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產業 > > 正文

于適:演員行業不是選美大賽 演技比顏值重要|每日熱點

來源:中國新聞網 時間:2024-07-13 15:22:39
中新網北京7月13日電(記者 上官云)演員于適又解鎖了一個新角色。

7月上旬,電影《歡迎來到我身邊》上映。在這部帶著點奇幻色彩的愛情片里,他飾演陳小舟,一個歡脫、自洽、陽光的年輕人,“他非常樂天派。我的靈魂里也有樂天這一面。”

說起來,于適早已是許多觀眾眼中的熟面孔。姬發、鄧放、巴太……都是他塑造的影視人物。“我很幸運,成為演員是我生命里非常重要的一件事。”他這樣形容表演對自己意義。

如何保持一顆平常心?他說,“我希望自己成為一名好演員,明確這個目標以后,任何動作都朝著這個目標努力就行了。”

《歡迎來到我身邊》劇照。演員于適。

一個角色的“后勁”

《歡迎來到我身邊》里的陳小舟,是一個非常接地氣的人。

他普普通通,經歷著感情上的失意和工作上的不順。一場意外改變了他的生活,他醒來時不僅失去記憶,還添了新毛?。褐灰吹近S色的東西,就會看到身邊人變成“嘎嘎”叫的鴨子。

于適為角色寫了人物小傳,又跑去找導演聊天,了解導演對陳小舟的大概設定。反復研讀劇本后,“陳小舟”的模樣在于適腦海中逐漸清晰起來。

“陳小舟的底色是‘弱’,但幽默活潑,懂得如何跟生活中的麻煩事相處。”他設想,可能陳小舟小時候學習一般般,父母也沒有給他太多幫助,長大后過得也挺差勁。

好友劉一丁混得不錯,開好車、戴名表,對陳小舟也是一種刺激。在這樣的狀態下,陳小舟對待生活的積極態度便有了很大的拉扯感,也更加可信。

經歷過不如意,但陳小舟還是撐了過來,并且學會跟自己相處,學會珍惜眼前的人和事。于適認為,這個角色的“后勁”,就在于令人笑過之后,又能有所思考。

從運動員,到青年演員

影片中的陳小舟,影片外的于適,兩個人的性格有相同也有不同。

電影《歡迎來到我身邊》劇照。于適飾演陳小舟。

于適始終記得一個鏡頭:陳小舟著急去追馮佳楠,心一橫,騎上自行車就開始瘋狂趕路,路邊一群鴨子依然“嘎嘎嘎”,他也想開了,順口跟著“嘎”了一聲。

樂觀且善于自洽,于適在這方面跟陳小舟很像,“生活肯定有很多難處嘛,但是還是盡可能想盡辦法,讓自己能夠舒心一點兒。”

在其他維度,他們的性格又完全兩樣。陳小舟身上存在著某種不確定性,面對工作和生活,都有一點不勇敢。于適形容,自己要比陳小舟更“專注”,定了目標就會去努力實現。

這一點,在選擇成為演員這件事上,表現得特別明顯。

做演員,源自朋友的建議。他一度想過放棄,但最終等到了機會:經過一輪又一輪的選拔,于適如愿進入“封神訓練營”,后來在《封神第一部》中飾演了“姬發”。

《我的阿勒泰》里的巴太,《歡迎來到我身邊》里的陳小舟……于適塑造的角色一個個呈現在觀眾面前。他的身份標簽也慢慢從“新人演員”變成了“青年演員”。

日積月累,于適對表演的理解越來越深刻。每次接到劇本,他都喜歡分析角色性格,預設想要達到的效果,盡可能用細膩豐富的細節,去讓人物長出血肉。

比如,他會用不同的微表情,去表現陳小舟看到黃鴨時的心態變化,疑慮、驚恐,再到后來的波瀾不驚。但他也沒有完全刻意設計每一個步驟,而是盡量讓感情自然流露。

表演最大的技巧就是真誠,要“相信”。這是于適總結出的一條寶貴經驗。

《歡迎來到我身邊》劇照。于適飾演陳小舟。

永遠保持演員的心態

曾有人問于適,“演技和顏值哪個重要?”他的回答很干脆:演員的演技遠比顏值重要。

理由非常簡單:這個行業不是選美大賽,人終將會老去,青春容顏就那么幾年,角色又那么多樣化,需要在不同年齡段去飾演不同時期的角色。

“如果你只是帥的話,那到40歲、50歲時,如何在這個行業里生存呢?”于適條理清晰地解答了這個問題,“想當演員,最重要的就是你會不會演戲。”

自從成為演員以來,于適一直在尋找屬于自己平衡點,拍戲、生活都是如此。

工作行程緊鑼密鼓,但健身等愛好也在一直堅持。他喜歡騎射,便花了兩年學習馬術、馴馬等等,后來在騎射比賽中獲了獎,《我的阿勒泰》開拍,又成了劇組的騎射指導。

對于觀眾的評價,他的觀點是,要直接面對,不能逃避,有人喜歡你時,別沾沾自喜;有人批評你時,也別覺得自己一無是處,一定要找到一個平衡狀態。做演員也是這樣。

時間在變,環境在變,人的心態也難免有所改變。他對自己的期待和要求是,永遠能在接到一個角色時全身心投入,“永遠保持一個演員的心態,拍一個,是一個”。(完)

責任編輯:

標簽: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岛国精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