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房產 > > 正文

焦點播報:外資在金融市場制造謠言 想掏空中國企業的口袋

來源:和訊房產 時間:2022-09-17 15:38:44


(資料圖)

繼中國半導體、通信和新能源設備企業,受到境外敵對勢力的圍追堵截后,某些境外敵對勢力又利用虛假消息,制造企業經營命懸一線的假象,期望達到渾水摸魚,做空中國企業,獲取巨額收益,同時重創中國的實體產業的目的。

9月13日,彭博新聞社,這家全球最大的財經資訊公司發表了題為《中國監管部門要求銀行和部分國企摸底與復星系企業往來敞口》的報道。第二天的9月14日,復星國際(HK0656)開盤跳空,最大跌幅超過10%,收跌6.94%,當日賣空單數達到創紀錄的1879.5萬,刷新了今年以來的歷史最高紀錄。

隨后,復星發布消息,證明上述消息被證明為假消息,更因此計劃起訴彭博社。這是繼龍湖、碧桂園、山東魏橋等中國大型民營企業又一次被外資惡意做空事件。這些事件提醒著中國的實業資本,作為國家經濟安全最重要的領域,在金融市場組建強大防御能力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陽謀:早已預備許久的做空計劃

實際上,針對復星的做空,早有預謀。同花順(300033)的的數據顯示,往常做空單日金額不超過1000萬的復星國際,在9月6日突然出現了2600萬元的掃貨,除了9月7日外,此后每日都有接近2000萬元的賣空金額,直到13、14、15日,連續有大單買入。顯示做空復星國際,蓄謀已久,并非臨時起意。

雖然,不知道這些外資的來源,但是連續數日的大手筆賣空,沒有人協調指揮、居中調配,也是不可能的。

對做空復星國際的外資來說,最為有利的是,受房地產企業違約潮影響,金融市場對中國民營企業的信心普遍不強。9月15日,穆迪甚至調低了一部分被民營優秀示范類企業的評級。

在這樣的背景下,金融市場所散布的謠言,很容易讓人們信以為真。特別是當謠言來自于金融市場最具權威性的媒體——彭博新聞社時。

后者所發表的題為《中國監管部門要求銀行和部分國企摸底與復星系企業往來敞口》的報道,引述知情人士的消息稱,“中國銀保監會近期要求商業銀行摸底復星集團的債務敞口”,讓人們開始感到緊張與恐慌,在加上市場同步斥資上億元港幣賣空。

除了復星國際外,復星及其子公司所發行的多個證券價格也有下跌。比如,復星高科的多只債券就在14日下跌,特別是20復星04盤中臨停。20復星04當日上午11點多賣盤突然跌停價63.2元(-20%)100手砸盤,上交所對該筆債券臨時停牌,下午13:12分重新開盤,最終收盤于67元,較上一交易日下跌-15.19%。

空頭意欲謠翻復星

在通過媒體發布不實消息,制造市場恐慌同時,做空機構也通過制造謠言,進一步攪動輿情,企圖制造復星已經非常危險的謠言。

9月16日,一篇名為《建行專家訪談紀要》的訪談,通過互聯網廣泛傳播。上述內容均系偽造,復星國際不得已發布公開聲明,稱已經通過復星高科就此事向公安機關報案。

就在今年6月中旬,國內自媒體以《復星國際6000億債務沉重,償債高峰將至流動性承壓》為題,發布了聳人聽聞的報道。隨后,境外優先票據價格在二級市場遭遇暴跌,做空機構抄底大舉購入后不久,復星國際宣布全額贖回兩筆境外債券,債券價格一周內反彈一倍以上,做空機構由此大賺。

事實上,這已經不是外資第一次在中國民營資本身上撈到便宜。就在今年,相繼有碧桂園、旭輝、山東魏橋、龍湖等民營500強企業被外資做空。只是,這一次在港股直接做空復星國際,要想賺大錢,不太可能。不大賠一筆,已是極好。

牢固的防線

究其原因,就是復星現金流的改善。根據復星國際發布的2022年中期業績,截止2022年6月30日,公司的賬面現金由2021年年末的962.78億元,飆升至1171.13億元,增幅超過21.65%,現金短債比較上年末有明顯改善。

網絡盛傳復星國際“6500億債務壓頂”,這個債務數字實際上是其合并報表的全部債務,包含了旗下金融機構如保險公司的債務。而金融機構的債務和企業的傳統債務不是同一個概念,復星國際真實的企業債務實際上只有2600億。

