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房產 > > 正文

熱訊:瑞銀:中國住房銷售或轉向10%-25%預付加上竣工后付款模式

來源:新京報 時間:2023-02-24 21:44:44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王雨晨)2月24日,瑞銀財富管理投資總監辦公室發表機構觀點稱,為保交樓,大部分開發商認同預售制度長期或逐漸轉向現房銷售。投資方面,看好部分投資級及BB級房企債。

今年1月,全國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會議指出,“有條件的可以進行現房銷售,繼續實行預售的,必須把資金監管責任落到位,防止資金抽逃,不能出現新的交樓風險”。本月初,河南省鄭州和開封被列為探索“現房銷售”模式的試點。

瑞銀表示,為保交樓,大部分開發商認同預售制度長期或逐漸轉向現房銷售。同時,購房者料將受益于改革,因為住房的建筑質量有望提高。去年,河南等省份出現較大規模的預售房“爛尾”問題,也可能因此成為首批“現房銷售”的試點,以增強當地購房者的信心。

瑞銀指出,未來,中國的住房銷售安排可能從百分百預售,轉向10%-25%的預付加上竣工后付款的模式,類似于新加坡和澳大利亞。

除了吸引人才,特區政府為吸引外地企業遷冊香港,計劃便利在外地注冊的公司,特別是業務以亞太區為核心的企業,將注冊地遷至香港。有關立法建議將于2023-2024年度內進行咨詢。在加強內地與香港互聯互通,特區政府將與內地探討各項擴容增量方案,譬如優化“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理財通”、債券通,以及進一步擴大滬深港通合資格證券的范圍。特區政府也將研究為境外投資者提供更多風險管理產品,包括在港發行國債期貨。

瑞銀認為,中國房地產債券表現方面,由于投資者近期進行獲利了結、房企盈利前景可能轉弱及住房銷售復蘇乏力,投資級及高收益房企債總回報指數分別從2月初高點回調1%及7%,年初至今累積總回報分別收窄至5%及10%,但表現符合預期。我們預計行業去年度盈利下降50%以上。

然而,房地產市場受到不少利好因素的支持,多個城市已陸續放寬購房規定(如杭州)、降低首付的要求(如南京、長沙及洛陽),以及為購房者提供補貼(如天津、廈門及昆明),2月住房銷售(尤其是二手房市場)也開始出現復蘇的跡象。

瑞銀表示,每周住房銷售數據、在3月召開的全國兩會,以及房企即將發表的盈利指引都值得關注。瑞銀繼續看好部分投資級及BB級房企債,預計相關指數收益率從目前的6.7%及13.6%分別下降至6%及12%,主要受益于二季度銷售潛在復蘇。

校對 柳寶慶

責任編輯:

標簽: 特區政府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岛国精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