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房產 > > 正文

全球看點:請別嘲諷那些在鶴崗買房的年輕人

來源:大胡子說房微信號 時間:2022-10-30 15:43:24

這幾天,鶴崗又沖上了熱搜。


(相關資料圖)

這一次,還是因為鶴崗的房價。

25歲女孩花了1.5萬鶴崗買房的新聞刷屏全網。

1.5萬買不到一線城市的半塊磚,但這里能拿下一套40多㎡的房子。

平時,她還請了阿姨幫忙做飯和做家務,只花了1000元。

女孩是一名自由畫師,月薪1萬元。

除掉請阿姨的費用,再加上日常花銷,在鶴崗生活每月還能存下幾千塊。

不少網友直呼:這比我在一線城市996搬磚存的錢還多!

另一個故事:一對90后情侶花了4萬元在鶴崗安家。

圖源網絡,侵刪

男孩是一名自媒體從業者,2年前帶著女友從杭州到鶴崗買了一套4萬的房子。

一屋兩人,三餐四季,閑時還能曬曬太陽,男孩說來之前從來沒有發現日子還能這么過。

沒有職場的壓力,沒有極致3小時的通勤,沒有辛苦工作替房東還貸的壓力。

怪不得兩個故事一出,讓眾多社畜留下了羨慕的口水。

不過中介也跳出來澄清,鶴崗房價真沒那么低。

鶴崗的房價大部分都在1000-3000元左右,視頻中那么低的房子,位置都不太好,也多是回遷房,總之,這么便宜的真是少數。

至于鶴崗房價為何那么低,和產業衰敗、人口流出有直接關系,但這不是我今天想討論的話題。

我看完大多數的分析和建議,只想說上幾句話:

生活很長很累,對年輕人短期的停歇,不必那么苛刻。

鶴崗買房不值得提倡,但也不要對那些鶴崗買房的年輕人出言嘲諷。

但凡能穿鞋子,誰又愿意光腳走路呢?

我看了一些極度理性的說法,去鶴崗買房是一種逃避行為,甚至是一種被驅逐后的落荒而逃。

還有一眾分析鶴崗的GDP、產業、配套,最后得出鶴崗房子不能買的。

但誰有真正想過這些人逃離背后的真相呢?

1.5萬買房的女孩,其實早就在社交平臺上透露過自己去鶴崗買房的原因。

為了逃離自己糟糕的原生家庭。

父母出軌離異,高中畢業差點就被親媽哄騙賣給癌癥患者。

后來媽媽生意不順,多次逼迫用她的信息貸款,導致她的征信根本沒辦法貸款買房。

所以她找到了這個她既能全款買房,也不必擔心隨時被媽媽攆出門的城市。

房子確實不大也不完美,但她終于有家的感覺。

最重要的是,她本就是一個自由職業的畫師,不受到辦公地點的限制。

但是,她也并沒有表明未來一輩子都留在鶴崗。

另一對90后的小情侶,來鶴崗是未來逃離難以負荷的工作。

在杭州工作,薪資可觀,但加班的壓迫感讓他們感受不到生活是自己的。

所以他們來到了鶴崗。

但小伙子,是一個自媒體從業者,也不需要固定辦公室工作。

而且他們來到鶴崗也并不是為了躺平,而是為了自由職業更努力賺錢。

他們的這種行為,只是太累了,想短暫逃離紛擾的城市,給疲勞的身心休息片刻。

上個月,我在網上看到一則新聞標題:

最長7小時!我國1400萬人忍受極端通勤

據相關部門統計,我國有4700萬人正每天忍受著單趟60分鐘以上的極端通勤。

很多跨城通勤的人,把時間精準到分,多次的演練和計算,已經讓他們真正掌握了爭分奪秒的技術。

8點07分下高鐵,必須跑著,才能趕上換乘的那趟8點12分的地鐵,但凡一個環節出錯,就無法準點到達公司。

上了地鐵和大巴上就能睡著,連休息都得把握一切碎片化的時間。

如此忍受的背后就是因為省錢,公司附近的幾千元房租,可以具象化孩子的學費和家里的生活費。

世人匆匆忙忙,不過為碎銀幾兩。

成年人連崩潰,都是講究性價比的。

武漢一位95后程序員連著數日加班,半夜在餐廳突然崩潰。

邊和家人打電話邊偷偷抹淚,卻又怕電話那頭家人發現,不敢哭出聲。

后來了解,這個程序員已經連續多日加班到凌晨2點,一天只睡3個小時。

杭州一位外賣員在送外賣的時候突發哮喘,民警決定撥打120.

但外賣員堅決反對,他自己表示緩一緩完全能康復。

可沒多久外賣員開始抽搐,民警趕緊撥打120,醫生表示要趕緊吸氧。

這時外賣員情緒激動,堅持不吸氧,最后他淚流滿面地喊出自己沒有錢。

民警霸氣喊道:“我有!你用(氧氣)好了,我有錢。

還刷到另一個視頻,妻子拿著一瓶酒問丈夫,你怎么還買白酒啊。

丈夫像做錯事的孩子,低頭說了句:4塊錢。

妻子說:這是4塊錢的事嗎,我擔心你的身體啊,4塊錢的酒能喝嗎?咱們買瓶五糧液(000858)行嗎?

妻子說話的聲音已經開始夾著哭聲。

成年男人連排解情緒的方式,都和錢直接掛鉤。

這樣的案例,生活中還少嗎?

成年人,誰不是負重前行呢?

或許值得欣慰的是,等我們忙活數十載,白了頭發彎了腰,回頭看看自己親手布置的小家,看著成家立業的孩子,生活苦盡甘來,也會感激當年那個拼命努力的自己。

但人始終不是機器,成年人既要學會狠狠逼自己一把,但累了,也可以放慢腳步。

那些選擇去鶴崗生活的年輕人,在我看來,就是人生路上的一次歇腳。

氣球一直吹會破,人一直硬撐總有一天會累,偶爾也要給疲憊的自己一些喘息的空間。

人生不是一場百米沖刺,不需要你始終保持最快速度向前。

遇到坎坷或高山,停一停也是智慧。

我從來不鼓勵躺平,我甚至希望大家可以把人生中最美好的階段用來賺錢,以便能夠在人生中最沒價值的低谷階段,享受一點難得的自由。

我們回過頭來看,那些看似以逃離心態去鶴崗的年輕人,他們也并不是真正躺平。

他們雖然離開大城市,但依然可以憑借著自己的能力月入過萬。

可見,鶴崗并不是網上所說的“躺平天堂”,躺平也是需要能力的。

“鶴崗”或許很美好,但真的不適合所有人。

站在經濟的角度來,鶴崗房子不值得買(300785),這地兒持續有人流出,未來房子賣給誰?

站在情緒的角度,鶴崗的房子太劃算了。

這年頭一萬五能干啥?這年頭四萬塊能干啥?

如果你兜里只有幾萬塊,買包還是買房,顯然后者帶給你的快樂更多,這就是情緒價值。

我想這世上有大批上需要的還真是情緒上的滿足。

我們沒必要對人的個性化選擇進行諸多的評價和道德性綁架,漫漫人生路,喘口氣歇會,真的沒什么大不了的。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大胡子說房。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

標簽: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岛国精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