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產業 > > 正文

57條!涉25省市!2023年6月全國儲能政策火熱出爐! 世界獨家

來源:儲能盒子 時間:2023-07-06 15:14:28

2023年6月份國家及地方共發布儲能相關政策57條!其中國家層面出臺政策7條,地方出臺政策50條。

根據儲能政策的具體指向,地方政策中,儲能補貼政策8條、儲能參與電力市場化相關政策4條、新能源配儲政策10條、儲能規劃布局的政策10條、充換電及新能源汽車相關政策9條、其他相關政策9條。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國家層面

在國家層面一共出臺了6項儲能相關政策。

其中,6月2日,近日,國家能源局南方監管局發布關于公開征求《南方區域電力市場運營規則(試行)(征求意見稿)》意見的通告。其中表示,市場主體包括符合準入條件并在南方區域電力交易機構注冊的各類電力用戶、售電公司、發電企業、儲能企業(包括新型儲能、抽水蓄能電站)、負荷聚合商等。

征求意見稿提出,區域市場品種包含中長期和現貨電能量交易以及電力輔助服務交易。初期將單獨開展綠色電力交易,相關規則另行制定;逐步推動綠色電力交易融入區域市場電能量交易。根據電力發展需要,要探索建立容量補償機制(容量市場)和市場化的輸電權分配和交易機制。開展風電、光伏等可再生能源、抽水蓄能和獨立儲能等參與電力市場試點。

同日,由國家能源局主辦,電力規劃設計總院、中國能源傳媒集團有限公司承辦的《新型電力系統發展藍皮書》發布儀式在京舉行。

《藍皮書》以2030、2045、2060年三個時間節點提出新型電力系統發展路徑,包括源網荷儲四個方面,其中儲能領域:

新型電力系統加速轉型期(當前至2030年)階段:

儲能多應用場景多技術路線規?;l展,重點滿足系統日內平衡調節需求。抽水蓄能裝機規模達到 1.2 億千瓦以上。以壓縮空氣儲能、電化學儲能、熱(冷)儲能、火電機組抽汽蓄能等日內調節為主的多種新型儲能技術路線并存。

重點依托系統友好型“新能源 + 儲能”電站、基地化新能源配建儲能、電網側獨立儲能、用戶側儲能削峰填谷、共享儲能等模式,在源、網、荷各側開展布局應用,滿足系統日內調節需求。

新型電力系統總體形成期 (2030年至2045年)階段:

規?;L時儲能技術取得重大突破,滿足日以上平衡調節需求。新型儲能技術路線多元化發展,滿足系統電力供應保障和大規模新能源消納需求,提高安全穩定運行水平。以機械儲能、 熱儲能、氫能等為代表的 10 小時以上長時儲能技術攻關取得突破,實現日以上時間尺度的平衡調節,推動局部系統平衡模式向動態平衡過渡。

新型電力系統鞏固完善期(2045年至2060年)階段:

儲電、儲熱、儲氣、儲氫等覆蓋全周期的多類型儲能協同運行,能源系統運行靈活性大幅提升。儲電、儲熱、儲氣和儲氫等多種類儲能設施有機結合,基于液氫和液氨的化學儲能、壓縮空氣儲能等長時儲能技術在容量、成本、效率等多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從不同時間和空間尺度上滿足大規??稍偕茉凑{節和存儲需求。多種類儲能在電力系統中有機結合、協同運行, 共同解決新能源季節出力不均衡情況下系統長時間尺度平衡調節問題,支撐電力系統實現跨季節的動態平衡,能源系統運行的靈活性和效率大幅提升。

6月16日,國家能源局綜合司發布《關于開展新型儲能試點示范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申報項目原則上為已完成備案,且預計在2024年底前投產的項目。每個推薦單位推薦項目原則上不超過3個,其中同一技術路線的項目不超過2個。

申報項目應具備技術先進性、商業模式創新性、安全可靠性、應用場景代表性、示范帶動性等特點。中央企業集團可直接向國家能源局推薦示范項目。

國家能源局通過將示范項目納入國家有關重大工程項目庫等方式,協調解決示范項目面臨的重大問題。支持依托示范項目產生的相關標準、符合首臺(套)條件的重大技術裝備,經按程序評定,優先納入行業標準制修訂計劃、能源領域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清單,優先推薦參加相關科技創新、標準等獎勵評選,并享受相關支持政策。

地方層面

地方層面,廣東、山東、四川、北京、貴州、內蒙古、福建、江蘇、寧夏、山西、上海、浙江、安徽、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等25個省市發布儲能相關政策50條。

廣東深圳市福田區:對已并網投運且實際投入100萬元以上的電化學儲能項目按照實際放電量,給予不超過0.5元/千瓦時的支持,每個項目支持期限為3年,同一項目支持不超過200萬元。

浙江甌海區:對2023年6月30日前通過驗收并網的,且系統容量在300kWh及以上的用戶側儲能項目,按照實際容量給予項目業主0.1元/瓦的一次性建設補貼,單個項目補貼不超過10萬元。

江蘇:2023年至2026年1月的迎峰度夏(冬)期間(1月、7-8月、12月),依據其放電上網電量給予補貼,補貼標準逐年退坡,具體為:2023年至2024年0.3元/千瓦時,2025年至2026年1月0.25元/千瓦時。

在儲能規劃方面,新疆喀什地區提出到2025年,力爭引進新能源電池企業60家,實現總產值200億元,形成不少于10萬噸正極材料、50GWh鋰電池的產業規模。吉林規劃“十四五”末全省新型儲能規模達到50萬千瓦。河南要求到2025年,全省新能源項目配套儲能規模達到470萬千瓦以上,用戶側儲能規模達到30萬千瓦以上;新型儲能規模達到500萬千瓦以上,力爭達到600萬千瓦。

在新能源配儲方面,內蒙古阿拉善盟要求推廣“新能源+儲能”建設模式,新建新能源電站原則上按照不低于裝機容量15%配置儲能設施。青海則鼓勵負荷側電化學新型儲能設施建設,對新建用電容量5萬千伏安以上負荷項目,按照用電負荷5%-10%配套儲能設施。天津市靜海區提出到2025年新增集中式風電、光伏發電項目原則上配置不低于15%儲能設施。

充換電設施設施建設受到各地重視。內蒙古包頭市對在新購置上牌的新能源電動重卡,2023-2025年分別給予單臺車輛2.5萬元、1.5萬元、0.8萬元的一次性補貼,按年度補貼至經銷商。湖北襄陽提出到2025年,全市新增各類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3.5萬個,各類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累計達4萬個(公共充電樁2萬個,其它充電設施2萬個),綜合能源服務站3個以上。

發布人:jiayuting

關注索比儲能官方微信,第一時間獲取行業資訊!

關鍵詞:【儲能政策】
責任編輯:

標簽: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岛国精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