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房產 > > 正文

天天消息!年內基金密集分紅超1400億元 債基占比逾八成

來源:證券日報 時間:2023-10-24 11:27:25


(資料圖)

近三天,逾百只基金(不同份額分開計算,下同)集中發布分紅公告。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2023年10月19日,今年以來,共有2133只基金累計實施分紅4027次,分紅總額為1473.71億元。

具體來看,分紅金額方面,今年有34只產品年內分紅金額超5億元。其中,有7只產品分紅金額在10億元以上;分紅次數方面,部分基金分紅較為頻繁,年內有37只基金分紅次數在5次及以上,分紅次數最多的達10次,另有部分基金分紅次數依次為9次、8次等。

而在目前已實施分紅的基金中,債券型基金的分紅數量達1815只,占全部分紅基金產品數量的八成以上;合計分紅總額達1239.1億元,占全部分紅金額也達八成以上。

談及債券型基金分紅總額占比較多的情況,國投瑞銀基金相關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基金在臨近年底時密集分紅并不是今年特有的情況,往年來看同樣存在。究其原因,首先,今年以來,債券基金尤其是純債基金業績表現總體良好,累積了較高的可分配收益;其次,不少基金約定了分紅次數的要求,比如在符合收益分配條件的前提下每年至少進行一次收益分配等。因此,結合債券型基金合同約定的要求,以及該類型產品投資者較為穩健的風險收益偏好特征,將基金收益以分紅方式回饋給投資者,可有效提升投資者體驗,也有利于引導客戶長期投資。”

在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看來,基金經理通過分紅將浮盈兌現一部分給投資者,同時也能主動壓降一定基金規模。

“此外,債券型基金因為定期有利息收入,但利息收入若相對小額,再投資存在一定難度,基金管理人可能更傾向于以分紅形式處理;另有一些定制的債券型基金,客戶本身有一些分紅需求。”一名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

不過,基金分紅并不意味著投資者的“額外收益”,基金分紅是將基金凈收益的一部分派發給投資者,分紅的資金來源于基金投資所獲得的凈收益,可以分為現金分紅和紅利再投資兩種方式。

對于債券市場的后市表現,“未來一段時間,債市多空交織,長端或高位盤整,觸發收益率向下的利好不足,但考慮到前期已出現較明顯調整,配置價值初現。相較而言,利率短端確定性更強,當前點位賠率不低。市場對10月份資金面中性偏樂觀,積極因素包括財政資金加快支出使用,機構杠桿水平并不高,但仍需關注匯率波動風險和內外均衡,以及特殊再融資債發行節奏。”國投瑞銀基金相關負責人表示。

長城基金預計,四季度中短端債券收益率趨向震蕩平衡,將主要關注組合的信用風險和利率風險。

在債券市場投資方面,中加基金建議,以波段思路進行操作,短期可關注流動性緩和后中短久期品種的估值修復機會,并注重信用票息策略,把握可轉債市場的結構性機會。

責任編輯:

標簽: 分紅 基金 債券型基金 收益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岛国精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