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產業 > > 正文

“草本精華”有毒?揭開“白發轉黑”產品的真面目_每日快看

來源:央視網 時間:2024-09-23 11:24:47

頭生白發,往往給人以“人將遲暮”的感覺。所以自古以來,人們通過各種辦法試圖留住黑發,甚至希望能讓白發返黑。

近年來,一些宣稱源于自然、草本萃取、無副作用,能促使頭發“白轉黑”的發用產品,涌現在各大電商平臺甚至實體店,銷售十分火爆。

那么,這些所謂的“白轉黑”產品,其真實有效成分究竟是什么?又真的如商家宣稱的那樣安全嗎?

“草本精華”有毒?

“采用多種草本植物配方,無化學鉛汞成分,不傷頭皮。”

在某視頻網站上,一款宣稱能讓頭發自然“白轉黑”的產品銷售做著上述宣傳。

與普通染發劑不同的是,這款名為漢斯人參首烏養發乳的發用產品強調,它的有效成分全都來自草本萃取的多種植物精華,具有自然養黑護發作用,使用起來不僅安全健康,更重要的是還能保持秀發不再返白。

記者發現,無論是視頻網站,還是傳統電商平臺上,搜索“白轉黑”,都有大量不同品牌和名稱的商鋪。這些發用產品價格從幾十元到數百元不等,全都宣稱不含化學染發成分,涂抹在頭發上不用清洗,通過光照作用促使毛囊“合成天然黑色素”,就可把白發“養黑”,達到“白轉黑”的效果。

記者在北京、廣州等地的化妝品市場調查發現,一些實體店更是將“白轉黑”產品作為主要賣點,以“精華乳”“養發乳”“呵護液”等名稱對外銷售。有的商家甚至在店門口豎起使用產品前后的大幅效果對比圖招徠客人。

這位老板宣稱,他們銷售的產品,使用后會促使毛囊黑色素增加,因而可讓白發從根本上轉黑。

記者:變黑以后還會再返白嗎?

化妝品實體店負責人:這個是養護出來的,屬于健康的黑發,所以只要平時你多注意一下作息,就不會輕易反彈。這個不是激素,是真正養出來的。

這位老板介紹,由于功效好,見效快,他們的“白轉黑”產品僅加盟店全國就有三千多家,銷量非常好。

那么,眾多商家一再強調健康安全無副作用的這些“白轉黑”發用產品,其有效成分真的來自“草本萃取”的植物精華?并像他們宣稱的那樣能夠促使白發“養黑”不再返白嗎?

為了解開疑問,記者隨機購買了部分樣品,送往設立于廣州質量監督檢測研究院的國家化妝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進行檢測。

在檢測機構記者看到,專業人員擠出樣品里面的膏狀物放置在專用玻璃片上,進行模擬陽光照射加速試驗,6個小時后,這些膏狀物顏色發生明顯變化。

廣州質量監督檢測研究院化工檢驗部正高級工程師 譚建華:變成了棕黑色。

記者:這說明了什么?

廣州質量監督檢測研究院化工檢驗部正高級工程師 譚建華:這說明這個產品它本身就含有一些可以變黑的一些物質。

即使不與白發結合,這些膏狀物通過光照作用即可自身變黑。那么,樣品中促使自身變黑的物質是什么呢?使用“白轉黑”產品的消費者,白發變黑的原因,究竟是被產品中所謂的草本萃取植物精華“養黑”,還是被這種能促使自身變黑的神秘物質染黑?

記者了解到,根據我國最新版《化妝品安全技術規范》,發用產品中允許使用的常用化學合成染發劑,也就是染發中間體共計47種,分別是對苯二胺等32種染料組分,以及羥苯并嗎啉等15種原料。

廣州質量監督檢測研究院化工檢驗部正高級工程師 譚建華:(允許使用的原料)是經過國內外大量的毒理學安全數據,以及經過專家進行評估,認為比較安全的,才列入了我國化妝品安全技術規范規定的準用染發劑目錄當中。

