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科學 > > 正文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什么意思?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哪里?

來源:今日熱點網 時間:2023-01-17 10:36:13


【資料圖】

最近大家都在討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的意思相關的事情,對此小編也是非常的感應興趣,那么這件事具體又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就是小編搜索到的關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的意思事件的相關信息,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的意思是因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一個漢語成語,出自北宋文學家范仲淹的名著《岳陽樓記》,意思就是不因外物的好壞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表示了古仁人的處事深遠與豁達胸襟。該句用了互文修辭手法。

范仲淹,生于公元989年,公元1052年去世。字希文,蘇州吳縣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學家。死后謚“文正”,世稱“范文正公”。他出身貧苦,其父范墉任節度掌書記。青年時借住在一座寺廟里讀書,常常吃不飽飯,仍然堅持晝夜苦讀,五年間未曾脫衣睡覺。中進士以后多次向皇帝上書,提出許多革除弊政的建議,遭到保守勢力的打擊一再貶官。后來負責西北邊防,防御西夏入侵很有成績。一度調回朝廷擔任樞密副使、參知政事的職務,可是在保守勢力的攻擊與排擠下,于宋仁宗慶歷五年又被迫離開朝廷。他以六十四歲的人生,矢志不渝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政治主張,深受當世和后人稱道。文章和詩詞俱脫俗超凡,是其心志和情感的形象外化。有《范文正公文集》傳世。 寫《岳陽樓記》時正在鄧州做知州。

責任編輯:

標簽: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范文正公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岛国精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