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房產 > > 正文

全球快資訊:已有城市踩點“交作業”!兩會后樓市會等來“寬松大年”嗎?

來源:地產財富會微信號 時間:2023-03-08 11:31:04

地產財富會

“兩會”定調后


(資料圖片)

帶給我們很多疑惑和新思考

今年是政策“寬松大年”,

還是房企“出清大年?

是市場回暖剛改需求爆發的一年,

還是依舊難以打開年輕人“心結”的一年?

2023-3-8

兩會期間,很多城市似乎趕著節點“交作業”。

在重慶江北區宣布房交會期間購房契稅50%補貼之后,長沙也放松限售,網簽滿四年即可上市交易。

長沙可是樓市調控“模范生”啊,這個節點突然松綁,雖幅度不大,但實際意義大于形式意義。

其實,對于今年兩會,其實地產人士的期望值可以說是拉滿的狀態——大家十分期待如何定調,渴望看到與上述類似的很多政策層面的跟進與補位,渴望看到超預期的寬松出現。

因為過去的2022年確實是非同尋常的一年,不論是對于我國宏觀經濟,還是單就房地產行業而言,都處在改革與調整的深水區。

再加上去年重申房地產是支柱產業,所以大家信心和期望一下就被拉了起來。

那么,從此次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所透露出的信息來看,今年的政策會出現超出預期的寬松嗎?

防范和化解風險是重點

對地產要“時不時緊緊皮”

我們先看本次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的第一條核心內容:

有效防范化解優質頭部房企風險,改善資產負債狀況,防止無序擴張,促進房地產業平穩發展。

相比往年,《報告》首次把“防范化解風險”擺在今年房地產工作的重中之重。

因為,目前來看,房地產是風險最集中的一個領域之一。

尤其是部分優質頭部房企的資產負債表風險必須加以控制,以防止風險向金融系統無序蔓延。畢竟過去幾個頭部房企出險后帶來的影響和危害是巨大的,今年絕不允許在同樣的問題上“栽兩次跟頭”。

這也意味著,高層在防范頭部房企風險,改善優質房企現金流和資產負債表的同時,會采取相應舉措,順手拉一下那些躺在ICU但“還能再搶救”一下的優質頭部房企,從而更好地穩住大盤,穩住信心,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所以某種程度上,融創、旭輝等房企今年可能會等到一些時機。

至于一些無序擴張,一直躺平一直爽和有點過分叛逆不聽勸的房企——

對不起,出門左拐,自生自滅。

總之,對于大部分出險房企,就是堅持市場化原則,該破產的破產、該重組的重組、該追責的追責。

所以,從行業處境來看,把這份報告或者說兩會定調視作救命稻草非常不可取。

反而更需要看到,今年也會延續去年的一些原則——在“房住不炒”大的框架下,23年是正視問題、縷清問題的一年,也是清算和解決問題的一年。

23年,很多房企可能等不來絕對意義上的“寬松大年”,反倒有可能等來新一輪“出清大年”。

同時需要注意到兩會中防止“資本無序擴張”這一新提法。

可能很多人注意到,前兩年反對資本“無序擴張”的聲音更多集中在互聯網平臺經濟領域,比如阿里巴巴、滴滴打車、美團等互聯網行業巨頭。

從2020年的反對“資本無序擴張”到2021年設定“紅綠燈”,再到2022年的“常態化監管”,如今,這場歷時三年的互聯網平臺經濟行業整改已取得巨大成功。

所以地產也是如此。不論是“防范和化解風險”帶來的行業出清,還是“防止無序擴張”帶來的整改和常態化監管,都不是什么壞事。

當下市場正在呈現回暖趨勢,可以肯定的是,好的信號會繼續傳來,而今年也將會是“時不時緊緊皮”的一年,是政策適度寬松和常態化監管并行的一年,伴隨持續刺激、出清、監管所帶來的連鎖反應,今后,房地產將真正走上平穩健康理性的發展道路。

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抓住年輕人“錢包”還得下功夫

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的第二條核心內容是:

加強住房保障體系建設,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解決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問題。

這背后的本質問題是——隨著人口流動日益活躍,人口向經濟發達地區和城市群集聚趨勢明顯,新市民、青年人“買不起房、租不好房”的問題越來越突出。

因此,政策重點就是將這部分人群納入住房保障,同時刺激他們進行住房消費。

住房保障體系的推進還是比較順利和快速的?!笆奈濉睍r期,40個重點城市將建設籌集650萬套(間)保障性租賃住房,可解決近2000萬新市民、青年人的住房困難問題。

但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可不是單方面意志能夠決定的事。尤其是抓住消費主力軍年輕人的“錢包”,讓他們心甘情愿去買房并不容易辦到。

有沒有發現——

這屆年輕人好像越來越佛系,越來越不怎么買房了。

前有上海夫妻用300萬元提前退休,后有30歲碩士辭職存100萬元到云南養老,近來有關攢錢提前退休、存錢養老相關的話題不斷引起熱議。

某“搞錢”暢銷書作者松浦彌太郎說:“攢錢比花錢更容易。畢竟花錢的方法有很多,但攢錢的方法就只有一個,那就是‘少花錢’?!?/p>

可是當下,我們的這些年輕人進一步豐富了“搞錢”方法論,不僅少花錢,還為此創造了“無痛攢錢”的方法:

以每次攢錢數小、周期短、目標小為特點,不知不覺中,實現痛感極低的攢錢計劃。

可怕的是,當你打開社交媒體,會發現“周末拜佛”成為一種新的潮流,而其中的主流群體居然是年輕人!

數據顯示,今年2月以來,預訂寺廟景區門票的人群中——

90后、00后占比接近50%。

沒想到,年輕人沒能成為大消費和購房主力,反倒成為了點燃寺廟旺盛香火的主力。

所以,這些情況才是真正讓高層坐不住,并下定決心解決好新市民、青年人住房問題的根源。

可以預判,需求端“多維刺激”和“精準施策”將是2023年樓市的另一個重要信號。

今年,雖然不會出現絕對的超預期寬松,但打開年輕消費群體“錢袋子”會有更多針對性政策,對剛需改善群體購房支持政策也會延續,甚至加碼。不僅會出現一些不同城市不同區域的松綁,比如在購房門檻上會有針對性的放寬,利率和首付進一步降低等,以及更多的現房銷售,還會施行各種人才引進政策,加大購房補貼、稅費減免等財稅刺激等等。

當然,比起年輕人的“錢包”,他們的心結可能是更難打開的。

所以,多渠道增加城鄉居民收入,以及在教育、醫療方面降低年輕人等群體的生存焦慮,將是政策需要持續努力的一個方向。

總之,這次兩會正視了房地產以及經濟發展中存在的諸多問題,總結了許多發展中寶貴的經驗教訓,讓我們看到新動力(310328)、新曙光。

現在,我們不要幻想什么絕對意義上的大寬松,我們唯一要做的就是,相信高層、相信中國的智慧。

一起耐下心來,守得云開見月明。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地產財富會。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

標簽: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岛国精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