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科學 > > 正文

新時代中文學科建設:與自然科學的界限被打破

來源:中國新聞網 時間:2020-09-27 10:55:19

9月26日,以“新時代的中文學科建設與人才培養”為主題的全國重點大學中文發展論壇第二十一次會議在蘭州大學舉行。

26日,來自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等36所知名高校的專家學者在蘭州大學就中文學科的一流學科建設內涵、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網絡教學模式、新文科建設等具體問題開展研討。

當日,以“新時代的中文學科建設與人才培養”為主題的全國重點大學中文發展論壇第二十一次會議舉行。

西藏大學常務副校長、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金永兵接受中新網記者專訪時介紹,自1999年發起創辦的全國重點大學中文發展論壇迄今已舉辦二十次,論壇對于整個中華文化的建設,以及傳承創新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中文學科發展的一場思想盛宴,充滿了很強烈的人文情懷,也是與會學者打開思維,享受人文精神融匯和體驗的機會。

上海交通大學人文學院院長、教授王寧作《全球人文與中國學者的貢獻》報告時說,人文學科的重要性和學習它的目的在于:它不求在短時期內取得立竿見影的效果,但在大學的各門學科的分布中,又占有不可或缺的一席位置。“這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一所一流大學,不僅要有一流的科學大師,同時還要有一個一流的人文環境和一批卓有成就和影響的人文思想家。”

“現代社會的復合型需求使得學科發展越來越趨向于綜合交叉,傳統意義上人文社會學科與自然科學的界限正在被打破,人文社會學科研究對象將會發生顯著變化。同時與理工科新興領域進行交叉融合,將成為新文科內容的重要增長點。”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院長王立軍談及新文科建設的相關問題時稱。

蘭州大學副校長沙勇忠介紹說,近年來,蘭州大學文學院圍繞“一帶一路”倡議,將絲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文化經驗的語言接觸、文學傳播與藝術交流作為新的學術生長點和學科創新突破口,獲批“絲綢之路中外藝術交流圖志”“絲路審美文化中外互通問題研究”“西北民族地區回族話與回族經堂語、小兒經語言”三項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這些是蘭州大學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方面的重要收獲,也是蘭州大學學科建設方面的重要抓手。

蘭州大學文學院作為此次論壇的承辦方,蘭州大學文學院院長、教授李利芳說,全國重點大學中文發展論壇更多的是在于各高校間辦學經驗的交流與分享,因為各自所處的地域不一樣、辦學的歷史不一樣,學科建設各自形成的特色經驗也有差異,在這個共享的平臺上大家經驗交流,同時共同關切一些中文學科建設人才培養存在的一些共性的問題,凝聚共識,以更好地促進中文學科和中文專業教育的發展。(記者 徐雪)

責任編輯:

相關推薦:

最新資訊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投稿合作 | 法律聲明 | 廣告投放
 

版權所有©2017-2020   太陽信息網 豫ICP備17019456號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網站聲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許范圍內服務!
 

聯系我們:514 676 113@qq.com
 

Top 岛国精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