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產業 > > 正文

賽道火熱場景下,儲能產業也難逃“價格戰”_世界熱消息

來源:儲能盒子 時間:2023-05-30 10:55:27

作為新能源賽道中的核心產業之一,儲能賽道快速擴張。這背后,投產成本偏高、規模效益不佳、低價化趨勢顯著等難題日漸顯現并備受各界關注。

近日,中天儲能董事長繆永華在接受專訪時表示,儲能產業市場規模翻倍增長是事實,儲能企業主體增多、規模擴張,競爭加劇也是必然趨勢,企業發展不應當只關注成本這一因素。

繆永華說道,“隨著產能擴張和新企業涌入,儲能行業當下的確存在技術水平參差、惡性競爭導致‘驅逐良幣’的市場情景,說到底是過剩所致。但長遠來看,諸多應用場景考察的仍是企業技術、創新、資金、成本等多方面的綜合能力及忍耐度。后續僅靠成本端的控制,或者采取一味低價競爭的措施,在競爭中難以立足?!?/p>


(資料圖片)

01 儲能市場規模翻倍增長

在當下新能源產業中,儲能賽道的發展可謂風頭無兩。多方統計平臺數據顯示,我國涉及儲能產業的注冊企業已超過8萬家,到2025年新型儲能的產業規模要突破萬億,2030年預計接近3萬億。

在近日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主辦的第十三屆中國國際儲能大會上,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秘書長王澤深也表示,“預計2023年中國儲能市場規模有望超過15GW,2025年這個數字將達到70GW?!?/p>

繆永華表示,從近年來風光大基地的招標落地來看,2023年儲能行業整體市場規模有望實現翻倍增長?!熬唧w從國內儲能系統集成商出貨量來看,2022年TOP10出貨量門檻大概是1.5GWh,預計2023年門檻最低也將在2.5GWh以上?!笨娪廊A說道。

市場規模的翻倍增長,并非是空穴來風。據悉,目前多家儲能企業在手訂單同比大幅增長。業內研究報告顯示,2023年第一季度,國內儲能電池出貨量為42GWh,增長態勢顯著,預計2023年工商業儲能將加速爆發,海外市場也將進一步打開。

“儲能作為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的重要環節之一,近年來行業涌入了很多新企業,競爭加劇下,我認為不出三年就會出現龍頭企業?!笨娪廊A說道,“從當下新能源車、工商業儲能和戶用儲能多領域看,后續頭部企業或維持在10余家左右水平?!?/p>

02 產能過剩或成價格戰根源

如同諸多新能源產業一般,賽道火熱場景下,儲能產業也難逃“價格戰”。梳理近期來儲能行業招投標情況,低價現象并不罕見。根據國金證券研報,2023年4月,2小時儲能系統報價區間為1.05元/Wh至1.20元/Wh,加權中標均價1.16元/Wh,較3月均價下降0.06元/Wh,環比下降4.9%。

面對環比震蕩下行的中標價格,儲能行業“劣幣驅逐良幣”的爭議聲愈發高漲。價格戰“內卷”的底層邏輯究竟是什么?

繆永華分析,所謂“驅逐良幣”的現象,根源還要追溯到產能過剩。

對于產能過剩,早在2022年便有行業內研究機構指出,2023年儲能鋰電池,尤其是大型280Ah儲能鋰電池供應商進一步增加,供應商產能穩步釋放,預計2023年全市場范圍出現“一芯難求”現象概率不大,下游系統集成商的電芯采購壓力有望穩步下降。產能快速釋放也為2023年帶來儲能鋰電池產能過剩風險。

目前儲能行業新涌入企業規模較大,絕大多數企業當下都面臨價格戰和成本的雙重壓力,一味的價格“內卷”,在業內人士看來,已對部分優質資源或是企業造成了不必要的困擾。

03 成本不應成為儲能核心關注點

要知道,按照經濟學發展規律,產能過剩后,將進入企業梯隊劃分和優勝劣汰的階段。面對產能過剩、商業化程度不足、技術創新待提升等問題,萬億藍海之下,儲能企業乃至行業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亟待解決。

“競爭之下,需要關注儲能技術的成本投入,探索降低成本的渠道,但成本并不是競爭的全部和焦點?!笨娪廊A表示。

繆永華分析認為,儲能行業的規?;徒洕皇强績r格持續低價實現的。而是要等原材料價格穩定和工商業儲能達到商業化后,儲能商業化才會迎來起步,至于共享儲能和獨立儲能的商業化,可能還需要進一步政策放開等多因素。

在繆永華看來,面對日益激烈的競爭,儲能發展仍要關注儲能技術的轉換效率,尋找提升轉換效率的方法,更要關注在同質化競爭過程中,如何尋求差異突破和產品創新。

繆永華強調,后續儲能的發展方向,應更多向提高電壓等級、提高液冷技術等方向發力。面對成本、價格壓力,企業更要明白忍耐度是價格戰中的關鍵,綜合能力是立足行業的關鍵。

此外,就業內頗為關注的“強制配儲”問題,繆永華表示,“強制配儲”的問題并不能一刀切看待?!按饲皣掖罅Πl展新能源汽車時,也遭受了諸多的聲音,但按照目前新能源汽車發展勢頭,在乘用車市場的滲透率已超過25%?!笨娪廊A說道,“風光資源的大范圍配儲目前是具備條件的,但配儲的出發點更多要考慮企業經濟性和商業性,給予一定的探索和發展空間,例如在短時儲能或中長時儲能的配置比例上進一步探討,比例控制在8%至10%,盡可能保障儲能的最大工作效率和資源的最大化利用?!?/p>發布人:文濤

關注索比儲能官方微信,第一時間獲取行業資訊!

關鍵詞:【儲能】【儲能市場】
責任編輯:

標簽: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岛国精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