為了確認“白轉黑”產品中是否含有這47種染發中間體,專業人員對樣品進行了針對性的靶向檢測。

廣州質量監督檢測研究院化工檢驗部正高級工程師 譚建華:發現這一類產品沒有上述的一些染發中間體。當時做到這一步的時候,我們也是非常疑惑,都不用這些染發中間體,它怎么來進行變色。

靶向性檢測顯示,這些“白轉黑”發用產品中,讓頭發變黑的有效成分,并非《化妝品安全技術規范》中常用的47種染發中間體。這一異常情況,引起了專業人員的注意,于是決定擴大分析測試范圍,對樣品進行非靶向性全面篩查。

廣州質量監督檢測研究院化工檢驗部正高級工程師 譚建華:我們要打破自己的思維方式了,我們要尋求一些可能更高端的方法,或者一些綜合性的分析策略,所以我們后續又用了篩查性的設備,對可疑的組分進行非靶向性篩查。

記者在檢測機構看到,專業人員采用不同設備,先后進行了兩輪篩查,終于在第二輪高分辨質譜篩查出的數千種物質中,敏銳地捕捉到蛛絲馬跡。

廣州質量監督檢測研究院化工檢驗部高級工程師 梁文耀:我們通過軟件匹配,最后發現了一個可疑的化合物,含有銀離子化合物,含量比較高,也是比較明顯的。

專業人員依據《化妝品安全技術規范》對樣品中銀離子進行檢測,結果顯示,樣品中銀離子的含量達0.4%。

廣州質量監督檢測研究院化工檢驗部正高級工程師 譚建華:因為銀離子發生氧化會變黑,那么結合質譜篩查,再結合銀離子的化學特點,然后再加上我們對這種變黑產品的敏感度,我們就推測,大概率這一類產品里面的有效成分可能就是銀離子。

專業人士告訴記者,非靶向性全面篩查出的數千種物質中,銀離子是唯一具有變色效果的物質。因此可以推斷,一些“白轉黑”產品中導致頭發變黑的真正有效成分,并非他們所宣稱通過光照作用促使毛囊產生的“合成天然黑色素”,而是在化學特性上遇氧化就變黑的銀離子。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銀離子作為一種正離子不能單獨存在,需要和某種或多種陰離子一起,以化合物的形式添加到產品中。那么,“白轉黑”產品中的銀離子到底來源于哪種化合物原料呢?

廣州質量監督檢測研究院化工檢驗部工程師 陳彥君:我們剛剛采用的是離子色譜法,去測定樣品中硝酸根的實驗,從里面得出來硝酸根的含量大概在0.1%到0.3%之間,與銀離子的含量相匹配。

至此,“白轉黑”發用產品中的有效成分真相大白:一些商家為了迎合消費者的需求,宣稱自己的產品不含化學成分,而是通過光照作用促使毛囊“合成天然黑色素”,把白發自然“養黑”。但嚴謹的科學檢測表明,這些產品中實現“白轉黑”的有效成分,恰恰是眾多消費者希望避免使用的化學物質硝酸銀。

廣州質量監督檢測研究院化工檢驗部正高級工程師 譚建華:這類白轉黑發用產品添加銀離子的目的,是為了利用銀離子的感光特性將頭發染色變黑。而且這類產品在使用過程中是不允許去清洗的,經過長時間才能達到這種染發變黑的效果。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作為國家化妝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廣州)的依托單位,廣州質量監督檢測研究院也對“白轉黑”產品進行過專門的立項研究。

廣州質量監督檢測研究院副院長 何國山:在前期針對化妝品風險監測預警中,我們發現有一部分發用化妝品,宣稱成分中不含有化學染色劑成分。而是通過光照天然合成發用黑色素,或者通過使用促使毛囊內的酪氨酸酶生長,從而實現頭發由白轉黑,針對這些機理,我們通過查閱大量的文獻,并走訪企業進行了充分調研,我們初步判斷他們涉嫌虛假宣傳。

商家涉嫌虛假宣傳

硝酸銀對人體存在危害

這些“白轉黑”產品的有效成分明明是化合物硝酸銀,商家卻天花亂墜編故事,把它描繪成草本萃取的多種植物精華,已經涉嫌虛假宣傳。

那么,硝酸銀究竟是一種什么樣的化合物?把它添加在發用產品中,會對消費者的身體健康造成哪些危害?

