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房產 > > 正文

新華社經濟日報緊急喊話,客觀談房地產,釋放4大信號

來源:光宇吐樓市微信號 時間:2022-04-20 17:27:38

如今的房地產再次走在了一個關鍵時刻,雖然大方向不會改變,但短期內的政策調整成為新常態,對于過去過緊的政策,各地開始適度放松了。當然這一切其實并沒有違背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這個定位的初衷,也沒有脫離穩定的目標。

因為種種因素的影響,房地產轉型或許需要暫緩了,當前最重要的就是希望平穩過渡,此一時彼一時,其實這也沒什么,畢竟從始至終,就有因城施策、分類調控為房住不炒來做平衡,以期市場不會出現大幅波動。

其實沒必要冷嘲熱諷,感覺過去對房地產的態度跟今天的態度不一樣了,這很正常,階段性任務不同,所以到什么山唱什么歌。那你會說了,當前房地產的任務是什么?一個字——穩。

4月19日和20日,新華社和經濟日報分別對房地產發表觀點,《當前中國經濟十問》《發揮穩樓市在穩大盤中作用》,文章鄭重表態房地產的地位,同時也對房地產當前面臨的問題客觀分析。

新華社專門拿出大篇幅來表述了對房地產的定調,經濟日報也是如此,對于房地產的聯動產業效應給予了肯定,結合他們共同談房地產的相同內容,也不難看出,國家對房地產的定調。

1、形勢急迫性彰顯房地產的重要支柱地位。

無論是新華社還是經濟日報,都分別給出了對房地產的表態。“房地產業規模大、鏈條長、涉及面廣,對國民經濟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2021年,我國房地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為6.8%。”

“當前,在把穩增長放在更加突出位置的背景下,應進一步發揮好穩樓市在穩定宏觀經濟大盤中的作用。房地產業在帶動經濟增長,穩定宏觀經濟基本盤方面的作用明顯。房地產業是支柱產業,規模大、鏈條長、牽涉面廣,對上下游相關產業帶動效應強,對投資和消費影響大,對經濟金融穩定具有系統性影響?!?/p>

其實,這一切都是基于當前經濟增長面臨的新形勢得出的結論,房地產的支柱地位一直存在,就好比房住不炒提與不提它都存在一樣,只是在什么節點更強調什么而已。

房地產的產業鏈太長了,影響太大了,可能影響到上百個行業,所以牽一發而動全身,房地產絕對不能獨善其身,此時強調房地產的支柱地位也有現實意義。

2、客觀分析當前房地產所面臨的問題,這是解決問題的前提。

新華社表示,本輪房地產市場調整面臨新情況新挑戰。一季度全國房屋新開工面積、土地購置面積分別下降17.5%和41.8%,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緩慢;受各種因素影響,市場預期轉弱,購房者延緩入市。

經濟日報同樣提出了房地產的現實問題。房地產市場下行趨勢客觀存在。眾多城市的房地產市場較為低迷,購房者觀望情緒濃厚。購房計劃更謹慎,房地產從銷售到融資再到拿地的整體鏈條受阻,循環不暢,是行業面臨的突出問題。

如果不能正視問題,那么將來就不可能真正解決問題。所以有時候問題不可怕,可怕的是意識不到問題所在。找到問題,對癥下藥,或許將會藥到病除。

新華社和經濟日報都客觀分析了當前房地產所面臨的難題,受多重影響,購房者信心不足。是沒需求了嗎?當然不是,而是因為購房者收入受影響,加上一些房企問題給購房者留下陰影,所以入市才更加謹慎,觀望情緒更加濃厚。

3、支持剛需和改善等合理住房需求的購房者力度還不夠,還有待加強。

對于房地產問題提出后,新華社和經濟日報都把最終政策的突破口落到了購房者身上。新華社表示,“應對新情況新挑戰,各地以支持首套剛性購房需求、合理改善性需求、租賃住房需求為著力點因城施策?!?/p>

經濟日報表示,“應該采取有力措施保持房地產市場平穩運行,滿足剛需和合理的改善性需求,促進房地產業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努力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

樓市穩定需要合理住房需求購房者的參與,同樣,他們的參與也需要樓市穩定預期,二者相互牽制,相互影響。要從根本上找到購房者參與度不高的原因,從而有的放矢去解決問題。合理購房者的參與不僅是民生,也是市場穩定健康發展的基礎。

可是穩預期從何而來呢?經濟日報認為,出臺利好市場恢復的政策必不可少。4月18日,央行等出臺23條金融服務舉措,其中提出將因城施策,合理確定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的最低首付款比例、最低貸款利率要求;同時將支持房地產開發企業、建筑企業合理融資需求。

房企問題不成為購房者的后顧之憂,購房者才會有信心參與進來,有了更積極的利好措施,他們才有資格有實力參與進來。這顯然已經不是房地產自己的問題,需要通盤考慮。

4、從堅持房住不炒到守住房住不炒意味著有保有壓。

市場寬松是主旋律,但是決不能以放棄對房住不炒的堅持為代價。所以,在放松調控的同時,不能錯誤理解,或惡意曲解炒作。

經濟日報表示,政策持續發力,市場企穩的大勢不會改變。促進房地產市場企穩恢復不是鼓勵房價過快上漲,不能支持炒作房價。房地產市場已經告別過快上漲階段進入平穩健康發展通道,“房住不炒”的底線不會突破。

新華社同樣表示,引導房地產市場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必須牢牢守住“房住不炒”的定位。各地的相應調整,并非房地產調控政策的翻轉。

一個是底線不突破,一個是牢牢守住,意思是一致的。這也說明當前已經有一些炒作的苗頭,市場沒起來,但是炒作的聲音卻不絕于耳。新華社和經濟日報強調房地產政策要堅持有保有壓,松緊適度,不要過度解讀,最終還是要回到解決合理住房需求上來。

7億月活用戶,對面向經紀人推出的精準獲客服務套餐有問題的請咨詢微信zhuge03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光宇吐樓市。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

標簽: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岛国精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