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產業 > > 正文

南陽市宛城區法院:贍養糾紛家門口調解 當事人送來錦旗致謝_世界消息

來源:中華網河南 時間:2024-07-31 10:45:13

百善孝為先,孝敬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贍養父母更是每一個子女應盡的法定義務。近日,南陽市宛城區人民法院紅泥灣法庭成功調解一起九旬老人贍養糾紛,讓親情再續,溫暖長存。當事人特送來錦旗,對法官、調解員的傾情相助表示感謝。

南陽市宛城區法院:贍養糾紛家門口調解 當事人送來錦旗致謝

曹奶奶今年92歲高齡,長期臥病在床已喪失勞動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如今在養老院居住,每月費用3000余元。曹奶奶生有2子2女,均已成人立戶。如今曹奶奶身體狀況較差,需要專人長期護理,但沒有能力如數供應養老院費用。面對居住和生計問題,曹奶奶將四名子女訴至宛城區法院,要求四子女每人每月給付贍養費1000元,并支付前期住院的醫療費用。

紅泥灣法庭負責人郭鳳香承辦該案后,通過仔細查閱卷宗,與雙方當事人及代理人進行溝通,了解曹奶奶家庭情況,發現問題主要出在二兒子劉某乙處。因二兒子自身存在聽力障礙,在庭前溝通及應訴手續送達上均存在困難。為保障庭審的順利進行及調解的實質效果,郭鳳香法官團隊通過上門送達應訴手續及開庭傳票,實地查看劉某乙的身體狀況、家庭情況,了解其經濟收入來源,告知其要按時到庭參加訴訟并做好庭審準備。

開庭當日,二兒子劉某乙遲遲未到庭參加庭審??紤]到贍養糾紛的特殊性和普法示范效果,為了妥善化解矛盾,郭鳳香決定將審判臺搬到劉某乙所在紅泥灣鎮某村,采取巡回審判方式。庭審現場,劉某乙稱自己也已將近70歲,長年患有疾病,且一直以種地為生,收入拮據,只能維持自己基本生活,無力支付曹奶奶養老院的費用。

考慮到涉及母子、兄弟姐妹之間的親情關系,更涉及情感修復和親情彌合,如果不是心甘情愿贍養母親,一判了之不僅會使已經產生裂痕的親情再添“新傷”,也不利于老人贍養問題的有效解決,因此,郭鳳香法官希望以調解來結束這場糾紛。

調解初期,一家人爭吵不斷,相互指責,對立情緒嚴重。郭鳳香法官和紅泥灣法庭調解員采用“背對背”調解方式,對四被告進行逐個談心、耐心疏導,在場的部分鄰居也幫助法庭進行調解,從法律、道德、親情等多個角度進行勸解,引導子女間互相體諒難處,鼓勵大家共同協商解決問題。經過幾個小時的協商和溝通,四名子女逐漸放下了對立情緒,最終達成了一致意見,考慮到二兒子的經濟困難,曹奶奶的大兒子、三女兒、四女兒每人每月支付贍養費1000元,而劉某乙每月支付贍養費300元。同時,曹奶奶也考慮到四名子女各自的家庭負擔,放棄了已產生的醫療費等費用。至此,這場親情風波得以順利化解。

“鴉有反哺之義,羊知跪乳之恩”。贍養老人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不僅是道德與情理上的問題,更是法律規定的每個公民應當履行的義務,同時也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涵的延伸,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絕,更不得為此法定義務附加任何條件。下一步,宛城區法院在處理贍養糾紛案件過程中,將繼續發揮調解的作用,通過法情理并用,重架親情橋梁,為加強老年人權益保障、家庭和諧發展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供稿:高雁鴻)

責任編輯:

標簽: 南陽市宛城區法院 贍養糾紛家門口調解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岛国精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