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產業 > > 正文

出海和儲能市場成為鋰電企業新的希望|動態

來源:證券日報 時間:2023-06-12 16:06:51

6月6日至6月7日,一場以鋰電材料產業周期為主題的行業會議在成都舉辦。在會議現場,產能過剩、行業內卷、產業機遇成為參會企業討論的重點話題。

“當前鋰電池仍保持高速增長,但鋰電材料已進入下一輪過剩周期。”高工鋰電董事長張小飛在現場表示,“鋰電產業持續三年的擴產潮,不管是鋰電池產業還是四大主材環節,都累積了不少產能,到2023年一季度,相關企業產能利用率已經跌至40%至60%區間?!?/p>

“這也意味著,企業40%到60%的錢投資在廠房建設、材料的流動庫存等方面,這三年面臨的壓力也非常大。”張小飛表示,目前行業企業普遍面臨現金流收緊,材料付款賬期延長等多重挑戰,同時,現階段行業新進入者項目延期比例較高。在此背景下,出海和儲能市場成為鋰電材料競爭的新戰場。


(資料圖)

01 企業開始焦慮

不僅張小飛認為當前鋰電材料環節進入過剩周期,天賜材料董事長徐金富也在會上表示,鋰電電解液在過去兩年產能瘋狂擴張,規劃產能超850萬噸,已開啟產能過剩的預警。

隨著各路跨界玩家涌入鋰電賽道,行業加速內卷,產業鏈上的企業普遍感到焦慮?!艾F在各路英雄全部到這個賽道里面,在另外的地方焦慮完了再來帶給我們焦慮?!毙旖鸶辉跁蠠o奈的表示,鋰電賽道現在有8.9萬家企業,僅2022年到現在一年半的時間,就新注冊5.8萬家企業。他感嘆:“外面沒有進入這個賽道的人,認為這里遍地黃金,其實只是一個傳說。事實上,這個賽道并沒有想象中的好玩兒?!?/p>

此外,行業的“偷拿主義”即侵權行為正成為企業發展面臨的挑戰,由于當前鋰電產業進入高速發展時期,吸引眾多的資本進入其中欲分一杯羹,但這些入局者技術底蘊、儲備良莠不齊,導致產業技術路徑同質化嚴重。

“很多跨界過來的企業在該行業的技術沉淀、儲備極為薄弱,進入之后自然難有大的突破和創新,更多選擇模仿,照葫蘆畫瓢,從而造成技術路徑的雷同,同質化嚴重也就順理成章了?!本挢S投顧高級投資顧問李建杰對《證券日報》記者分析稱。

在李建杰看來,當前企業焦慮的點在于,一是對當前市場的憂慮,產能過剩導致供過于求,市場銷售情況將決定企業現階段的發展狀況;二是對行業的憂慮,過多企業跨界進入導致產能無序擴張,行業的黃金發展期,也因為過度內卷而大大縮短。因此在供過于求的發展階段,行業洗牌在所難免。

02 出海和儲能成為新戰場

在憂慮背后,出海和儲能市場成為鋰電企業新的希望。在張小飛看來,“儲能的未來增長是超過動力電池的,且因為客戶非常分散,不至于被壟斷,而新能源汽車龍頭企業比亞迪的出口增長數量,也讓產業鏈有機會一起走到海外去?!?/p>

李建杰同樣也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出海及儲能的市場空間給鋰電材料提供了兩大外拓的重要方向?!俺龊Hフ碱I國際市場,可以緩解國內鋰電材料市場內卷的困局;儲能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都提供了鋰電池、鋰電材料應用的新方向,極大地提升了市場的總體容量?!?/p>

而天力鋰能也看好儲能的市場,天力鋰能董事長王瑞慶表示:“鋰電材料也是儲能的基礎,我們在四川雅安布局磷酸鐵鋰就是面向儲能大市場,因為儲能市場未來的空間是新能源汽車的至少五倍到六倍,所以我們在儲能市場加速布局,相信在近一兩年公司儲能的份額會占總收入的30%到40%?!?/p>

愛敏特新能源新材料研發部經理劉仲剛博士預計,2026年儲能電池市場規模將達2119億元,儲能電池的高速發展也推動儲能用負極材料的市場快速增長。

此外,在行業重壓之下,降本也成為企業的求生之道,在徐金富看來,制造業的核心還是成本。企業唯有產品創新、技術創新、市場創新、資源配置創新、組織創新,才能真正形成真正的核心競爭力,尤其通過自主創新才能形成更大的溢價能力。

發布人:文濤

關注索比儲能官方微信,第一時間獲取行業資訊!

關鍵詞:【儲能】【儲能市場】
責任編輯:

標簽: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投稿合作 | 法律聲明 | 廣告投放

版權所有©2017-2020   太陽信息網京ICP備2021034106號-55

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網站聲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許范圍內服務!

聯系我們:55 16 53 8 @qq.com

Top 岛国精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