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科學 > > 正文

基因組學最新成果:六種蝙蝠高質量基因組公開

來源:科技日報 時間:2020-07-23 11:22:50

英國《自然》雜志22日公開一項基因組學最新成果,歐洲科學家發表了六種蝙蝠的高質量參考基因組,為科學家理解蝙蝠超常適應力的遺傳學基礎提供了關鍵線索,其結果對增強人類健康和疾病治療具有重要意義,有助于未來提高人類面對新冠肺炎等疾病的應對能力。

病毒學家和基因學專家長期以來一直對蝙蝠很感興趣,因為蝙蝠攜帶并傳播致命病毒,但它們本身卻不生病。2018年發表在《細胞》雜志上的一項研究中,科學家發現蝙蝠可能帶有大量與干擾素和自然殺傷相關的“基因家族”,這與其它和它們類似的哺乳動物有很大的不同。從蝙蝠基因組上獲取的知識,不但有助于人們理解動物傳染病的傳播機制,還將幫助人們更好地了解蝙蝠對致命病毒所具備的特殊免疫力,進而研發相關藥物。

作為全球基因組合作計劃“Bat1K”的一部分,愛爾蘭都柏林大學科學家艾瑪·提靈、荷蘭馬克斯·普朗克心理語言研究所科學家索尼婭·威納斯及其團隊,此次公開了六種蝙蝠的高質量基因組序列:馬鐵菊頭蝠、埃及果蝠、蒼白矛吻蝠、大鼠耳蝠、庫氏伏翼蝠以及獒蝠。

研究團隊的分析有助于確定蝙蝠的演化起源,研究結果表明,與聽力相關的基因在蝙蝠祖先分支中被選擇,說明喉部的回聲定位能力是這一類群的一個祖先性狀。他們還發現了免疫相關基因的選擇和丟失,以及抗病毒基因——APOBEC3擴增的證據,反映出蝙蝠超常免疫力的可能分子機制。此外,不同病毒的基因組整合,也揭示了蝙蝠對病毒感染一貫的耐受力。

該研究為厘清蝙蝠適應力的基因組基礎提供了豐富資源,這些遺傳學基礎包括它們的壽命、回聲定位、感知覺,以及對病毒感染異乎尋常的免疫力,這對增強人類健康和疾病治療具有重要意義。譬如,這些基因組可以為研究蝙蝠如何耐受冠狀病毒感染提供參考,未來將幫助提高人類面對新冠肺炎這類疾病的應對能力。

總編輯圈點

作為一種常年發著高燒的生物,蝙蝠可以懷揣多種病毒而自己不染病,其中不乏臭名昭著的、能對人類產生極大毒性的種類。這也導致現在很多人對蝙蝠恨之入骨。實際上,尊重而不是滅絕它們,才是對待自然界任何一種生物的正確態度。蝙蝠不但對生態很重要,它們進化出的抗病毒防御策略,是可以被人類利用從而避免疾病的。而高質量基因組的公開,可以幫助我們確定人類和蝙蝠抗病毒機制的差異,從而“揪出”它們免疫的關鍵成分。

責任編輯:

標簽: 蝙蝠基因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投稿合作 | 法律聲明 | 廣告投放

版權所有©2017-2020   太陽信息網京ICP備2021034106號-55

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網站聲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許范圍內服務!

聯系我們:55 16 53 8 @qq.com

Top 岛国精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