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房產 > > 正文

當前訊息:11月70城房價出爐:下跌城市減少了,新房價格指數顯示形勢轉好

來源:e公司微信號 時間:2022-12-16 08:33:53

11月份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指數昨日公布,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首席統計師繩國慶解讀2022年11月份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統計數據稱,2022年11月份,各線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下降,一線城市同比漲幅回落、二三線城市同比降勢趨緩。


(資料圖片)

環比下跌城市減少了

一線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降幅略擴,二三線城市環比降幅收窄或與上月相同。11月份,70個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下降城市有51個,比上月減少7個;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下降城市有62個,個數與上月相同。

11月份,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分別下降0.2%和0.4%,降幅比上月均擴大0.1個百分點。二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分別下降0.2%和0.4%,降幅比上月均收窄0.1個百分點。三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下降0.3%,降幅比上月收窄0.1個百分點;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下降0.5%,降幅與上月相同。

一線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同比漲幅回落,二三線城市同比降勢趨緩。11月份,70個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銷售價格同比下降城市分別有51個和64個,個數均與上月相同。

11月份,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銷售價格同比分別上漲2.5%和1.2%,漲幅比上月均回落0.1個百分點。二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同比下降1.2%,降幅比上月收窄0.1個百分點;二手住宅銷售價格同比下降3.2%,降幅與上月相同。三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同比下降3.9%,降幅與上月相同;二手住宅銷售價格同比下降4.8%,降幅比上月擴大0.1個百分點。

這其中,11月深圳新建商品住宅價格指數,環比下跌0.5%,二手房價格環比下滑0.3%。深圳新房價格指數連續6個月下跌,跌幅環比縮小呈上揚趨勢。而二手房價指數持續下探,連續7個月下跌,11月跌幅環比擴大。

據樂有家研究中心顯示,11月深圳新建商品住宅網簽為2590套,環比下跌22%,網簽套數連續兩個月下跌;二手房方面,11月全市二手住宅過戶量為2168套,環比上漲25%,漲幅為過去半年里的最高值。

繼10月二手樓市止跌維穩后,深圳11月二手成交數據再接再厲明顯上揚,重回2000+套水平線,多個區域成交環比上漲?!耙詢r換量”成為二手交易共識,價格下調幅度大的房源成交周期大大縮短。

新房跌幅收窄

廣東省城規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認為,房價企穩或在明年,短時間下跌趨勢不變。

11月份,70城新房價格指數環比下跌0.2%,比上月收窄了0.2個百分點,也是下半年以來環比跌幅首次收窄,但環比已經連續15個月下跌。跌幅收窄的主要原因:

一是保交樓提速,市場對期房的接受度好轉;

二是房企資金面開始緩解,降價促銷的力度下降;

三是需求端紓困力度加大,熱點城市開始退出或調整限購、限貸政策,年底換房可以抵扣個稅等,對需求有釋放效應,特別是限購、限貸調整,對改善性需求的釋放和預期有提振效應,這對房價的穩定有效果。

新房價格環比下跌城市從58個,下降到51個,下半年以來首次下降。熱點城市新房價格反彈,結構性是主因。從環比上漲的城市來看,既有一線城市京滬,也有杭州、南京、長沙、成都等。11月,由于廣州、深圳新房環比跌幅都達到0.5%,導致一線城市環比跌幅繼續擴大,從-0.1%擴大到-0.2%,但二三線城市跌幅收窄,顯示政策紓困效應、降價效應和預期效應對銷售有一定的帶動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11月份新房同環比仍舊有51個城市的房價下跌,大多數房價仍舊在下跌。結合11月份商品住房銷售面積、金額單月同環比都在下跌,且同比跌幅還在擴大,意味著這種下跌減緩應該是結構性的,即政策調整釋放部分改善性需求,以及由于政策空前利好,利率創新低,一部分投資性需求看好中心區性價比高的高價宅,提前入市。

二手房前期降價釋放部分需求

二手房價格指數跌幅收窄,前期降價明顯釋放部分需求。

11月份,70城二手住房價格指數環比下跌0.4%,跌幅比10月份收窄了0.1個百分點,也是今年3月份以來首次收窄。但連續15個月下跌(與新房一樣),且比新房價格指數下跌幅度要大,意味著二手房降價更明顯。

由于廣深滬二手房價跌幅較大,深圳下跌0.3%,廣州下跌0.5%、上海下跌0.5%,拖累了一線城市跌幅繼續擴大,與新房的態勢非常相似。二線城市跌幅下降,三線城市跌幅持平,主要在于二手房價快速下跌后,探到了部分需求的心理價位。即便是深圳跌幅那么大,近期二手房交易量也升到了2000套的上方,主要原因很簡單,需求是跌出來的,只要剛需、改善足夠大,就會在一定價位入市。

11月份,70城仍有62個城市二手住房價格指數環比下跌,即便是一線城市,也都在下跌,廣州、上海跌幅達到0.5%。多數熱點二線城市也在繼續下跌,有34個城市的環比跌幅達到或超過0.5%。意味著二手房掛牌量激增,套現式掛牌增加,前期漲價太快,交易周期拉長,交易成本高,新房降價分流需求等,都導致二手房市場繼續低迷,這也對新房市場形成制約。

展望未來,近期,政策開始全面發力,既有供給端的紓困,也有需求端的激勵。供給端三支箭積極改善房企資金面,而且是全方位、全渠道,針對民企的融資也在全面紓困,保交樓全面提速。若資金面好轉,市場對開發商層面的預期好轉,開發商降價打折的預期就會減緩,房價指數下跌的狀況就會好轉。

當然,需求端,包括降低按揭利率,熱點城市啟動“認房不認貸”的首套房認定標準,調整和退出限購政策、鼓勵開發商降價促銷等等,也會利好開發商內源融資,提高造血功能,也會利好價格穩定。

總之,供需兩端全面發力,互相支撐,最終才能讓價格企穩,預計在明年上半年左右,而在這之前,房價下跌的走勢還會持續。

責編:張騫爻

校對:王蔚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e公司官微。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

標簽: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岛国精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