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產業 > > 正文

風儲融合,遠景動力的儲能應用探索|全球信息

來源:高工儲能 時間:2023-05-24 10:03:31

2023年以來,電力儲能領域一方面延續了去年的高增長趨勢,另一方面,市場也在對于參與企業提出更為嚴苛的要求和挑戰。在國內,隨著風光新能源發電裝機占比的進一步提升,作為電力基礎設施的儲能,參與到電網調度運營已經勢在必行。

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風電、光伏發電新增裝機合計125GW,連續三年突破100GW,新能源發電裝機占比已經超過30%。而越來越高的新能源發電占比,必然需要發揮儲能在電力系統中的市場化價值與作用。


(資料圖)

在遠景動力中國區總裁趙衛軍看來,過去幾年,國內電力儲能最大的問題是沒有參與電網調度,而一旦開始參與調度,將會成為儲能好壞與否的試金石,能否真正接受電網調度和電力交易的考驗,將成為儲能電池企業最大的挑戰。

在海外,歐洲、美國等儲能市場需求持續增長的同時,對于儲能電池的零碳化、本地化提出越來越多的要求。

在歐洲,4月18日,歐盟碳邊境調節機制(CBAM)靴子落地,標志著歐盟將成為全球首個征收“碳關稅”的經濟體,按照計劃,CBAM將于今年10月開始試運行。

除了征收碳關稅,歐盟還在加大要求新能源關鍵技術及產品的本地化生產。

今年3月發布的《凈零工業法案》和《關鍵原材料法案》,要求2030年歐盟所需的清潔技術至少40%在盟內制造,同時,對制造綠色技術所需的關鍵礦物供應。目標之一是至少40%的原材料加工和提煉在歐盟進行。

而在美國,IRA法案的實施,已經開始加大新能源相關產業的本地化生產與部署。

歐美市場的高壓之下,倒逼中國供應鏈企業要快速行動。毫無疑問,誰能在零碳轉型和本地化產能部署先行一步,誰就能在海外儲能市場競逐中占據更大的主動權。

而上述國內外市場的兩大挑戰,恰恰卻是遠景動力參與儲能領域競逐時的“長板”。

近日,高工儲能等媒體一行實地走訪了鄂爾多斯零碳產業園,探訪遠景動力的鄂爾多斯電池工廠與風儲項目,并同企業高層深入交流。

通過走訪,高工儲能觀察到,遠景正在通過儲能電池的車規級制造、風儲項目的前瞻布局、零碳產業園新業態等多種形式,探索在儲能領域的生態部署,并將其向全球范圍快速復制。

500萬顆電芯交付背后

遠景動力的智造“秘密”

從2022年4月投產,到2023年4月底實現500萬顆電芯量產交付。

短短兩年時間,遠景動力在位于黃河幾字彎中心位置的鄂爾多斯零碳產業園內,實現了北方最大規模儲能電池工廠的量產及全球交付,并開始以更快的速度,備戰全球儲能市場競逐。

截至目前,遠景動力的儲能電池在手訂單累計已經超過70GWh。預計2023年,儲能電池的交付量將超過15GWh。

該項目一期10.5GWh的儲能電池專用產線已經滿產,在2023年的市場需求下,二期20GWh項目也已經啟動建設。

作為國內最早一批實現儲能專用電池量產的企業,鄂爾多斯電池工廠從一開始就導入國際車企的車規級電池制造流程,確保儲能電池的極致安全與優異品質。

遠景動力制造中心負責人、鄂爾多斯基地總經理張陽介紹,車規級的要求既體現在對于質量控制體系、工藝控制體系的嚴苛要求,同時也包括從資源、技術與產品開發、供應鏈管理、制造流程管控、物流、交付等全流程的高標準要求和流程控制。

據了解,該產線具備超過1300項制造過程質量實時管控點,以精細化管控、精益化生產的模式確保產品的一致性和穩定性。

而基于車規級的制造要求,遠景還提出了深度制造的理念。

由于鋰電池生產過程的連續性及工序的極度復雜,每個工序環節的微小偏差都會對最終的產品良率產生直接影響。

趙衛軍介紹,一方面,遠景動力做了大量的架構模型,包括設備模型、生產工藝模型等,通過數據模型的建構和應用,可以大幅降低各個工藝環節參數波動對于產品一致性影響,再結合 AIoT 技術賦能數字化管理,真正實現對于產線的實時監測與預防,確保儲能電芯最終的高品質和高良率。

與此同時,基于對于產品、工藝、產線等的深度理解,遠景動力加強在關鍵設備環節的自研能力,這既包括了硬件設備,也包括了軟件系統,通過設備自研,可以將自身對于工藝的理解、數據的積淀融入進去,從而更好的實現產線的高效率高品質智造。

車規級標準和深度智造導入的背后,其實是遠景動力對于儲能場景的深刻理解:儲能電池需要與系統高度耦合,電子電力、電氣、電化學等互相協同作戰,形成一個安全、長期有效“電力基礎設施”。

風儲融合,遠景動力的儲能應用探索

在鄂爾多斯,遠景不僅僅生產儲能電池,還在做儲能應用的前瞻性部署和探索。

高工儲能走訪了阿斯日音風儲電站 ,該場站采用遠景能源智慧液冷儲能系統,總容量 60MW/120MWh。

其中,儲能直流系統采用遠景動力 305Ah 儲能專用電芯,電池插箱基CTP技術成組,采用液冷型散熱設計,電池插箱級的全氟己酮消防方案;儲能交流系統采用自研高功率密度的液冷型儲能換流器(PCS)。

