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房產 > > 正文

【天天聚看點】機構:住房需求回歸產品本位 行業不良信息總體增加

來源:中國網地產 時間:2022-10-27 15:40:41

中國網地產訊 近日,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發布了2022房地產企業品牌價值測評成果。成果顯示,2022年,50強品牌房企中上市房企占比為80%,與上年持平。從企業性質來看,50強品牌房企中,有國資背景的占比為62%,較2021年上升40個百分點;民企占比38%,較2021年下降40個百分點。

從2018-2022年房地產企業品牌價值測評結果看,企業品牌價值總體稍有回落。數據顯示,2022年,10強、20強和50強的品牌價值均稍有回落,增長率近五年來首次為負。其中,50強的品牌價值均值由上年的251億元回落至234億元,同比下降6.77%,2018至2022年的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7.03%;20強的品牌價值均值由上年的383億元回落至369億元,同比下降3.66%,2018至2022年的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6.59%;10強的品牌價值均值由上年的493億元回落至490億元,同比下降0.45%,2018至2022年的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8.05%。

從近五年的情況看,品牌10強和50強的進入門檻均在2021年達到頂峰后,于2022年首次下降。其中,品牌價值50強的門檻由2021年的113億元下降至98億元;品牌價值10強的門檻由327億元降至288億元。


(相關資料圖)

品牌三度有所分化,品牌溢價效應弱化

通過連續三年消費者調研,從認知度、美譽度和忠誠度三個維度分析房企的品牌特征??傮w來看,2022年,50強品牌房企的認知度有所提升,美譽度和忠誠度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平均認知度為45.26%,較上年上升1.77個百分點,各梯隊認知度均較上年有所提升;平均美譽度為29.43%,較上年下降5.07個百分點;平均忠誠度為5.07%,較上年下降2.86個百分點。從分化程度看,各梯隊品牌房企認知度分化程度較小,方差較上年有所縮小,為1.01%;美譽度和忠誠度方面分化加大,方差分別為4.83%、0.45%。尤其是10強和50強之間在美譽度和忠誠度方面差距繼續擴大,其中美譽度均值相差3.43個百分點,忠誠度均值相差7.28個百分點。

數據顯示,10強品牌房企近三年在重點城市銷售溢價率多分布于-10%-10%區間范圍內,其中2021年的平均數據為1.21%,均值比上年下降2.03個百分點。近年來在“房住不炒”的政策背景下,房地產行業增速持續放緩,利潤空間收縮。2021年全面去杠桿政策貫穿全年,部分房企風險暴露,行業信心受挫,品牌房企銷售均價有所下滑,銷售溢價率整體呈下降趨勢。

2022年消費端調研結果顯示,品牌在消費者購房行為中起著重大的影響。2022年,在消費者對房企品牌重視程度方面,選擇非常重要的達62.34%,較2021年上升2.51個百分點。選擇重要的占比35.89%,較2021年上升1.11個百分點。選擇一般的占比1.24%,不太重要的占比0.42%,很不重要的占比為0.11%,這幾項均小于2021年的占比。總體看來,房企品牌成為消費者購房行為中越來越重要的考量因素。

從消費者是否愿意支付溢價的調研結果來看,對于品牌房企,消費者可接受的品牌溢價空間也和房企的品牌競爭力相契合,多數消費者愿意為具有良好品牌的房企付出溢價。愿意付出0-10%溢價的消費者占比最高,達47.34%,較上年略有上升。但不愿意、20-30%溢價、10-20%溢價級別的消費者占比均較去年有所下降。總體表明,消費者消費意愿更加理性。

住房需求回歸產品本位,行業不良信息總體增加

消費者對于住房的需求近年來也發生了較大的轉變??傮w上來看,消費者從買房只看地段和配套的剛需時代,逐步開始關心物業、小區環境等多種因素。

房企品牌調研結果顯示,2022年,影響消費者購房決策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交房保障,其次是物業服務、小區環境和工程質量,占比分別為89.59%、84.37%、73.54%、51.23%。與2021年調研數據相比,受到部分房企項目交付困難的影響,交付是否有保障受到消費者最多關注。物業服務、小區環境同樣是消費者重要考慮因素,說明除了產品屬性外,房地產的服務屬性越來越與消費者的居住體驗相關。

另一方面,隨著行業不良信息增加,保交付保穩定漸成重心。根據中國房地產信用平臺監控數據,2021年共收錄全國房地產開發企業各類不良信用信息約6.89萬條,較2020年的4.37萬條同比上漲57.67%。2022年上半年共收錄全國房地產開發企業各類不良信用信息約5.73萬條,同比2021年上半年增加20.44%。

從2022年的消費者調研來看,由于部分房企出現交付困難等負面信息,房企的信用情況受到消費者越來越多的關注。在被問及如果開發商有債務違約等信用及財務風險情況,是否會影響購房決策時,85.78%的消費者認為非常影響,不影響和不太影響的占比僅為1.23%和3.02%。

現階段,交付力已經成為房企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展現企業實力,樹立品牌形象的關鍵憑證。在“保交付、保交樓”的背景下,房企是否能夠提前或按時,保質保量的完成項目交付直接影響企業的品牌形象。

未來,政策上依舊堅持“房住不炒”的主基調,但在行業下行,疊加信用危機的背景下,調控政策或將進一步放松。隨著行業出清結束、市場信心恢復,市場將逐步企穩,或將迎來平穩健康發展。

責任編輯:

標簽: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岛国精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