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房產 > > 正文

【全球播資訊】房玲等:中海、鏈家“角力”背后的地產銷售渠道深度博弈

來源:中新經緯 時間:2023-02-10 20:28:16

中新經緯2月10日電 題:中海、鏈家“角力”背后的地產銷售渠道深度博弈


(資料圖片)

作者 房玲 克而瑞研究中心企業研究總監

易天宇 克而瑞研究中心研究員

春節后,有市場消息稱,北京鏈家新房業務下架中海所有項目,不再為其帶客,原因是中海拖欠鏈家渠道費用金額達1億元。針對傳言,北京鏈家回應稱,與中海停止合作是“誤會”“目前正在與中海協商2023年新的合同內容”,而中海北京公司也認可上述說法,并表示“對鏈家的付款沒有停止”。

鏈家與中海,一個是全國最大房產中介及渠道商,一個是地產排名TOP10大型央企,素有“利潤王”之稱。兩者間有關地產銷售渠道的業務調整暗含了怎樣的行業變遷?

市場占有率提升,央企國企話語權加大

長久以來,渠道商與房企間大都都保持著合作與競爭的平衡關系,渠道商需依賴房企實現業績增長,房企也需要渠道商客源去化產品。隨著行業下行,這種平衡關系也被打破。

近年來,民營房企逐步退出土地市場拿地,央企國企和地方城投成為土拍中堅力量;消費者為規避暴雷風險也更青睞央企國企旗下項目。在此背景下,央國企市場規模不斷增長,話語權也不斷加大。

據克而瑞房地產企業TOP200銷售榜單全口徑數據,央企國企銷售占比從2020年的22.3%快速上升至2022年的39.4%;其中,中海地產銷售排名也從2019年的TOP7上升至2022年的TOP5,銷售占比提升至3.7%。

此外,北京一直是中海的重點深耕領域。隨著中海加大在北京投資力度,其在北京市場規模也不斷提升。

據克而瑞北京數據,近年來中海地產權益金額及流量金額均為北京第一,2022年分別為395億元、410億元,與第二名北京城建(600266)拉開不小差距。在此背景下,以北京作為重要發展大本營的鏈家等銷售渠道商要發展業務,就必須與市場主流的央企國企打交道,同時手握大量優質資源也增加了央企國企在市場談判中的籌碼。

房企業績承壓,為降成本限制外部渠道比例

行業下行背景下,即使是有著“利潤王”之稱的中海也不得不面臨企業利潤下滑現狀。而業績下滑、成本上升必然讓中海倍感壓力,此次與鏈家協商的渠道費用就計入房企營銷費用,是中海要控制的費用之一。

基于此,中海在很早之前就開始建立自有銷售渠道。據北京中海和瑞叄號院項目在年初微博上發文指出“中海2022年自有渠道成本只有0.6%,遠低于外部渠道”。據市場消息,鏈家渠道費的基礎點位在2%左右。

雖然自有渠道成本較低,但其往往在分銷比、客戶來源等能力上不及渠道商,尤其是在市場遇冷情況下,因此房企對鏈家等外部渠道需求依舊存在。

中介方壞賬率提升,付費模式成博弈焦點

鏈家主要優勢就在于其一二手房業務能夠形成聯動,在類似北京這樣高房價城市,客戶購買新房多為以舊換新,鏈家可通過挖掘二手房客戶資源,為企業新房項目引流。

此前鏈家通常采取“后付費”模式,等到購房者簽約完成按揭貸款,房企收到全款后才會支付中介傭金,周期相對較長。然而2022年后,由于民營房企相繼暴雷,后付費模式風險加大。

近年來,貝殼找房等地產服務商的壞賬率均出現不同程度上升。以貝殼找房為例,2022年前三季度其應收賬款的信用減值準備達21億元,壞賬率達30%,遠超往年水平。

在此背景下,2022年起,鏈家將“后付費”變成了“先付費”模式,即項目公司提前預測營業額,支付其傭金,然后鏈家為其引流服務,最終結算后多退少補。

鏈家這種新付費模式,雖能夠更好地回收賬款,但也會加大房企現金流壓力。而此次中海與鏈家的協商焦點,大概率在圍繞這一付費模式展開。除此外,雙方圍繞的協商點還會有傭金點數的確定、渠道客戶的確認等多方面。

總之,中海與鏈家市場合作的博弈,本質上是在行業調整后市場各主體在重新尋找利潤平衡點。房企由于面臨利潤率下滑,資金流緊張等問題,為降本增效而不得不向渠道商尋求新合作模式;而渠道商為降低企業暴雷事件波及,也不得不重新制定規則。

若未來房地產銷售持續低迷,不排除此類博弈事件會頻繁發生,且這種“角力”不僅存在于房企間,更有可能發生在房企與供應商、銀行、渠道商等上下游企業之間。(中新經緯APP)

本文由中新經緯研究院選編,因選編產生的作品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選編內容涉及的觀點僅代表原作者,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

責任編輯:李惠聰

編輯:王永樂

責任編輯:

標簽: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岛国精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