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產業 > > 正文

碳酸鋰期貨價格大幅回落,月初至14日已累計下跌逾14%

來源:中國儲能網 時間:2023-08-22 12:15:26

上市不足一個月,碳酸鋰期貨即跌破20萬元。

8月14日,碳酸鋰期貨價格大幅回落,主力合約LC2401跌5.54%,收至19.68萬元/噸;月初至14日已累計下跌逾14%。現貨方面,上海有色網(以下簡稱“SMM”)價格信息顯示,國產電池級碳酸鋰現貨均價8月14日報23.95萬元/噸,自7月11日以來接連走低。

北方工業大學汽車產業創新中心主任紀雪洪向《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碳酸鋰價格主要受供求關系影響,新能源汽車銷量未達預期影響下游需求,而上游供給快速增長并超過需求增速,帶來了鋰價的回歸。


(相關資料圖)

“碳酸鋰期現價格同時大幅走弱屬于市場現實和預期共振所致,隨著市場運行,期現價格的方向開始趨于一致。從全年來看,隨著上游供應的釋放,碳酸鋰遠期過剩壓力較大,預計今年第四季度現貨價格將收斂至較低水平。不過,短期需關注階段性補庫及上游挺價帶來的反彈。”中信期貨研報表示。

需求不及預期

近年來,伴隨著新能源汽車等下游需求的起落,鋰價上演了驚心動魄的暴漲和急跌。

在此背景下,碳酸鋰期貨于7月21日在廣州期貨交易所(以下簡稱“廣期所”)正式掛牌交易,成為廣期所的第二個交易品種及全球首個進行實物交割的碳酸鋰期貨。

引人注意的是,近期碳酸鋰期貨價格大幅走低。8月14日,碳酸鋰期貨價格午后開盤一路走低,盤中最低下探至196750元/噸。截至收盤,碳酸鋰主連以5.54%的跌幅報19.68萬元/噸,跌破20萬元/噸整數關口。8月初至14日主力合約已累計下跌超14%。

現貨方面,SMM價格信息顯示,國產電池級碳酸鋰現貨報價自7月11日以來接連走低,8月14日均價報23.95萬元/噸;截至8月17日,報23.00萬元/噸。

“碳酸鋰價格主要受供求關系影響,近期的鋰價回落與新能源汽車銷量未達預期有關。”紀雪洪表示,同時從結構上來看,插電混合動力汽車和增程式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長較快,而動力電池用量更大的純電動汽車增速明顯放緩,也影響了對鋰的需求。

廣發期貨研報顯示,近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快速增長,該領域的碳酸鋰消費占比由2016年的27%上升至2022年的60%,已成為價格的主導因素。碳酸鋰其他消費領域中,儲能行業發展快、潛力大,但短期內的價格影響力尚不及新能源汽車;消費電子行業規模相對穩定;玻陶、潤滑脂等傳統工業領域及來自電動兩輪車的需求占比有限。

據中汽協最新數據,1~7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總計銷售453萬輛,同比增長42%,增速顯著低于2022年和2021年全年增速。其中,純電動汽車326萬輛,同比增長近30%;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銷量126萬輛,同比增長達87%。

中信期貨研報表示,碳酸鋰價格大跌是因市場預期和基本面現實均偏空?;久娣矫?,7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均出現環比下滑,正極企業產量也難言樂觀。根據預測,8月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增長或僅為24%,且面臨插混占比大幅提升的問題?!肮┬枳?月開始逐漸由緊平衡轉為趨于寬松,8月過剩進一步明顯?!?/p>

該研報指出,市場情緒方面,由于7月正極產量和電動汽車銷量的環比下滑,市場對碳酸鋰需求的增長預期下調。同時,在價格緩慢下跌和對未來預期下調的過程中,下游消費企業又開始主動去庫存,引起市場情緒的進一步偏空。

供給或大幅增加

鋰價下行的另一因素則是由于上游供給的增加。

“盡管今年擾動不斷,但全球鋰礦資源供應增量依然可觀,三季度國內云母礦和進口礦供應恢復明顯,預計8月國內鋰鹽產量同比增速將達56%?!敝行牌谪浹袌蟊硎?。

紀雪洪講到,隨著前兩年碳酸鋰價格的快速攀升,來自鋰輝石、鋰云母、鹽湖提鋰等方面的供給快速增長,并超過下游需求增速,造成今年碳酸鋰價格的回歸。此外,回收也帶來了部分供應,其未來將同樣成為重要的鋰價影響因素。