專業人士介紹,硝酸銀是一種無機化合物,易溶于水,為白色結晶性粉末。相關毒理數據表明,硝酸銀對人體具有造成嚴重眼損傷、引起呼吸道刺激等風險。因此我國《危險化學品目錄》在危險性類別上,把硝酸銀列為嚴重眼損傷/眼刺激類別1,也就是危害性最大的類別,以及皮膚腐蝕/刺激類別1B。

首都醫科大學藥學院院長 王玉記:硝酸銀的問題就是它對于黏膜的刺激性非常強。比如說接觸到角膜,接觸到我們的呼吸道,吸入肺里面,進入人體, 對于我們的整個細胞體系、黏膜都是有很大危害的,原因就在于銀離子是重金屬,所以我們在很多情況下是要避免接觸硝酸銀這種物質的。

專業人士介紹,硝酸銀對人體有多重危害,因此我國《化妝品安全技術規范》禁止在染發劑產品中使用硝酸銀。

既然如此,為什么一些發用產品生產企業,不使用《化妝品安全技術規范》里已經明確規定的染發劑,而去使用違規的硝酸銀呢?

記者了解到,我國2020年實施的《化妝品管理條例》按照風險程度,將化妝品分為特殊化妝品和普通化妝品。對特殊化妝品實行注冊管理,對普通化妝品實行備案管理。根據這一條例,染發劑產品均為特殊化妝品,必須實行注冊管理。

廣州質量監督檢測研究院化工檢驗部正高級工程師 譚建華:使用安全技術規范允許使用的染發劑來達到染發功效的產品,屬于染發劑產品,在我國要按照特殊化妝品進行管理。那么這一類產品,在上市之前的人力成本和費用成本,是遠遠高于按照普通化妝品備案管理的產品。

專業人士認為,這些宣稱自然養黑的產品極力回避使用“染發”字眼,打出所謂“白轉黑”的模糊概念,就是為了逃避我國對染發劑實行特殊化妝品注冊管理的嚴格制度,從而達到以普通化妝品備案上市銷售的目的。

廣州質量監督檢測研究院化工檢驗部正高級工程師 譚建華:在目前的監管體系下,使用這種硝酸銀為有效成分的產品,具有非常強的隱蔽性,目前沒有標準的方法進行測試,所以能夠很容易達到逃避監管的目的。

專業人士認為,不法商家將實際有效成分為硝酸銀的“白轉黑”產品,描繪成所謂的“促黑”草本萃取植物精華,不僅規避了更為嚴格的特殊化妝品注冊管理,以掩蓋其違規使用添加劑的不法行為,還有效地逃避了監管。更值得注意的是,這樣的虛假宣傳,卻恰恰迎合了許多消費者崇尚自然、追求健康的心理,從而可以讓產品賣上更高的價錢。以這款實體店銷售的“白轉黑”為例,一瓶售價就要近300元,遠遠高于同規格的普通染發劑。

打著自然“白轉黑”的幌子,賣高價誤導消費者,而記者調查發現,目前在行業內,短時間內促進白發自然轉黑的化妝品根本不存在。

中國香料香精化妝品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兼化妝品部主任 劉洋:改變頭發顏色的產品,在化妝品分類中屬于染發類的產品。根據協會對目前法規的理解和行業掌握的情況,目前尚沒有能夠短時間內促進白發自然轉黑的化妝品。

專業人士介紹,頭發由黑變白是人類生長的自然規律,因此普通消費者遇到這種現象時無需緊張,更不要焦慮,對于改變發色,可遵循“非必要不染發”的原則。如果確需染發,一定要到正規銷售渠道,購買合格產品。

中國香料香精化妝品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兼化妝品部主任 劉洋:

要關注產品是不是已經取得注冊批件。

消費者在使用染發產品的時候,一定要仔細閱讀注意事項。

如果在產品的使用過程中確實出現不良反應,應該及時就醫。

大概三到六個月染一次發,這個頻次是比較合適的,也建議消費者不要過于頻繁染發。

責任編輯:

標簽: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岛国精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