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房產 > > 正文

【焦點熱聞】每經熱評|提前還房貸人群增多 說明“房住不炒”收到了實效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時間:2023-02-03 09:33:15


(相關資料圖)

每經特約評論員 蔣光祥

自去年下半年以來,不少房貸借釗搜≡袢炕蛘卟糠痔崆俺セ勾?,引发广泛关注。特冰樓岁末年初的年謶痄^秸酥?,部分祬國住房贷酷熱前还款行为蠟镍札f啵コ擅教逅艫摹疤崆盎箍畛薄?。蛹喫引发的个柄w忻骼鋨道鋝煌飩榪釗頌崆盎箍畹南⒙偶幌省U飧魷窒蟊礱嬪鮮且恢紙榪釗撕頭糯怪澠擠⒌牟┺?,蕦上还蕪娚覉A撾虺霾簧俚覽懟?

實事求是地說,提前還房貸在以往很常見,步驟也并不難,銀行既沒有理由也沒有動機去阻攔。但眾所周知去年的情況有點不一樣,去年整年國內資本市場不太給力,普通人想從股票、基金(股基、混基等權益類基金)里面掙點錢不容易,平均下來還有不小的浮虧。更令人無語的是,即便不碰股票、基金這些風險較高的資產,買的是主打固定收益,過去很安全的銀行理財產品,也不如以往穩健,在債市回調的影響下,產品凈值跌跌不休。假設房貸年化利率以5%計,算上股票、基金、理財的跌幅,一反一復,部分投資者去年的浮虧可能在10%到30%之間。這種投資負反饋情況之下,普通居民風險偏好趨于保守,選擇將投資款變為提前還貸的資金,等于一年凈落5個點左右的盈利,有什么理由好拒絕呢?再正常不過的趨利避害罷了。即便拿普通存款來頂上,也還有2個點左右的利差可以吃到嘴里。

再者,部分存量住房貸款利率偏高,也是部分借款人選擇提前還款的重要原因。早期住房貸款利率往往在6%以上,盡管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一降再降,但部分存量房貸利率仍然顯著高于目前約4.3%的平均房貸利率,遑論那些沒有選擇將房貸與LPR掛鉤,而是選擇了固定利率的客戶。盡管可以逐月用公積金沖還貸款,但對于那些公積金較少的客戶,每個月的現金流壓力的還是很大,不如提前“一了百了”,無債一身輕。特別是在得知有些人鉆空子,違規辦理先息后本,利率僅3%左右的經營貸來充當房貸使用,顯然體驗感差異巨大。年底國家普惠減息,這些不規矩者還能收到退息,更是讓老實人心有不忿意難平。

不過,以上推理均基于過往,事物處于不斷變化當中,格局還是得打開。去年以來多地下調首套房貸款利率下限。春節后,新一輪的房貸利率下調也正如約而至。據媒體梳理,截至目前,已經有30城下調首套房貸款利率下限,其中最低降至3.7%。并且根據央行公布的首套住房貸款利率政策動態調整機制,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和同比連續3個月均下降的城市,可階段性維持、下調或取消當地首套住房貸款利率政策下限。目前已經有20余城下調或者取消首套房貸款利率下限,預計未調整的城市后續也有望跟進下調房貸款利率,一季度將會有更多城市首套房貸款利率跌至4%以下水平。可見,3%左右乃至更低將不再是其他貸款的特權。

對于今年的資本市場,春節前后不論A股還是港股的行情已經出來自證,很多業內外人士也認為今年大概率是一個投資“大年”,如果手頭有可以用于提前還貸,但同時可以拿來較長時間投資的閑錢,不如暫時觀望,先看看風頭再說。尤其是賬面還有浮虧的朋友,此刻割肉離場跟風去還房貸,或許不是明智之舉。貸款的事情最終還是需要跳出貸款來看,對于不少人來說,是否提前還貸的根子往往不在于那幾十個BP的利率浮沉,而是基于個人現實,基于自我預判,所作出的一種有限理性選擇。比如原先敢借的錢,現在不敢借,要降房產投資杠桿,這恰恰從另一方面說明“房住不炒”起到了過往多少年都難收到的實效。又比如絕對的風險厭惡型客戶,發覺一段時間內已經很難從他處謀得房貸之上的類無風險收益,當然可以提前還,債畢竟是債,是債就得還,早還早輕松。

責任編輯:

標簽: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岛国精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