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房產 > > 正文

非常時期,地產人的信心問題

來源:地產八卦女微信號 時間:2022-02-23 07:53:25

文/地產八卦女

01

最近,知乎上有一個高贊話題:

地產裁員,這批人最后都去了哪里?

吸引了49.7萬點擊,引發了一場全國地產人關于未來前程的大討論。

對于這個話題,有人去做了主播,有人去炒股,還有人去寫小說、玩網游,或者調侃未來或將鏈家炒飯德佑炒面的....

但無論做什么,所有的經歷分享,都透露出濃濃的悲觀主義:地產不行了,趁早轉行吧!

坦白說,國家支柱產業淪落至此,就連業內人都互相鼓噪著轉行跳槽,“信心”確實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而再看看當下的房地產股票、基金、債券,一瀉千里的走勢,包括恒大、陽光城(000671)等大房企的隕落,讓我不由得想起當年的“雷曼之死”。

當年雷曼是怎么死的?流動性斷裂。

但是,雷曼的負債全部處理完之后,人們驚訝的發現,雷曼的凈資產竟然是正的!

簡單的說雷曼并沒有破產。

那么雷曼為什么會引發金融危機?

因為流動性斷了,一筆到期應付款的違約導致的。

后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雷曼的債券持有者擔心手中的債券也違約而紛紛拋售,規模達到了萬億美元的級別。

然后,沒有機構有能力來購買這些債券,企業也沒法發行新的債券,于是就產生金融危機了。

而這個故事,也再一次闡述了一句話,信心比黃金更重要!

02

也正因為信心比黃金重要,最近幾天,全國各大城市紛紛出臺政策,救市!

例如,很多城市的房貸利率,都在下調。

六大行集體下調廣州地區房貸利率,首套和二套房貸利率統一下調0.2%;

惠州、中山、呼和浩特,首套房貸利率集體下調0.3%;

重慶、紹興、南京,首套房貸利率集體下調0.25%;

無錫、溫州、常州,首套房貸利率集體下調0.2%;

再比如,重慶、贛州、佛山非限購區等直接20%首付!

最厲害的是鄭州,代市長何雄親自發話,提出一系列的“救市良方”。

1、擴大需求:1+8鄭州都市圈互認政策、吸引人才約20萬大學生/年、支持外來務工人員買房;

2、降低交易稅費;

3、大力推進安置房貨幣化安置;

可以肯定,如此多的城市,在這個節點推出樓市新政,放的不僅是水,更是大家對樓市的信心。

與之相對應,在上旬萬科郁亮提出“黑鐵時代”之后,“地產去金融化”的輿論鼎沸,所以經濟日報還特意澄清了郁亮的這種說法,《不要誤讀房地產去金融化》。

▲經濟日報強調,“去金融化”是對此前過度金融化的一種矯正。只有那些過度依賴金融杠桿、高負債、高周轉的房企才需要“去金融化”,房企和購房者合理的剛性融資需求還是要滿足的。

由此,無論是實際行動的放水,還是宣傳領域上的“反正”,政策制定者的目的其實很明確:

地產行業是支柱產業,唯有恢復大家對地產行業的信心,才是真正在救市,整個行業發展也才有清晰的未來。

03

地產是信心經濟,這并不是什么標新立異的觀點。

然而,真正能夠恢復行業信心的,不止是官方放水,不止是官方發話回應,還在于我們這些地產從業者。

為什么這么說?因為無論工資福利待遇,還是行業輿論,地產人的生存與發展,都與此息息相關。

在當前地產行業遭遇信心危機的時刻,身為地產人,咱們干一行、愛一行,哪怕是跳槽轉行,也要秉持一切向好的樂觀心態。也只有這樣,才會在最大程度,為挽救行業信心,略盡綿薄之力。

有句老話說得好,如果自己都不認可(地產行業),如何讓客戶認可?

也正因為當前地產從業者滿是悲觀的論調,這些論調傳遞到購房者那邊,購房者就更不會冒著悲觀預期買房。

不說日光盤,月光盤將不復存在,甚至是現房也要2-3年才能銷售完畢,這意味著原來房開企業認為6-8個月就可以回籠資金的邏輯都是錯誤的,房地產開發企業需要更多的現金流和更高的毛利率,當下房地產開發的模式正在發生逆轉。

如果這種情況真的在未來出現,當下的信心低迷,當下的悲觀輿論和預期,確實是會導致整個房地產行業都不復存在的,無論民企,央企!

04

曾經說過,地產最吸引人的地方是,這是一個能讓人最快了解社會、城市、國家是如何運行的行業。

我們知道,社會由家庭構成,每一個家庭的幸福美滿,其實都是地產行業的基石。小到戶型設計、生活方式、建筑材料的制造和使用,大到城市規劃、產業運營,房地產與每一個家庭都息息相關。

例如,華宇地產曾統計過一次戶型大數據,發現南京客戶更重視采光通風,西安客戶更看重得房率,重慶客戶更看重梯戶比,成都客戶更偏重陽臺視野,武漢客戶更愛大廚房和大陽臺......戶型大數據之下,其實是每一個家庭生活方式的不同。

再比如,政府規劃一座新城,要招商引資,要做產業扶持,要做文化旅游資源整理,地產人雖然是業外人士,但也或多或少對這些有所了解,進而便能摸清產業經濟和城市運營的脈搏。在我看來,絕大部分地產人,都比其他行業的朋友,要更了解自己所在的城市。

因此,房地產行業,是一個天然的就能讓人了解家庭與社會、了解城市與國家的行業;而地產的本質,其實就是讓人們住有所居,讓家庭幸福美滿;當前地產行業的冰凍,也只是以往高昂情緒的回調。

時光飛逝,但國家定調房地產是支柱產業,樓市還在,地產行業,也會一直在。

因此,我并不建議地產人在當下最困難的時候轉行跳槽。在地產行業,起碼三年才會小有所成。換成其他行業,也要最少三年才會入門。

當下所在的行業,就是最適合的行業。熬過這段時間,保持對行業的樂觀,相信我們都有光明的未來。

ps:就算非要轉行,我也建議轉與地產還有關系的行業。例如,有甲乙方背景、懂技術也懂管理,對項目全過程關鍵點理解清晰的工程端朋友,可以轉金融,做以建筑工程為標的物的reits基金或者相關研究。金融看似風馬牛不相及,但金融行業其實更喜歡工程背景的人;也可以轉做總包咨詢,保持基本工作+副業,工作只是保底,副業則能提升能力與收入。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地產八卦女。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

標簽: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岛国精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