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房產 > > 正文

全球看點:北京:土地出讓收入用于農業農村比例不低于7.5%

來源:中新經緯 時間:2023-04-04 13:38:30

中新經緯4月4日電 北京市政府網站4日公布《關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實施方案》(下稱方案)。其中明確,全市土地出讓收入用于農業農村的比例不低于7.5%。


(資料圖片)

方案提出,嚴格糧食安全責任制考核,確保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100萬畝以上,其中大豆播種面積達到5.8萬畝以上。明確永久基本農田范圍內設施蔬菜種植項目用地和備案政策,強化用地保障。落實生豬產能調控責任,能繁母豬保有量穩定在5萬頭左右。

持續加大農村違法違規建設打擊力度,抓好農村亂占耕地建房問題專項整治試點工作,完成非住宅類專項整治試點,落實“大棚房”問題長效監管機制,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嚴格控制耕地轉為其他農用地。

嚴格落實糧食地方儲備規模,優化儲備品種結構,適時開展市級儲備糧輪換,做到“常儲常新”。支持重點保供企業與綜合實力強的物流企業簽訂應急配送協議,提高應急狀態運輸保障能力。

方案提到,打造“種業之都”。組織實施種業振興行動。完成第三次畜禽遺傳資源普查和第一次水產養殖種質資源普查。開展北京鴨等特有畜禽水產遺傳資源保護利用行動。承接開展國家育種聯合攻關項目,繼續實施10個北京優勢特色物種種質創制及品種選育聯合攻關。建立健全商業化育種體系,重點提升31家種業陣型企業。

強化品牌引領,培育提升20個“北京優農”品牌。支持凈菜、預制菜企業生產加工設施建設,推介10家凈菜、預制菜示范企業和加工基地,推廣應用預制菜生產技術規范。深入實施“數商興農”和“互聯網+”農產品(000061)出村進城工程,鼓勵發展農產品電商直采、定制生產等模式。

方案要求,引導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在充分尊重農民意愿前提下,結合農田建設、土地整治探索推動“小田并大田”,解決土地細碎化問題,提高農田利用率和產出率。深化“村地區管”,推動實現農村涉地合同管理流程信息化、信息數據可視化,健全社會資本通過流轉取得土地經營權的資格審查、項目審核和風險防范機制,切實保障農民利益。

落實農村勞動力就業參保措施,新增4萬名農村就業勞動力納入城鎮職工社會保險體系。

出臺農村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規劃,研究農村集體土地使用權入股負面清單,探索通過資源發包、物業出租、居間服務、資產參股等多樣化途徑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嚴格控制集體經營風險和債務規模。

方案還明確,堅持把農業農村作為一般公共預算優先保障領域,市政府固定資產投資進一步向農業農村傾斜,完善農業支持保護各項制度,全市土地出讓收入用于農業農村的比例不低于7.5%。健全涉農資金統籌整合長效機制,充實涉農資金項目庫,優先支持項目質量高、儲備充足的區,強化項目績效管理和監督。健全政府投資與金融、社會投入聯動機制,研究以市場化方式設立鄉村振興基金,開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信貸直通車活動,鼓勵和引導銀行等金融機構把更多資源配置到鄉村振興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中新經緯APP)

編輯:郭晉嘉

責任編輯:

標簽: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岛国精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