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產業 > > 正文

IPO收緊,狂飆的儲能會降速嗎

來源:儲能之音 時間:2023-09-08 16:20:25

備受資本市場熱捧的儲能行業,遭遇重大利空。

8月27日,證監會宣布,考慮當前市場形勢,完善一二級市場逆周期調節機制,未來將階段性收緊IPO節奏,促進投融資兩端的動態平衡。


(資料圖片)

IPO收緊,首先沖擊的是正在推進IPO進程的企業,上市標準更嚴格,名額更緊張,完全打亂了企業的節奏;其次,由于退出時間拉長,存在更多不確定性,來自一級市場的風投將更加謹慎。

近年來,作為為數不多的高景氣度賽道,新能源產業涌入大量資本。其中,儲能是最為狂熱的風口。眾多資本,無論規模大小,都想搭上飛馳的儲能列車。儲能行業的融資頻次和規模屢創新高。

一些標的往往擠破腦袋也投不進去。此前,一次行業會議上,新晉明星企業奇點能源的一位高層人士表示,他們透露出融資需求后,大批資本蜂擁而來,每一輪的融資窗口都很短。

資本加持下,儲能行業跑出海辰儲能、奇點能源等一批黑馬,在寧德時代、比亞迪、陽光電源等老牌巨頭林立的市場中,迅速擴張,聲量大漲。

在我國的資本市場,特別是互聯網行業,一個較為熟悉的操作路徑是,資本助推企業快速擴張,重金打造品牌形象,以速度壓制競爭對手,樹立在行業內的影響力,短短幾年就能成功登陸資本市場。

過去兩年,儲能行業沿襲了相似的打法。備受資本熱捧的儲能新貴們,均具有清晰的IPO目的。目前,海辰儲能已經進入上市輔導階段。奇點能源尚未公布相關信息。但行業傳聞,該公司已經完成股改,這是籌備上市的第一步。

同時,還有一些儲能企業,如沃太能源、首航新能源、海博思創等,已經在行業經營多年,也在近兩年推動IPO進程。行業風口時期,業績更亮眼,上市也更容易。

IPO驟然收緊,無論是儲能新貴,還是老牌玩家,其原有的規劃和節奏被完全打亂。未來充滿不確定性,這些企業命運將發生怎樣的變化,還需要時間給出答案。

IPO前途未卜

去年以來,儲能行業多家企業相繼披露出IPO相關消息。

目前,這些儲能上市企業,分別處在IPO的不同階段。比如,艾羅能源、首航新能源已經通過上市委員會審議,已注冊成功或等待提交注冊,距離上市僅一步之遙;還有企業處在IPO第二階段,已經申報材料,等待意見反饋或上會,比如海博思創、蜂巢能源等。海辰儲能、庫博能源則處在最初階段,即已經完成股改,開始上市輔導。

表1:儲能企業上市進程及其2022年部分經營情況

儲能企業扎堆上市,與近兩年的高景氣度相關。2022年,全球范圍的儲能市場迎來關鍵性拐點。一是俄烏沖突導致的能源危機刺激下,歐洲戶用儲能市場爆發;二是在新能源配儲驅動下,我國儲能裝機大幅度提升,一躍成為全球最大的儲能市場。

來自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CNESA)的統計顯示,過去一年,全球新增新型儲能投運規模首次突破20GW,達到20.4GW,是2021年同期的2倍。中、歐、美分別以36%、26%、24%的市場占比,成為最主要的儲能市場。儲能企業扎堆上市,與近兩年的高景氣度相關。2022年,全球范圍的儲能市場迎來關鍵性拐點。一是俄烏沖突導致的能源危機刺激下,歐洲戶用儲能市場爆發;二是在新能源配儲驅動下,我國儲能裝機大幅度提升,一躍成為全球最大的儲能市場。

