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產業 > > 正文

廣東惠州:電網支撐薄弱環節布置儲能電站,用電負荷密集、變電站布設儲能電站!

來源:惠州市能源和重點項目局 時間:2023-06-28 16:54:33

6月28日,惠州市能源和重點項目局針對丁建華委員的促進惠州市新型儲能發展建議進行回復。惠州市已建動力儲能電池項目產能超過60GWh,儲能電站規模合計96.25MW/91.93MWh。產業鏈較為完善,并且聚集了一批頭部企業,包括億緯鋰能、比亞迪電池、欣旺達、德賽電池、贛鋒鋰業等電池生產企業和上下游龍頭企業。

答復中明確了惠州市下一步計劃,拓寬應用場景,打造新型儲能應用示范城市。進一步推進“火-儲調頻”,探索儲能配合核電調峰調頻。結合國土空間規劃,提前謀劃并推進定制化應用場景,在工業園區、港口碼頭等高負荷區域,石化企業、醫院等敏感用戶及海島等電網支撐薄弱環節布置儲能電站,在“3+7”工業園區等負荷密集區開展集中式共享儲能、源網荷儲一體化、光儲充放一體站試點示范。有序推動電源側儲能,鼓勵新上集中式光伏發電項目向獨立儲能電站租賃容量;合理配置電網側儲能,在用電負荷密集、變電站站址或輸電走廊資源緊張的地區布設儲能電站;積極鼓勵用戶側儲能用電需求大、電能質量要求高的工商業用戶及高耗能行業結合實際用能需求配置新型儲能,以豐富的應用場景和市場需求推動儲能產業高質量發展。


(資料圖)

原文如下:

關于對市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第2023013號提案的答復

尊敬的丁建華委員:

感謝您對我市新型儲能產業發展的意見和建議。您提出的《關于促進惠州市新型儲能產業發展的建議》(惠協提案〔2023〕第013號)提案收悉,我局會同有關部門積極調查研究,答復如下:

在碳達峰碳中和目標驅動下,我國能源供應體系和消費方式將發生重大變革,以電化學儲能為主的新型儲能產業將迎重大發展機遇。近期,省政府辦公廳印發《廣東省推動新型儲能產業高質量發展指導意見》,多次提到以惠州為重點打造儲能產業鏈各細分產業集聚區。我市在電池及相關產業已具備一定基礎和優勢,在當前省實施“制造業當家”戰略及推動發展新型儲能產業等政策驅動下,我市新型儲能產業有望實現進一步發展。

一、我市新型儲能產業基本情況

近年來,隨著新能源汽車和電化學儲能的快速發展,我市新能源電池產業集群已成為國內產業鏈最完善、品類最齊全的集聚地之一。據不完全統計,全市已建動力儲能電池項目產能超過60GWh,2022年,全市新能源電池產業產值866.7億元,增長22.19%。

一是產業鏈較為完善。在電池材料、電池、變流器、儲能系統集成、電源管理、電池回收利用、生產設備等多個環節均有布局。例如,在電池材料方面,有貝特瑞生產負極材料,宙邦化工生產電解液,貝斯特、旭然新能源生產隔膜,聯合銅箔、南亞電子生產鋰電銅箔,科達利生產鋰電池外殼,廣麟材耀、韓鋁材料生產鋁塑膜,華沃科技生產電池極耳等。在電池制造方面,有億緯鋰能、比亞迪電池、欣旺達、德賽電池、贛鋒鋰電、拓邦電氣、豪鵬科技、科信聚力、樂億通等。在變流器方面,有古瑞瓦特、首航新能源、科士達、天寶電子等。在儲能系統集成方面,有首航新能源、古瑞瓦特等。在電源管理方面,有藍微新源、藍微電子、億能電子、盛微電子等。在電池回收利用方面,有恒創睿能、TCL新材料科技、吉泰能源等。在生產設備方面,有贏合科技、利元亨、信宇人科技、三協精密等等。

二是集聚發展了一批頭部企業。整個產業目前已集聚超110家規上企業,包括億緯鋰能、比亞迪電池、欣旺達、德賽電池、贛鋒鋰業等5家行業龍頭電池制造企業,以及一批上下游配套龍頭企業,如電解液龍頭-宙邦化工,正負極材料龍頭-貝特瑞,電池精密結構件龍頭-科達利、電池生產設備龍頭-利元亨、贏合科技,逆變器龍頭-古瑞瓦特、首航新能源,電池回收利用龍頭-恒創睿能等。近期,我市35家儲能產業鏈重點企業成立了惠州新能源產業聯盟,將進一步促進企業間的供需對接和創新合作,全面提升我市產業競爭力。

三是有專業化工園區配套支撐。我市有大亞灣石化區、惠州新材料產業園兩大專業化工園區,基礎設施配套齊全,有利于發展儲能電池材料和電池回收等產業。而且,大亞灣石化區還具有化工副產氫豐富的優勢,有利于我市進一步發展氫能儲能產業。

