.5GWh。

02

電網側:輔助調峰調頻,支撐平穩運行

由輔助服務帶來的配儲需求來看,預測存量改造與新增配儲需求將有望同步釋放,中信證券預計2021-2025年,調峰調頻配儲比例將持續提升,伴隨新增發電能力和電力需求的增長,預計調峰調頻儲能容量需求將有望達到7.5/7.9/11.0/11.2/14.2GWh。

03

用戶側:新基建帶來新的穩點耗能需求

負荷側儲能市場主要圍繞新基建帶來的新增高耗能場景展開,其中最主要的高保電需求且高耗能場景分別為5G基站與數據中心(IDC)。

中信證券預計2021-2025年,伴隨我國及全球5G基站的大規模建設周期逐步落地,有望帶動配套儲能需求的裝機規模為3.0/4.3/5.4/5.9/6.1GW。預計2021-2025年IDC數據中心建設有望帶來年均約2.5-5GW的儲能建設需求,需求較為平穩。綜合來看,預計2021-2025年我國儲能建設需求2.5/2.9/3.4/3.8/4.7GW,對應儲能容量需求0.6/0.7/1.0/1.1/1.4GWh。

發布人:文濤

關注索比儲能官方微信,第一時間獲取行業資訊!

關鍵詞:【儲能】【儲能系統】
責任編輯:

標簽: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岛国精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