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科學 > > 正文

常家莊園是怎樣的景區?常家莊園內有哪些景點?

來源:路途網 時間:2023-05-19 13:49:56

常家莊園是怎樣的景區?

常家莊園,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是被稱為“儒商世家”的榆次東陽鎮車輞村常氏家族的宅院建筑群。

始建于乾嘉年間,后多次修繕,占地60萬平方米,有房屋4000余間、樓房50余座、小園林13處,建筑占原車輞村的一半。1947年,因戰爭被毀多處,后得到修復。

常家莊園開放為原常家莊園遺存的半條街,共計12余萬平方米,不及原面積的1/4。其中宅院4公頃、園林8公頃、附屬房屋3公頃,莊墻12公里,形成一山、一閣、兩軒、四園、五院、六水、九堂、八貼、十三亭、二十五廊、二十七宅院”的格局。

山西榆次常家莊園,東經112°34'至113°8'和北緯37°23'至37°54',北依太行山脈,南俯汾河谷地,歷史悠久,古稱魏榆、涂水、中都,起源于上古榆罔榆州國,向為三晉名邑。

常家莊園屬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夏季炎熱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秋短促,年平均氣溫9.8℃,降雨量418-483mm,年日照時數2662小時,無霜期158天。常家莊園處于晉商文化旅游區,氣候溫和,晝夜溫差小。

常家莊園內有哪些景點?

常氏祠堂

祠堂即原“北祠堂”,開建于1879年(清光緒五年),竣工于1882年(光緒八年),歷時3年,共耗銀兩萬余兩。北祠堂位于莊園后街東段北側,坐北朝南,院寬25米,進深100余米,占地2500余平方米。整個建筑遵從儒禮,南北中軸,東西對稱,三門四進,雄渾壯闊,莊嚴肅穆,是中國北方現存規模最大、結構最完整、設施最完備、規格非常高的祠堂建筑群。在建筑布局上,常家祠堂從南向北由4個院落組成,即石圍欄外院、前院(戲臺院)和由獻廳分隔而成的里院上、下院。主要建筑設施有供奉祖宗牌位的正廳和獻廳、配廳、配房、戲臺等。

貴和堂

貴和堂宅院位于后街西段北側,坐北朝南,有房屋73間,樓房2座,在常家莊園建筑中是現存規模最大的一個堂;得以保存的磚、木、石雕、彩繪最完整;有中國民居中最大的磚雕影壁;專家認定七開間后樓是中國民居中最高等級的建筑。貴和堂的建筑,除車馬院、客院等附屬院落在后街南側外,主要建筑6處均在街北,是北常建筑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堂。

石蕓軒

石蕓軒書院位于后街中段北側,是常家的家族書院,因珍藏稀世珍品一一石蕓軒法帖而得名。書院由石蕓軒大書院、私塾院、約齋書院3組院落組成,布局上連為一體。院內形成一處園林式的書院建筑群。碑廊構成了石蕓軒書院的主體,收藏展示著四部大型珍貴碑帖,廊即是帖,帖即是廊,其中三部在前院,一為正廊的《石蕓軒法帖》,一為東廊的《聽雨樓法帖》,一為西廊的《常氏遺墨帖》。一部在后院南廊,為《四十四帝后御筆帖》。

靜園

靜園,是在原常家“后園子”——杏園、棗園、桑園、花園、菜園的基礎上,聘請中國當代著名古建園林專家孟兆禎、周維權、鄭孝燮等精心策劃,遵從原貌,而又經過必要的整合和補修恢復而成的。靜園主體位于各堂院的后面,縱跨莊園北部,占地120畝。常家建造靜園時,正是中國造園活動的高峰期,且常氏數代往來于江南水鄉與塞北大漠之間,所以,揉南、北風格于一體,使靜園既具北派之質樸豪放,又有南派的靈巧秀美。風格以野趣為主,點綴以小溪、水塘、回廊、甬道、亭閣、溪橋、園中園,精致、肅靜、空靈、通透,超然脫俗。

責任編輯:

標簽: 常家莊園 常家莊園的介紹 常家莊園的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岛国精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