目前,盡管該場站的儲能系統仍處于前期測試,場站負責人介紹,已經做好了隨時被電網調度的準備。

之所以要參與到儲能應用的部署,在遠景看來,儲能的本質是交易,會交易的儲能才會代表未來。

而真正了解電力交易,幫助儲能業務實現最大化的收益,這也是遠景參與國內儲能市場競逐時最為核心的競爭力之一。

遠景在幾年前就開始搭建儲能系統的電力交易軟件,可以支持風光儲的協同參與電力交易,或儲能獨立參與電力交易。

通過實時和日前精準的電價預測,以及新能源場站的出力預測,遠景可以結合儲能設備SOC狀態,定制化智能AI交易策略,幫助業主提升電力交易的收益,實現經濟收益最大化,為儲能開拓更廣闊的價值空間。

零碳“綠洲”加速全球復制

全球零碳轉型的大背景下,遠景在鄂爾多斯打造的零碳產業園,不僅能夠實現儲能電池制造的零碳轉型,滿足海外市場的需求,同時零碳產業園也正在成為遠景對外的核心產品,向全球范圍復制。

鄂爾多斯零碳產業園依托遠景科技集團在可再生能源、智能物聯網、碳管理領域的創新科技,基于“新型能源系統”“零碳數字操作系統”“綠色新工業集群”三大支柱,協同風機、光伏、儲能等綠色能源裝備,實現園區內生產100%使用綠色能源,同時在用能成本上,零碳產業園比傳統產業園更具競爭力。

遠景北方公司總經理俞樂介紹:“我們現在能夠給入園企業提供的電價大概在0.38元左右,這相比于現在蒙西地區的一般工商業用電0.45元,下降至少 15%,而且全部是綠電。

正是基于這些優勢,園區正在形成以遠景為龍頭,華景、萬鋰泰、镕鋰為配套的電池及儲能產業鏈;以隆基為龍頭的光伏產業鏈;以美錦國鴻、協鑫集團為龍頭的氫燃料電池及綠氫設備制造產業鏈;以上汽紅巖、捷氫科技為龍頭的新能源汽車制造產業鏈。

不僅如此,在零碳產業園內,遠景動力通過利用方舟碳管理系統,對儲能電芯產品進行了“從搖籃到大門”的碳足跡分析,從原料開采、加工、包裝、運輸到生產、污染物排放等流程進行了精準的碳排放核算。產品碳足跡的信息被記錄在儲能電芯產品的“零碳綠碼”中,展示透明、可追溯、可認證的碳足跡數據,讓產品無懼碳壁壘,暢行全球。

繼去年發布全球首批碳中和動力電池之后,遠景動力透露將在近期發布全球首批獲得國際權威認證機構 TUV 南德頒發“碳中和認證(PAS2060)”的碳中和儲能電池。目前遠景動力的儲能與動力電池單位產品碳足跡遠低于行業同類產品。

過去10多年,國際化生產及運營經驗確保了遠景動力穩定且高品質的產品供應,通過統一嚴苛的質量標準以及本地化的團隊管理能力,遠景動力已經在多個國家實現相同品質的產能復制。

截至目前,遠景動力已經在在中國、日本、美國、英國、法國及西班牙設有13大生產基地,到2026年,其零碳電池總產能將超過400GWh。根據規劃,遠景動力將率先啟動位于美國的儲能電池工廠,預計將于2024年投產。

與此同時,遠景的零碳產業園也正開始加速全球復制,遠景零碳產業園模式將在歐洲、澳洲、中東以及東南亞等地區復制推廣。未來十年,遠景將攜手合作伙伴在全球建設100個零碳產業園。這意味著,在零碳產業園模式的加持下,遠景動力未來可以持續為全球市場提供高品質的零碳電池產能。

遠景動力的儲能競爭力分析

全球零碳轉型的大背景下,儲能正在演化成為一條萬億級的獨立賽道。GGII預計,到2030年,全球儲能市場規模將超過2萬億。

在愈演愈烈的儲能賽道中,對于遠景動力而言,依托自身深厚的能源企業基因,加上在全球化的產能部署和運營經驗,讓其在市場競逐中的競爭優勢日漸清晰。

一是遠景深厚的能源“基因”和“底色”,將更好的幫助遠景動力理解和洞察儲能市場需求,并幫助其進行技術開發和產品定義?;趯﹄娏灰椎纳羁汤斫夂颓罢安渴穑瑤椭鷥δ軜I主實現最大化的收益,這是遠景參與國內儲能市場競逐時最為核心的競爭力之一。

二是基于零碳產業園打造的零碳電池和多年國際化運營部署的全球化產能,可以讓遠景動力持續提供高品質的零碳電池產能,實現快速的全球化交付,這讓其在參與海外市場的拓展時,明顯更具競爭優勢。

三是儲能業務將與遠景旗下的風電、能源管理、智能物聯、零碳產業園等業務形成協同,在全球業務拓展中更具鮮明的“零碳技術伙伴”特色,為企業提供全方位的零碳技術解決方案。

發布人:文濤

關注索比儲能官方微信,第一時間獲取行業資訊!

關鍵詞:【儲能】
責任編輯:

標簽: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岛国精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