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產業 > > 正文

今日觀點!多個省份爭先布局發展儲能

來源:今日儲能 時間:2023-06-06 10:05:32

為進一步加快培育發展新動能,推動東莞市新型儲能產業高質量發展,東莞市發展和改革局印發《東莞市加快新型儲能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明確對新型儲能企業扶持舉措。


(資料圖)

目前東莞集聚了覆蓋電池材料、設備、制造、系統等環節的龍頭企業以及細分領域“專精特新”企業,具備大力發展新型儲能的基礎優勢?!度舾纱胧饭矎钠邆€方面提出二十條措施,涉及新型儲能企業重點關注的用地、研發、設備、應用、金融、用人等方面。在金融方面,《若干措施》支持通過股權投資措施為儲能產業提供產業鏈金融保障。

支持設立產業投資基金。引導基金向新型儲能龍頭企業、關鍵領域“補短板”項目、“卡脖子”核心技術攻關項目以及新一代電池技術項目傾斜。鼓勵市級其他政策性基金向新型儲能產業鏈重點企業、重點項目傾斜。

支持新型儲能產業鏈配套融資。鼓勵金融機構圍繞新型儲能產業鏈龍頭企業,開展配套中小企業供應鏈融資行動,支持企業以應收賬款、倉單和存貨質押等進行融資。

提高金融服務水平。鼓勵金融機構針對新型儲能企業和東莞企業在海外投資建設的儲能電站項目定制專屬金融服務方案,為新型儲能產業鏈企業提供外匯和跨境人民幣資金結算優惠。舉辦專場資本市場論壇、融資培訓會等,為新型儲能企業上市提供“零距離”服務。

儲能是新能源發展的關鍵要素,是新型電力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雙碳”目標下,新型儲能產業具有良好發展前景,廣東省將新型儲能產業打造成為“制造業當家”的戰略性支柱產業。

2023年3月,廣東省出臺《廣東省推動新型儲能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下稱《指導意見》),提出到2025年,全省新型儲能產業營業收入達到6000億元,年均增長50%以上,裝機規模達到300萬千瓦。到2027年,全省新型儲能產業營業收入達到1萬億元,裝機規模達到400萬千瓦。

為實現這一目標,《指導意見》提出優化新型儲能產業發展政策環境,其中包括加大財政金融支持。設立廣東省新型儲能產業天使投資基金,重點投向種子期、初創期、成長期科技型企業,建立早、中期創投和重大產業項目讓利機制。用好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制造業中長期貸款等,支持新型儲能項目建設。加快廣州期貨交易所電力和碳排放權期貨品種研究和上市。探索推動金融機構建立儲能設備廠商白名單及分級制度,推廣優質安全產品。鼓勵發展供應鏈金融,推動融資租賃支持儲能項目設備采購。引導保險機構設立新型儲能專屬保險,開發產品質量責任險、產品質量保證險等險種。

此前,深圳市為搶抓全球電化學儲能產業發展機遇,打造世界一流新型儲能產業中心,于2023年2月出臺《深圳市支持電化學儲能產業加快發展的若干措施》(下稱《措施》),重點支持面向先進電化學儲能技術路線的原材料、元器件、工藝裝備、電芯模組、電池管理系統、能量管理系統、變流器、系統集成、建設運營、市場服務、電池回收與綜合利用等重點領域鏈條,并按規定政策予以支持。

為加快產業全球化發展,《措施》提出提高海外金融服務水平。提高金融驛站、金融服務平臺等對儲能企業的服務水平,充分發揮市級財政專項資金、新能源產業集群引導基金、綠色金融等工具作用,進一步拓寬企業融資渠道。針對電化學儲能企業和深圳企業在海外投資建設的儲能電站項目定制專屬服務方案。

爭先布局發展儲能

近年來,中國儲能市場規模及相關股權投資活躍度也不斷提升,市場對儲能的需求愈發迫切,國家和地方陸續出臺政策,結合股權投資手段,加快儲能產業發展。

2023年4月,國家能源局發布《2023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提出加快培育能源新模式新業態。穩步推進有條件的工業園區、城市小區、大型公共服務區,建設以可再生能源為主的綜合能源站和終端儲能。加快攻關新型儲能關鍵技術和綠氫制儲運用技術,推動儲能、氫能規?;瘧谩?/p>