市場爆發,儲能行業相關企業在近兩年業績普遍翻番,加上行業表現出的高成長性,為上市奠定了基礎。

如今,IPO突然收緊,對籌劃上市的儲能企業來說,能否成功登陸資本市場,充滿了未知數。

最直接的是時間上的不確定性。2015年股災以后,我國IPO也暫停了一年多。在國內,IPO收緊的時間期限沒有明確的政策規定,一般是邊走邊看。

上市標準也將提高。比如創業板盈利規模標準提高,原來可以夠到的標準,現在夠不到了,企業只能終止上市。

來自中信證券投行的劉銘(化名)對儲能之音透露:“國家有意鼓勵關鍵領域、關鍵材料的一些卡脖子環節的企業上市。而儲能沒有那么硬,不是政策鼓勵的方向?!?/p>

事實上,早在今年7月,一篇關于IPO收緊的“小作文”就在投行圈瘋傳,對上市行業的優先級提出要求。其中提到“IPO全面收緊、吃穿住等行業標的基本勸退(除非行業龍頭)、科創板第五套標準暫停受理……”等內容。

靴子落地。對籌劃上市的企業而言,IPO收緊帶來的影響不盡相同。瑞浦蘭鈞目標是港股,不受影響,而其他企業或將走向不同的命運。

以成長路徑和背景為依據,大概可以分為四類:第一類是首航新能源、沃太能源、艾羅能源、庫博能源、海博思創等成立十年左右的企業,一直從事儲能或與儲能相關相通的行業。

如首航新能源成立于2013年,最先從事光伏逆變器的研發,后進入儲能PCS及系統集成領域。沃太能源早在2012年就開始從事儲能系統研發,并率先布局海外市場。

第二類是老牌電力存儲企業,如雙登股份。雙登股份已經成立30年,從早期的鉛酸電池電力存儲,迭代到近兩年的鋰離子電池。

第三類是電池新秀,包括蜂巢能源、瑞浦蘭鈞。兩家企業分別備靠巨頭長城汽車、青山集團,近幾年開始在動力電池、儲能電池及系統集成領域展露頭角。

第四類是伴隨儲能市場爆發,迅速崛起的儲能新貴。如海辰儲能、麥田能源,分別成立于2019年、2021年。其中,海辰儲能又被視作行業最大黑馬。

成立時間久,海外市場占比高的企業,受到的影響最小。比如,首航新能源、沃太能源、庫博能源等企業已經在行業深耕多年,業務相對穩定,而且市場主要在海外,盈利能力強。推進上市,更多是為擴張儲備足夠的資金彈藥。能否登陸資本市場,對企業整體經營不會產生根本性影響。

雙登股份、海博思創等企業,主要集中在國內市場。而國內市場高度內卷,企業普遍存在增收不增利的情況,毛利率在低位徘徊。而隨著競爭的加劇,毛利率有可能進一步下降。這就與IPO的要求進一步拉大。

對海辰儲能這樣激進的企業而言,IPO收緊影響最大。目前,海辰已經完成6輪融資,估值達300億元。如果不能上市,后續資金有可能吃緊。

李敏(化名)是一家投資機構的投資總監,他對儲能之音表示,一級市場有個特點,就是公司的估值一般只會單方向地上漲,很難下跌。如果企業過往在高估值融過資,很有可能現在融不到錢,因為估值沒法下調。

劉銘預測,隨著IPO收緊,可能會有一些儲能企業試圖通過并購的方式并入上市公司,曲線救國。所以他最近也在為上市公司尋找一些儲能領域的并購標的。

擠掉水分

IPO收緊,還將進一步向風投市場傳導,資本出手將更加謹慎。

長期以來,IPO退出一直是對VC/PE機構來說收益最高的退出方式,也是優質被投企業的首選退出方式。在國內,一級市場通過IPO退出的比例偏高。

李敏所在的機構主要做一級市場的股權投資,專注于新能源方向的投資。近年來,先后投資了鈉電、氫能、儲能、光伏等領域的一些企業,有的已經上市。

IPO收緊,引發了一級資本市場的悲觀情緒。他對儲能之音表示“當下,國內一級市場的退出本來就挺難的,現在,IPO收緊,更是增加了已投標的公司的上市難度。因此,對股權投資的影響比較大?!?/p>

