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產業 > > 正文

儲能階段性過剩來臨:整體上半年產能利用率50%

來源:儲能電站 時間:2023-08-31 12:25:25

“儲能鋰電池市場正式進入0.5元/Wh時代

此前,儲能電池廠商楚能新能源董事長代德明在一次公開會議上官宣了降價的消息,向本就不平靜的市場投擲了一顆炸彈。楚能宣布到今年底280Ah儲能鋰電池將以不超過0.5元/Wh的價格(不含稅)銷售,且該價格不受上游碳酸鋰價格波動的影響。

“楚能這是要卷死同行的節奏?!?.5元/Wh的不含稅價格對于部分電池廠來說是虧本的。


(資料圖)

0.5元/Wh雖然是到年底的“遠期”價格,但在主流電池廠中是幾乎最低的,相比目前市場價格降幅達6%,降低了約0.05元/Wh。

儲能電池產能也過剩了

碳酸鋰是電池的核心原材料,占了電池成本中的很大一部分,但0.5元/Wh的電池售價并沒有對應的碳酸鋰價格作為支撐。

今年4月份碳酸鋰現貨價格跌至16萬元/噸時,國內儲能電池的成交價還高于0.6元/Wh;但如今碳酸鋰現貨價格仍高于20萬/噸,但電池成交價格已經跌破0.6元/Wh,二三線廠商的成交價已降至0.565元/Wh左右。

電池廠商的BOM(物料清單)成本是剛性的。0.5元/Wh的電池售價,對應的碳酸鋰價格要降到15萬元/噸左右。但當前市場上碳酸鋰現貨價格高于20萬元/噸。也就是說,如果廠商沒有掌握上游鋰資源,成本控制能力不夠強的話,那么0.5元/Wh的售價就是虧本的。

之所以選擇虧本甩賣,歸根到底是受失衡的儲能電池供需關系影響。

過剩的一個直觀的表現是,目前國內電池企業產能利用率普遍不高。機構GGII的數據顯示,由于行業擴產積極,當前國內儲能電池產能已超200GWh,整體產能利用率從2022年的87%下降到今年上半年的不足50%,其中戶儲電池產能利用率連3成都不到。

急于占領市場的新銳玩家們被動選擇“打響降價第一槍”。但這很有可能像楚能的降價一樣引發連鎖反應,為儲能電池市場的價格戰點燃引線。

儲能電池,比動力電池更卷

過去一段時間,儲能市場是動力電池過剩產能的一個重要去處。但如今儲能電池市場已迅速從產能緊缺切換到了產能過剩,且競爭比動力電池更加內卷。

儲能電池采用磷酸鐵鋰路線,相比動力電池的技術門檻更低。因此一些沒有經驗的新玩家可以更容易地切入這一賽道。

門檻低的一個突出表現是,目前國內不少儲能系統集成商都在向上游延伸布局儲能電池,包括了遠景儲能、天合儲能、晶科儲能、派能科技,協鑫等,但在新能源車領域,雖然車企們更加財大氣粗,但卻鮮少介入到上游電池生產環節。

四面八方的新玩家不斷涌入,老玩家們的產能還在不斷擴張。在產能過剩的大背景下,市場洗牌的風險也在醞釀。

不過,作為一個有著潛在萬億級市場空間的新興賽道,儲能市場仍在快速成長當中,且具有巨大的成長潛力——今年上半年國內新型儲能(主要是以鋰電池為代表的電化學儲能)的新增裝機量接近過去10年裝機量的總和。

快速擴容的儲能市場或許可以消化掉激增的電池產能,或者至少可以為電池企業提供一定的“安全墊”。這種階段性過剩與傳統產業、夕陽產業的產能過剩在本質上有很大不同。

發布人:lufei

關注索比儲能官方微信,第一時間獲取行業資訊!

關鍵詞:【儲能電池】
責任編輯:

標簽: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岛国精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