2023年4月,河南省發改委等八部門聯合發布《河南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展“十四五”規劃》(下稱《規劃》),涵蓋太陽能(7.010, 0.02, 0.29%)、風能、地熱能、生物質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品種以及農村能源、氫能產業發展。

《規劃》提出穩妥有序推進氫能產業,其中包含積極拓展氫能應用場景。探索培育風/光發電+氫儲能一體化應用新模式;積極拓展氫能在儲能、分布式能源、工業等領域的替代應用。

《規劃》提出增強新能源消納能力,其中包含推動新型儲能規模化應用。加快新型儲能在電源側、電網側與用戶側多場景應用。創新儲能發展商業模式,鼓勵探索建設區域性共享儲能電站,開展可再生能源制氫項目示范,支持利用油氣礦井、巖穴、退出煤礦場區等因地制宜建設壓縮空氣儲能項目。

在保障措施方面,《規劃》要求完善財稅金融政策體系。完善可再生能源發展相關財政、金融、價格政策,強化政策引導、扶持和政策協同。完善綠色金融政策,創新投融資體制機制,拓寬投融資渠道,鼓勵通過發行債券、上市、融資租賃等形式獲得運營資金。探索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統籌利用現有綠色發展基金等政府投資基金,按照市場化原則多渠道籌資,支持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

2022年12月,《福建省氫能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5年)》(下稱《行動計劃》)出臺,圍繞氫能“制備-存儲-運輸-加注-應用”全產業鏈,發揮產業基礎、資源稟賦和市場空間等優勢。

《行動計劃》要求加速完善氫能發展保障體系,包括強化氫能產業發展金融支持。在依法合規和風險可控的前提下,鼓勵政策性銀行加大對氫能重點項目的支持力度;支持優質氫能領域企業發行公司債、項目收益債用于加大創新投入;推動福建省綠色產業基金按照市場化原則圍繞氫能產業鏈開展投資布局,撬動社會資本,支持氫能領域初創型、成長型企業加速發展,助力氫能在交通、工業、能源等領域的示范推廣應用,培育一批具備行業影響力的優質企業。

2022年5月,浙江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浙江省能源局聯合發布《浙江省“十四五”新型儲能發展規劃》(下稱《發展規劃》),提出支持多元應用,推動儲能規模發展。包括促進源網荷儲一體化協同發展;探索不同技術路徑和發展模式,統籌大規模海上風電、集中式光伏電站開發建設,推動布局一批新能源電站周圍的獨立儲能電站項目;積極支持用戶側儲能多元化發展,圍繞分布式新能源、微電網、大數據中心、5G基站、充電設施(換電站)、電動汽車等終端用戶,促進形成“儲能+”多元融合發展新場景。

提出探索新型儲能運營模式。充分發揮中央企業、地方國有企業、非國有企業及源網荷儲等各類投資主體利用其資源、技術、機制、管理等各自優勢,參與新型儲能投資建設。鼓勵各類主體通過開展項目合作、股權合作、技術合作、簽訂戰略協議等方式,合作開發大型獨立儲能項目,鼓勵通過市場化方式探索形成共享儲能可持續發展的商業模式。

提出加大政策扶持,壯大關聯產業體系,包括加大儲能行業金融支持。加快推動設立儲能發展基金,加大對儲能應用領域的綠色金融支持,健全社會資本融資手段。對技術水平高、市場競爭力強的相關骨干企業和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型成長型中小企業,在財政專項資金申報安排、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等方面予以傾斜支持。

此外,《內蒙古自治區支持新型儲能發展的若干政策(2022—2025年)》提出,支持鋰電池、液流電池、壓縮空氣、飛輪等新型儲能規模化發展布局,積極引導產業發展基金為新型儲能裝備制造業提供資金保障。

《安徽省碳達峰實施方案》提出合理配置儲能,積極推進風光儲、風光火(儲)一體化等多能互補項目建設。加快推進抽水蓄能電站建設,打造長三角千萬千瓦級綠色儲能基地,引導各類市場化基金支持創新成果轉化應用,鼓勵社會資本以市場化方式設立綠色低碳產業投資基金。

發布人:文濤

關注索比儲能官方微信,第一時間獲取行業資訊!

關鍵詞:【儲能】
責任編輯:

標簽: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投稿合作 | 法律聲明 | 廣告投放

版權所有©2017-2020   太陽信息網京ICP備2021034106號-55

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網站聲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許范圍內服務!

聯系我們:55 16 53 8 @qq.com

Top 岛国精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