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產業 > > 正文

徐州醫科大學:引育并重 構建“近悅遠來”人才生態

來源:新江蘇客戶端·中國江蘇網 時間:2024-12-19 15:45:37

“學校正在全力打造特色鮮明的高水醫科大學,真誠盼望、熱忱期待廣大科教人才的加盟,我們將為每一位人才提供最好的環境、最優的服務和最具競爭力的人才政策。”日前,徐州醫科大學召開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學術論壇,校長、黨委副書記鄭駿年向青年人才表達了求賢若渴的意愿。

年來,徐州醫科大學高度重視人才工作,堅持黨管人才原則,深入實施人才強校戰略,強化頂層設計,全鏈條發力讓人才引得進、留得住、用得好,推動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高水醫科大學建設蓄勢賦能。

引才有道 拓寬渠道提供“強保障”

秉承“立足國內,走向世界”的引才戰略,徐州醫科大學黨委制定了一系列高層次人才招聘方案,構建了以“人事處、高端人才引進辦公室牽頭,學院主導,高水專家把關,學校研究決策”為核心的人才引進工作機制,確保崗位設置科學、流程規范。

“我們通過開展全球線上宣講會、聯絡海外高校學聯等渠道,組織學院及學科帶頭人積極參與國內外知名院校的招聘會、專場宣講會,實施全方位、立體化的招聘宣傳。”學校相關負責人介紹,對于海外高層次人才,學校建立海外引才基地,探索靈活便捷的海外引智新途徑,境外全職或兼職聘用具有國際先進水的外籍、港澳臺地區高層次創新人才,不受地域限制,可在海外“離岸”基地開展教學科研工作,構建“海外孵化、資源共享、成果回歸”的海外人才智力培養模式。

對通過多種渠道招引入校的人才,堅定貫徹“以才引才”方針,充分釋放新引進的高端人才、海外校友、境外研修人員的引才潛力。同時,加強與附屬醫院、政府、企業及相關機構的合作,深化聯合引才成效。

5年來,學校成功引進海外國家級青年人才4人、江蘇特聘教授40余人,柔引進高端人才10名,建立省級海外引智臺,特聘教授總人數居蘇北高校首位,構筑起青年人才聚集的新高地。

育才有力 深化改革建立“優生態”

者悅、遠者來。對招引來的人才,徐州醫科大學打造全方位、全周期的人才服務體系,以待遇吸引人才、以事業留住人才、以情感感召人才、以服務溫暖人才,不斷加強對青年人才生活服務的保障力度。

為了幫助新進人才迅速適應角色轉換,融入新的教學和科研工作,學校為青年人才精心策劃一系列培訓計劃,涵蓋入職培訓、師德師風培訓、高層次人才發展研修班以及教育教學能力提升課程。同時,徐州醫科大學構建了涵蓋了教學、科研、成果轉化和社會服務等多個方面的多元化的考核評價體系,通過科學的制度體系,實現崗位的上下流動、人員的進出自由以及收入的升降彈。

聚焦40歲以下具有顯著潛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學校制定并實施《徐州醫科大學關于青年人才托舉工程的意見》,提升在教學、科研、醫療、管理等領域對青年人才的支持與扶持力度,加速青年人才的培養與發展。5年來,學校自主培養國家級人才5人,1人獲得第四屆全國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新醫科賽道正高組一等獎、1人獲江蘇省青年科技杰出貢獻獎,實現了歷史突破。

基礎醫學院博士生導師王文世教授是年學校引進的高層次人才,擔任江蘇省免疫與代謝重點實驗室主任。“學校為高層次人才在入選國家和江蘇省人才項目支持計劃方面給予大力支持與專業指導,提供了良好的科研設備、場所和啟動經費,依托學校附屬醫院,學校還為我們提供優質便捷的健康管理服務。”

學校各級黨組織重視從青年人才中,特別是專業和學科后備帶頭人中選拔黨支部書記,并積極向校黨委推薦優秀青年人才。目前,全校教師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中,40歲以下的青年人才占比33.3%,2024年新提拔的中層干部中,青年干部占比52.6%。

用才有效 活力迸發人才“向高攀”

引得了“才”、留得住“才”,更重要的是用得好“才”。今年,徐州醫科大學躋身全球ESI排名前1%學科總數增至8個,其中臨床醫學進入了全球前5‰;生物醫學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藥學和生物工程4個學科上榜2023軟科世界一流學科排名;基礎醫學、臨床醫學獲批江蘇高校優勢學科建設工程四期項目立項學科。新增護理學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優異成績的取得與學校“特色發展、擇優選拔、關聯拉動、融合推進”的學科建設理念,以及增強青年人才學科帶頭人的聘用力度密不可分。

學校積極組建以中青年學術骨干為核心的學科創新團隊,推行“揭榜掛帥”“賽馬”等創新科研活動模式,開展“青年科學家項目”科技攻關,切實推動青年人才在學校事業發展中“挑大梁”“擔重任”,激活教育科技人才發展新動能。

瞄準世界科技發展的前沿領域和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學校持續深化創新青年人才團隊建設,確??平虄瀯?、人才優勢有效轉化為技術進步和產業發展的強大動力。以細胞治療藥物研發為標志(代表)的本校優勢創新團隊,獲批江蘇省人才攻關聯合體,青年才俊占比達到75%,全面承擔江蘇省腫瘤生物治療領域全部14個省級創新臺建設任務,并成功獲批多個國家級創新臺,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省級科學技術獎一等獎等多項重要獎項,為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教育大業,人才為先。徐州醫科大學黨委書記祝木偉表示,作為江蘇高水大學建設高峰計劃建設高校,徐州醫科大學比以往任何時刻都更加渴求人才,也比以往任何時刻更有條件成就人才。接下來,學校將持續優化人才評價體系、改善人才發展環境,努力形成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良好局面,為江蘇醫學教育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徐醫力量。

責任編輯:

標簽: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岛国精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