四是儲能電站具備一定基礎。目前我市已經建成電源側的平海電廠火儲調頻儲能電站,在用戶側有信利公司、億緯鋰能公司和欣旺達公司等一批企業建成儲能電站,儲能電站規模合計96.25MW/91.93MWh。

二、近期工作開展情況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我市已成立惠州市促進新型儲能產業高質量發展工作領導小組,集中資源和力量統籌全市新型儲能產業高質量發展工作。近日,我市又召開促進新型儲能產業高質量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全體會議,會議提出要通過拓展應用場景,加快打通全產業鏈,把新型儲能打造成為產業發展新引擎。

二是深入調查研究。今年以來,市委市政府連續召開兩場企業專題座談會,聽取億緯鋰能、德賽電池等近20家龍頭企業的意見建議,謀劃我市新型儲能產業高質量發展藍圖,進一步明晰我市新型儲能產業發展路徑。市能源和重點項目局牽頭會同市工信局、惠州供電局等部門深入企業現場調研,與南網儲能公司、廣東省電力設計院、億緯鋰能、比亞迪、德賽、欣旺達等行業領軍企業交流溝通,對儲能產業發展及新型儲能電站項目布點進行研究,為推動惠州構建新型儲能多元化場景、打造新型儲能應用示范城市提供支撐。

三是制定扶持政策。我市目前正在研究推動新型儲能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方案,擬對新型儲能產業的發展目標、提升研發創新能力、培育壯大產業規模、推動多場景應用和保障措施等方面制定扶持政策,下來將在審批程序、用地能耗指標、貸款、人才政策、獎補資金等方面給予重點支持。

三、存在問題

雖然我市儲能產業在產業鏈布局、技術能力創新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基礎和優勢,但是與國內外儲能產業發展先進地區相比,在產業扶持政策、技能人才、產品配套、標準規范等方面仍存在差距。

四、下一步計劃

接下來,我市將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協同創新發展,儲能應用場景不斷豐富,努力把惠州打造成為國內新型儲能產業發展高地和粵港澳大灣區新型儲能應用示范城市。

(一)夯實產業基礎,建設新型儲能產業高地。圍繞新型儲能產業鏈編制產業規劃、招商圖譜和路線圖,合理布局電池回收利用產業,梯度培育專精特新“小巨人”和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精準招商配套企業。擴大儲能電池電芯、模組及電池包生產制造環節優勢,精細化發展電解液、銅箔等專用輔助材料,繼續引進一批制造業重大項目和龍頭企業。集中打造儲能產業集聚區,優化新型儲能電池產業布局,推動儲能產業向產業基礎好、配套體系完善、環境容量大的縣(區)集聚。

(二)拓寬應用場景,打造新型儲能應用示范城市。進一步推進“火-儲調頻”,探索儲能配合核電調峰調頻。結合國土空間規劃,提前謀劃并推進定制化應用場景,在工業園區、港口碼頭等高負荷區域,石化企業、醫院等敏感用戶及海島等電網支撐薄弱環節布置儲能電站,在“3+7”工業園區等負荷密集區開展集中式共享儲能、源網荷儲一體化、光儲充放一體站試點示范。有序推動電源側儲能,鼓勵新上集中式光伏發電項目向獨立儲能電站租賃容量;合理配置電網側儲能,在用電負荷密集、變電站站址或輸電走廊資源緊張的地區布設儲能電站;積極鼓勵用戶側儲能用電需求大、電能質量要求高的工商業用戶及高耗能行業結合實際用能需求配置新型儲能,以豐富的應用場景和市場需求推動儲能產業高質量發展。

(三)支持科研創新,培育高能級產業生態體系。發揮東江實驗室、新型儲能技術創新聯盟集聚資源作用,推進儲能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提升儲能電池技術。發揮“鋰鈉”集群效應,關注硅碳負極、鈉電池和直流快充等新型儲能技術研發及商業化動態,推進融合能源電子技術,探索石化產業發展氫能儲能。積極承接國家、省的大型儲能產業發展論壇,為儲能高新技術企業和研發機構搭建平臺。加強人才保障,依托國家、省級重大人才工程以及市、縣(區)人才支持政策,加大對新型儲能領域領軍人才、創新和管理團隊、產業技術人才引育力度;推動在惠院校與企業開展產教融合培育人才;在戶籍、住房保障、子女就學、創新創業等方面對持有“優粵惠才卡”的產業人才給予優先支持。

(四)提升質量安全管理水平,促進儲能產業持續健康發展。進一步完善新型儲能產業安全風險管控機制、完備儲能行業標準體系,強化全過程安全管控、制定安全技術標準、建立信息化監管平臺。加強行業重點企業安全管理,要求新型儲能電站項目單位落實企業安全、消防、環保等安全主體責任,規范執行儲能電站設計、建設等標準要求。嚴格落實屬地管理責任,履行項目安全管理程序,規范項目運營維護。

再次感謝您對我市新型儲能產業發展的支持和幫助。

發布人:jiayuting

關注索比儲能官方微信,第一時間獲取行業資訊!

關鍵詞:【廣東】【惠州】【儲能電站】
責任編輯:

標簽: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岛国精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