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產業 > > 正文

普利特鈉電池及鋰電池在瀏陽經濟技術開發區落地!

來源:電池工業網 時間:2023-06-01 15:13:27

普利特5月31日晚間發布公告,公司擬在瀏陽經濟技術開發區投資建設年產30GWh鈉離子及鋰離子電池與系統生產基地項目。

項目總投資約102億元,計劃分三期建設。一期投資約30億元建設12GWh方型電池項目,二期投資約30億元建設6GWh圓柱電池項目,三期投資約42億元建設12GWh方型電池項目。


(資料圖)

01 斥巨資“押寶”新能源

據了解,普利特是是國內改性材料行業領軍企業,主要從事改性復合材料 的研發、生產與銷售,為多家世界頂級汽車制造商提供汽車用改性材料。

2022年6月,普利特公告披露,公司擬以支付現金的方式購買海四達集團所持海四達電源約79.79%股權,轉讓對價約為11.41億元。

2022年8月,普利特完成收購海四達電源79.7883%股權交割,正式切入鋰電池業務,實現公司主營業務向新材料和新能源的戰略轉型升級。

而根據公司此前披露的財務數據來看,與新能源行業動輒數十億乃至百億的項目投資相比,普利特的資金狀況稍顯窘迫。

年報顯示,普利特2021年度實現營業收入48.71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僅為2374.82萬元;2022年普利特實現營業收入67.58億元,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02億元。

僅收購海四達的股權便對會其造成一定壓力。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普利本次發布的公告顯示,瀏陽項目的102億資金來源為自有或自籌。若只從業績來看,這一項目的投資的便是其50年的利潤。

02 跨界生意真的好做嗎?

近年來,電池板塊成為資本市場寵兒,多家企業通過并購、入股等方式切入電池領域。

細數眾多的跨界企業,有其他行業頭部企業為了打造業績第二增長極,也有面臨退市風險的企業期望抓住風口東山再起。

但收益往往與風險并存,跨界新能源的生意真的好做嗎?

融通高科董事長何中林認為,鋰電材料行業具有明顯的制造業特點,因此建成一條穩定的產線通常要經歷長時間的測試調試和技術沉淀。

這也意味著并不是所有企業跨界轉型都會成功。

以宋都股份為例,去年1月,宋都股份宣布設立子公司浙江宋都鋰業有限公司,進入鋰電產業鏈。隨后子公司宋科鋰業便與啟迪清源共同參與西藏珠峰“阿根廷鋰鉀有限公司年產5萬噸碳酸鋰鹽湖提鋰建設項目”。

去年8月,宋都鋰科收到西藏珠峰發送的《解約通知函》,西藏珠峰單方面宣布解除合作協議并予以公告。

此外,*ST必康與*ST未來也因大手筆的投入而使自身陷入了資金問題。

目前,*ST必康已觸及終止上市情形,截至2022年底總負債85.5億元;*ST未來也已經6次提示公司股票可能被終止上市的風險。

顯然入局鋰電對跨界企業的技術能力、資金實力、風險控制、市場需求等方面有著不低的要求,企業需要慎重考慮自身的抗風險能力。

發布人:文濤

關注索比儲能官方微信,第一時間獲取行業資訊!

關鍵詞:【儲能】【儲能電池】
責任編輯:

標簽: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岛国精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