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房產 > > 正文

中央財經大學教授許飛瓊:全國樓盤爛尾率約為3.85% 應當加快建立住宅保險制度

來源:經濟觀察網 時間:2022-11-20 16:28:54


(相關資料圖)

經濟觀察網 記者 姜鑫2022年11月19日,中國社會保障學會商業保險研究分會副會長、中央財經大學教授許飛瓊在“中國社會保障學會商業保險研究分會成立大會暨首屆全國商業保險發展研討會”上發表演講時表示,96.0%的家庭都有自己的住宅,住宅事實上構成了最重要的家庭財產,而災害事故是居民住宅的重大威脅,應當充分運用財產保險機制來保障住宅安全。

2020年4月下旬,中國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發布的《2019年中國城鎮居民家庭資產負債情況調查》報告顯示:96.0%的家庭都有自己的住宅,有一套住宅的家庭占比為58.4%,有兩套住宅的占比為31.0%,有三套以上住宅的占10.5%,戶均有1.5套。城鎮居民家庭戶均總資產317.9萬元,家庭資產以實物資產為主,住宅占比近七成。城鎮居民債務參與率高達56.5%,家庭債務來源主要是銀行住宅貸款,住宅抵押貸款是家庭債務的主要組成部分,占家庭債務總額的75.9%。截至2021年末,我國個人住宅貸款余額高達38.32萬億元。上述數據揭示了住宅對城鄉居民的異常重要性,住宅安危關系家之安危。

許飛瓊表示,住宅是易受災體,特別容易遭受火災、爆炸等人為事故,地震、洪水、雪災等自然災害的損害。2021年,全年發生城鄉居住場所火災25.9萬起,造成直接財產損失13.9億元。2020、2021年因自然災害導致倒塌房屋分別為10萬間與16.2萬間、不同程度損壞176萬間與198.1萬間。2021年7月河南水災導致倒塌房屋11.09萬間,嚴重損壞房屋34.15萬間,一般損壞房屋71.98萬間,涉及家庭數320836戶。1976年唐山地震、1998年江淮大水災、2008年汶川地震所造成的住房損失都是數以千億元計,恢復重建費以萬億元計。

爛尾樓也是災難。對住宅購買者而言是負資產,住不上房子還要每月還貸款。據易居研究院《2022年全國爛尾樓研究報告》,截至2022年7月16日,全國樓盤爛尾率約為3.85%,爛尾面積為2.31億平米。當前爛尾樓涉及的房貸金額易居研究院測算約0.9萬億(不同機構有差異:在0.8-2萬億之間)。近年來全國出現了“停貸告知書”現象(網傳停貸)。值得一提的是,在2008年美國發生次貸危機之時,次級貸款市場占房貸市場的7%-8%。

許飛瓊認為,面對住宅風險,應當借鑒發達國家充分利用財產保險機制來分散與轉嫁風險的慣常做法,將保障住宅安全作為重大民生工程加以建設,將住宅保險作為財產保險業務的重要方向加以開拓。

但現實情況是住宅保險完全被忽略:目前的家財險保費收入年均不到100億元,占財險總保費收入約0.8%,其中住宅保險可以忽略不計。個別地方試辦的災害救助保險對房屋倒塌每間補償2000-4000元,每戶年度最高賠償不超過2萬元。至于試驗性的“城鄉居民住宅地震保險”至今賠付總額不足1億元。

歐美國家的住宅保險是普及性的主要險種。如美國屋主保險、住戶保險、地震保險、洪水保險等將95%的住宅風險納入了保險保障,房屋保險構成了美國民眾的首選險種之一。

在她看來,國家宜將住宅或房屋保險作為重大民生工程加以實施。一是出臺專項政策進行引導,對困難家庭的房屋保險保費實行補貼,對保險公司經營房屋保險實行稅費減免或提供再保險支持。二是把地方的災害救助保險、巨災保險以及危房改造、易地扶貧搬遷、倒損房屋恢復重建、爛尾房整治等政策加以統籌,推動房屋保險的開展,充分發揮保險市場有效配置資源的作用。三是明確界定政府救災職責,宜限于緊急生活救助,而將住宅損失補償與災后重建引向保險市場。

許飛瓊表示,保險公司宜將房屋保險作為保險業的主攻方向,盡快創新開發多元化房屋保險產品體系,同時滿足投保人住宅損失補償與住宅防災防損服務的需要?!叭绻≌kU得以普及,必然推進整個家財險發展,則我國家財險市場規模會迅速發展并快速擴張,財險的發展必定進入黃金時代?!?/p>

責任編輯:

標簽: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岛国精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