但是,也有投資者持樂觀態度。儲能之音與多位業內人士溝通,得到的反饋是,新能源是確定性的優勢賽道,“ 不投新能源,投誰呢”。此外,IPO收緊將會出清一批機會主義投資者,也有利于儲能行業本身健康發展。

我國風投行業盛行跟風投資的情況?;ヂ摼W行業有“千團大戰”“共享經濟”,資本瘋狂涌入,熱血澎湃,但難免在風口過去卻留下一地雞毛。

過去幾年來,儲能行業上演了同樣的資本故事。據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的不完全統計,過去三年(2020—2023Q1)在一級市場融資的儲能企業多達124家,總融資金額高達405億元,參與的投資機構523家。

資本狂熱,疊加企業跨界轉型、以及地方政府招商引資及發展經濟的需要,儲能行業迅速膨脹。企查查數據顯示,截止到2023年8月底,所屬行業為儲能、且在正常運營范圍的相關企業已超過12.6萬家。其中2023年前八個月的企業注冊數,已經接近去年全年。

一些受到資本追捧的企業,強勢崛起。其中,海辰儲能最為豪橫。其聯合創始人王鵬程公開對外表示,2023年,海辰儲能整體電池出貨增速將超500%,預計全年出貨量將超25GWh。目標上,要拿下中國電力儲能電池交付量第一,同時,在全球儲能電池出貨量排名上,要“保三爭二”。

海辰儲能更加激進的行為是,面向C端打起了廣告,其廣告刷屏國內電梯媒體。要知道,對國內市場而言,儲能還是工業屬性濃郁的B端技術和產品。公眾對行業的認知大多來自露營風潮下的便攜儲能。

有行業資深人士表示,據他了解,2022年,海辰儲能在品牌營銷上的費用高達一億元。

海辰背后的資本軍團實力雄厚。目前,海辰已經完成6輪融資。最近一次發生在7月份,為超45億元的C輪融資。

同時,今年以來,海辰先后獲得其大本營所在地廈門及重慶兩地多家銀行的金融授信,累計額度達500億,包含交行、建行、中國銀行、農業銀行、興業銀行等國有大行。

海辰儲能首開行業先河,隨后,包括奇點能源、采日能源等也加入C端宣傳行業,在交通樞紐打起廣告。近期,美克生能源也開始征集廣告語。

儲能是典型的制造業,也是技術密集型產業。上述企業的路徑卻頗具互聯網化特征。

縱然,這與行業競爭激烈,窗口期短暫有關,新晉企業不得不以快制快,才能爭取到足夠的市場份額。但也存在冒進風險。

如今,企業IPO前途未卜,資本市場也更加謹慎,企業不得不重新規劃自己的發展節奏,激進擴張有望成為過去式,行業發展將在一定程度上回歸理性。

行業急劇膨脹地這兩年,新晉玩家和傳統巨頭,均大干快上擴產,當下產能已嚴重過剩。為搶占市場,行業價格戰一輪高過一輪,導致整個行業普遍存在增收不增利的情況,盈利并不樂觀,利潤更依賴海外市場。

整個行業還繃緊了安全神經,擔心低價導致劣幣驅逐良幣,一旦出現嚴重地傷亡事故,行業將遭遇沉重打擊,尤其在當下發展得如火如荼得工商業側儲能市場。

一些實力雄厚的巨頭,尚能支撐長時間的“虧本買賣”,而一些新晉企業,則要難熬得多,不激進沒有市場,而激進則意味著流血更多。這也是新晉企業急著上市地重要原因。

行業洗牌注定在所難免。此前,遠景能源儲能事業部總經理鄭漢波對外表示,到2024年,可能有80%的儲能系統集成商倒下。如今,IPO收緊,一級資本市場降溫,洗牌速度或將進一步加快。

當下IPO收緊的陣痛,或是推動行業健康發展的一劑猛藥。

發布人:liuyazhen

關注索比儲能官方微信,第一時間獲取行業資訊!

關鍵詞:
責任編輯:

標簽: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岛国精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