五礦期貨研報表示,在梳理海外鋰礦上市企業旗下主要礦山運行情況后發現,2023年第二季度,澳大利亞的Pilbara、Mt Cattlin和Wodgina投擴產順利,產量增長明顯;阿根廷新投產的Caucharí-Olaroz和Olaroz二期將持續放量;巴西的Grota do Cirilo鋰礦首批精礦已發貨。而3Q、Sal de Vida和Centenario-Ratones等鹽湖項目預計2023年年底至2024年相繼投產,且供應增量可觀。

該研報同時提到,非洲津巴布韋的Arcadia、Bikita、Sabi Star三個中資礦山近期相繼投產,且已有多批礦石運回或正在運回國內。隨著這些項目的爬產,預計未來數月非洲精礦進口將大量提升。因此,預計2023年下半年海外礦山鋰資源供應強勁,持續兩年的鋰電上游供給緊缺將進一步緩解。

中信期貨分析師楊飛向記者表示,“鋰資源供應將在2023~2025年顯著增長,且明后兩年預計會出現大幅過剩。就今年來看,我們認為主要的增長供應集中在澳大利亞、南美和非洲,預計全年產量為108萬噸碳酸鋰當量,同比增速為33%?!?/p>

而據華泰證券研報測算,2023~2025年,預計全球鋰資源過剩量將分別為7萬噸、25萬噸和31萬噸,占測算各年需求量的7%、17%和16%。

削薄上游利潤

鋰價下滑的影響,在鋰資源上市公司的一季報中已有體現。

Wind數據顯示,申萬三級鋰行業9家上市公司中,除資源自給率較高的天齊鋰業(002466.SZ)和永興材料(002756.SZ)一季度歸母凈利潤實現同比正增長外,剩余7家企業的盈利均出現超30%的下滑;毛利率方面,除天齊鋰業外,其余8家企業均出現顯著下降。

紀雪洪表示,碳酸鋰價格下降對上下游的影響不同。下游的正極材料、動力電池和新能源汽車企業將因此實現采購成本的降低,消費端也會因新能源汽車售價的不斷下降而獲益。而上游鋰礦、鋰鹽企業的盈利則會受到影響,其中部分成本較高、原材料掌控力不強的企業或會因此出現虧損,甚至被迫退出市場。

楊飛表示,鋰價下行讓市場信心進一步受到打擊,下游企業補庫意愿減弱,上游企業利潤將有所下滑,負反饋帶動鋰價進一步下行。長期來看,鋰價保持穩定利好產業鏈企業,大幅上漲或下跌都會對其帶來傷害。

五礦證券研報表示,考慮到強勢礦價因素,因此具備扎實權益資源量以及權益資源比例提升的企業,業績將繼續充分釋放。而依靠外購精礦的鋰鹽廠,盈利將在2023年第三季度開始逐季度面臨壓力,權益儲量、自有礦產量占比的差異將在后續季度帶來行業成本和噸盈利的顯著分化。

對于未來鋰價,各方多持謹慎態度。中信期貨研報認為,碳酸鋰下半年供需整體趨松,價格中樞將會走弱。但考慮到目前即將面臨“金九銀十”的季節性需求高點,所以如果下游出現補庫傾向,或將帶動鋰價出現類似于今年4月的反彈。

紀雪洪表示,新能源汽車代表著未來的發展方向,雖然增速較前兩年會出現顯著回落,不過預計未來幾年仍會保持較快增長。綜合來看,預計下半年鋰價或將呈現穩中向下的態勢。

華泰證券方面則表示,其根據在建礦山成本預期繪制的2025年行業現金成本曲線顯示,最高現金成本支撐位或在12萬元/噸附近。考慮到周期的底部往往伴隨著部分礦山破產,因此此輪下行周期鋰價底部運行區間可能在10萬元~15萬元/噸之間。

發布人:caoyang

關注索比儲能官方微信,第一時間獲取行業資訊!

關鍵詞:【碳酸鋰】【儲能】【華泰證券】
責任編輯:

標簽: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岛国精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