一般情況下,保險企業將保單和存款視為負債,而將對外的借款視為資產。由于多數保單兌付周期較長,短期內并不會給公司帶來財務風險。

進一步拆解,這2600億債務,還包含了旗下如豫園股份(600655)和復星醫藥(600196)等并表上市子公司的債務;其債務由各上市公司獨立承擔償付責任。真正歸屬于復星國際的負債,只有1000億元左右,而相對應的總資產是2700億元,對應的每股NAV(凈資產價值)應該在20元左右,并不存在較大的償債壓力。

可以證明復星償付能力的,是今年6月22日復星對兩筆8月和10月才到期的境外外幣債提前要約收購。6月22日,復星國際宣布與7月4日前,回購今年8月到期的FOSUNI 5.5% 的3.80億美元2023美元債;以及今年10月到期的FOSUNI 3.3% 3.84億歐元2022的歐元債。

而今年內復星到期的境外外幣債,只有上述兩筆而已。

實際上,早在兩年前,復星已經能基本做到投退平衡。在購入一部分優質標的的同時,也會出售已經結利的資產,來加速資產的流轉,嚴控負債紅線,防范債務風險。

9月2日晚,復星國際旗下的豫園股份發布公告稱,公司及全資子公司海南豫珠擬出售金徽酒(603919)13%股份,轉讓價格為29.38元/股,交易總價為19.37億元。

此前,豫園股份還出售持有的招金礦業股份,預計交易總價47億港元(約42億人民幣);9月6日晚間,復星國際又宣布出售復星旅文的股權,涉及2.4億港元。此前,復星及旗下公司還曾出售過中山公用(000685)、青島啤酒(600600)、泰和科技以及金徽酒。

來自復星的解釋是,中山公用、青島啤酒、泰和科技的退出,是進一步減少公司的財務投資組合;豫園股份減持金徽酒,有利于促進解決同業競爭問題,并更聚焦于重點發展項目。

復星所說的重點項目是指位于上海市黃浦區核心地段的福佑路地塊歷史風貌保護項目。這一項目將與現有的豫園商城、外灘金融中心,以及即將啟動建設的豫園二期項目等,共同組成一個總建面超過100萬平方米,涵蓋文化、商業、辦公、旅游、休閑、娛樂、居住等諸多功能的超級文化商業綜合體。這個綜合體,將被整體打造成為極具東方生活美學魅力的全球時尚文化秀場,也是上海未來最值得期待的地標升級項目。

從半年業績看,復星的投退平衡,確實很大程度增厚現金儲備,同時又讓復星有能力進一步聚焦產業核心,在優化核心產業股東結構的同時,繼續保持對核心產業的控股地位。

防范做空:打贏金融戰

正是因為復星堅持投退平衡這一原因,投行、券商機構普遍看好復星國際。

高盛、摩根士丹利、花旗、大和資本、中金公司等大行均發表報告,一致給予復星國際“買入”或“跑贏大市”評級。

9月17日,大摩發表針對復星國際的研報報告,在短期內連續三度力挺復星國際融資能力。報告分析了近期中報復星合并層面負債數字主要是子公司層面的債務數字,其集團控股(Holdco)層面僅為930億左右,包括境內外債券和銀行貸款等?,F金層面,近期由于公開市場關閉,可以理解公司近期出售一些流動資產來增強現金儲備。

此外,大和資本重申對復星國際“買入”評級,目標價10.8港元,并預期復星多元業務組合及全球化布局,將繼續展現持續發展的韌勁。中金公司也在報告中重申對復星國際“跑贏大市”評級,認為復星國際主營業務穩步增長,并指出復星不斷加強投退平衡管理,資金結構改善、流動性增強。

顯然,投行的看好,讓做空資金碰了一鼻子灰。在彭博社的消息發布以后,復星國際股價并沒有暴跌,反而股價在16日迅速回歸到5港元/股以上。反觀空軍做空價格,高達75%的做空價格在5元/股以下。這代表著這一輪對復星的“空襲”,做空機構是虧損的。

從復星連續被境外做空機構的做空,可以看出,某些境外敵對勢力對中國的惡意,不僅僅局限于國家軍事、產業、科技等層面,更已經開始瞄向了中國的企業。

尤其是中國的民營企業,由于沒有缺乏足夠的反做空經驗,常常會讓對手順利得手,蒙受巨大的損失。

對后者來說,培育強大的反做空能力,甚至成立專門的機構,專門應對金融市場的做空,已經成為確保企業正常經營的關鍵。

在條件允許下,相關監管機構、行業組織,也需要設計各自行業的反做空機制,引導企業加強反做空。畢竟金融安全是國家經濟安全的重心,一旦防線被“攻破”,哪怕只是造成一絲裂縫,都足以讓整條大壩崩潰。

責任編輯:

標簽: 金融市場制造謠 中國企業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岛国精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