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房產 > > 正文

浦江中國整合進行時 再收購上海強生物業18.53%股權-每日報道

來源:觀點網 時間:2023-05-10 05:41:18

觀點網 上市多年的浦江中國在一眾物企里面存在感并不高。

在物管行業中,多數以服務居住業態為主的物企依托著母公司的強大光環日漸壯大,相較之下,浦江中國作為一家純粹的第三方物業公司,多年來的擴張既不迅猛,也不高調。

5月8日,浦江中國發布公告稱,進一步收購上海強生物業有限公司18.53%股權,交易完成后,浦江中國對上海強生物業的持股比例將增加至48.53%。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對于該筆收購,浦江中國表示,該等交易可加強集團與一間領先國有企業的整合,能夠擴大集團業務并進一步增加于政府及公眾物業的物業管理市場份額。

借勢國資

上市將近六年,浦江中國的表現并不盡如人意。從最近的業績情況來看,其2022年收益約9.18億元,微增3.6%;母公司擁有人應占溢利則同比下滑超六成,期內僅為1252.5萬元。

盡管物企的高估值時代已經過去,但浦江中國在資本市場的處境卻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自去年11月股價閃崩之后,浦江中國的股價便一直低于1港元/股,淪為一只“仙股”。

浦江中國作為中國綜合城市公共服務供貨商,主要從事為中國高端非住宅物業提供物業管理服務、商業樓宇租賃服務及提供城鎮一體化環衛服務。對于非住宅開發為主的物業管理公司來說,擴張需要尋找到合適的項目進行簽約合作,亦或直接進行并購。

沒有地產母公司可以帶來服務面積增長,或是浦江中國成長過程中不得不直面的“硬傷”。浦江中國也鮮有通過并購來擴充規模之舉,其行政總裁肖予喬曾表示,規模對于浦江中國來說固然很重要,但是不能一味依賴于對同行的并購。對于非居物業公司來說,通過并購來擴大規模而摒棄品質,是不可持續的。

通過和國有企業包括與政府合資、合作的方式來獲取項目,是浦江中國常見的做法。在此次收購上海強生部分股權之前,浦江中國已持有該公司30%股份,說明其與強生集團的業務合作早已展開。

上海強生物業主要從事體育場館、公園、商業及政府物業的物業管理,現由上海強生集團持股70%,上海浦江物業持股30%。上海強生集團由上海久事置業全資持有,股權穿透顯示,其最終控股方為上海國資委。

上海久事集團投資并承接上海重大市政項目的建設和運營,如市域鐵路機場聯絡線、北外灘貫通和綜合改造提升工程、浦東足球場、徐家匯(002561)體育公園等。

根據2022年度財務數據顯示,上海久事合并總資產約為6822億元。浦江中國認為該等交易可加強其與上海久事的整合,并能夠進一步增加集團于政府及公眾物業的物業管理市場份額。

股權交易

這筆交易的前提是浦江中國間接全資附屬公司浦江物業按代價向上海強生轉讓上海外灘的100%股權,交易代價為3189.6萬元,其中80萬元將入賬列作浦江物業對上海強生注冊資本的額外注資,3009.6萬元將入賬列作浦江物業對上海強生資本公積的額外注資。

交易完成后,上海外灘物業將不再為浦江中國的間接全資附屬公司并將成為浦江中國的間接聯營公司,且預期將入賬列作該公司的投資;上海強生物業將仍然為浦江中國的間接聯營公司。

交割后,上海外灘物業將由上海強生物業全資擁有,上海強生物業將由浦江物業及強生集團分別擁有48.53%及51.47%,浦江物業于上海強生物業的合計權益價值的應占權益將為5847.67萬元。

倘出售事項落實,浦江中國預期在交割后,出售事項將錄得約1539.4萬元稅前收益。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協議,浦江物業需保證,負責收回上海外灘物業于交割日期前的應收賬款。如果浦江物業未能于2026年9月30日前代表上海外灘物業全部收回該等應收賬款,則浦江物業須與上海外灘物業訂立轉讓協議,將所有未收回的應收賬款由上海外灘物業轉讓予浦江物業,并向有關付款方發出通知。

據悉,上海外灘物業目前的應收賬款約有2150萬元。根據上海外灘物業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經審核賬目,其應收賬款平均周轉期為80天,呆壞賬的壞賬撥備率分別為1%及2%。

人員任用方面,兩個公司股權交割完成后,浦江中國將提名其代表擔任上海強生物業的總經理并負責其日常管理及經營。上海外灘物業的現任關鍵人員于交割后也將繼續留任。因此,上海強生物業及上海外灘物業的管理團隊在交割后將融為一體。

對此,浦江中國認為,該等交易將為集團創造協同效應,并長遠提升集團的業務及盈利能力,從而將優化集團的財務表現。

責任編輯:

標簽: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岛国精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