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旅游 > > 正文

三大航三季度總虧損241億元,東航資產負債率達91%

來源:環球旅訊 時間:2022-11-01 09:49:44

2022年僅剩下兩個月時間。隨著10月的結束,國內7家上市航司陸續發布了三季度財報。

總體來看,虧損還是航司的主旋律。僅僅是第三季度,7家上市公司一共虧損了約343億元,日均虧損近4億元。


(相關資料圖)

持續刷新史上最差業績

今年三季度,國內疫情仍多點散發。從整體業績來看,南航成績較為領先,營收同比增長9%至293.44億元,環比增長52%,是7家上市航司中同比唯一實現正增長的航司。

國航、東航第三季度營收同比分別減少8.37%、7.28%至181億元、165億元,是2020-2022年疫情三年來最差的三季度。其余航司營收同比均有所下滑。

歸母凈利潤方面,7家上市航司虧損同比大幅擴大,前三季度虧損均創出史上最差業績。其中,南航凈虧損70億元,雖是三大航中虧損額最小的,但同比下滑最嚴重,達326%;東航凈虧損最大,同比擴大218%至94億元;春秋航空止盈轉虧,凈虧損4.92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吉祥航空第三季度虧損擴大超6倍,由去年同期的1.52億元擴大至10.83億元;前三季度凈虧損29.73億元,去年同期僅虧損0.5億元。吉祥航空表示,虧損原因主要系本期疫情影響,收入減少以及航油價格、匯率波動影響所致。

雖然虧損仍在持續擴大,但三大航三季度業績與二季度相比呈更良好的恢復態勢。國航、南航、東航三季度營收分別環比增長64%、52%、147%;三季度凈虧損分別環比收窄18%、13%、15%。

在近期民航局舉行的10月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民航局航空安全辦公室副主任吳世杰曾表示,三季度民航行業主要運輸指標恢復程度高于二季度,但月度間仍有明顯波動。

三季度,全行業完成運輸總周轉量、旅客運輸量分別為177.9億噸公里、8639.7萬人次,同比分別下降12.9%、19.7%,運輸規模分別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52.6%、49.3%,較二季度分別提高14.4、23.2個百分點。

各航司資產負債率持續擴大

虧損不斷擴大帶來的直接影響,便是各大航司的資產負債率也在不斷攀升。

三大航中,東航資產負債率已高達91%,相比上半年報告期末的88%,短短一個季度時間資產負債率已上漲了3.36個百分點;國航相比上半年也上漲了3個百分點,資產負債率逼近90%。除了吉祥航空有所下降,從上半年的81%下降至77%,其余航司資產負債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漲。

除了以上7家上市航司,國航旗下山航也錄得大額虧損。據山航2022年三季度報告顯示,三季度,山航營收29.93億元,同比下降了15.89%;歸母凈虧損20.21億元,相比2021年同期虧損3.39億元,虧損擴大近5倍。

自疫情后持續兩年的虧損,山航2021年底陷入資不抵債困境后,2022年以來更是不斷上漲,截至三季度末,山航資產負債率高達112.75%,相比上半年又上漲了6.47個百分點,從截至2019年底70.25%的資產負債率,2年多內山航的資產負債率上漲了42.5個百分點,是所有上市航司中上漲幅度最大的航司。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年底,山航,上航,重慶航空,烏魯木齊航空和福州航空五家航司均報告資不抵債。而今年上半年,三大航又各增加一家子公司資不抵債:國航子公司深圳航空資產負債率達103.14%;東航江蘇資產負債率達102.63%;據航旅圈數據,南航子公司汕頭航空資產負債率達116.4%。

據民航發展規劃研究院估算,1-9月,全行業累計虧損超過1500億元;其中航司虧損約1300億元,超過2020年和2021年同期總虧損額(1245億元);預計2022年全行業虧損1800億元左右。隨著各大航司不斷刷新史上最差業績,2022年我國資不抵債的航司或將只多不少。

圖源:民航局統計分析中心

三季度環比呈恢復態勢

從整體航空市場來看,隨著7月暑期出行的復蘇,7-8月份國內航班執行數整體復蘇態勢明顯,各航司載客量也均有所增長。

圖源:飛常準

從各大航司的運營數據來看,載客量雖同比仍大幅下降,但從前三季度累計情況來看,三季度的數據表現顯然優于一、二季度。其中,國航、南航、東航三季度載客量環比增長分別為113%、86%、173%。

客座率方面,春秋航空仍獨占鰲頭,達到74.7%,同比下滑7.58個百分點。

這與核心市場的復蘇息息相關。

根據四大上市機場生產經營報告,三季度,北京首都機場、上海浦東機場、廣州白云機場、深圳機場旅客吞吐量分別為504萬人次、425萬人次、960萬人次、680萬人次,恢復水平較二季度大幅提升。

廣州白云機場依舊是最繁忙機場,“北上廣深”機場三季度起降架次分別為5.34萬架次、5.65萬架次、8.91萬架次、6.79萬架次;環比上漲114%、221%、91%、16%。

7月和8月,國內旅客運輸量恢復至3000萬人次以上,但隨著國內疫情多點散發,9月客運量回落至2009.9萬人次。根據航旅縱橫數據,9月客運班次總量降至20萬班以下,較上月大幅減少11萬班。

圖源:民航局統計分析中心

而在經過近一年的革新后,海航也有望逐步復蘇。

8月份,海航控股宣布定增募資108.7億元,采取的是大股東認購股票向子公司注資的方式,由方大向上市公司海航控股進行百億增資。根據公告,定增發行對象為海南瀚巍投資,而瀚巍投資由海航航空集團100%持股,背后實際控制人仍為方威。

海航控股董事長程勇在上半年業績說明會表示,目前海航正在準備報送證監會的材料,爭取2022年底前完成發行。

緊接著在9月28日晚間,ST海航發布公告稱,9月30日,海航在經過停牌1天后復牌,正式撤銷其他風險警示。公司A股股票簡稱由“ST海航”變更為“海航控股”;B股股票簡稱由“ST海航B”變更為“??谺股”。繼5月份完成摘星后,海航控股正式脫帽,從退市危機中走出來。

國際航線回暖

今年以來,全球超過110個國家(地區)取消所有入境政策以及我國入境政策的逐步放寬,這在極大程度上推動了國際客運航班的恢復。隨著冬春航季的到來,我國多家航司宣布將在多條國際航線陸續恢復或增加航班。

圖源:民航局統計分析中心

據民航發展規劃研究院數據,三季度,國際航線旅客運輸量53.6萬人,為2019年同期的2.7%;其中9月國際旅客運輸量增長明顯,達到21.2萬人,為2020年4月以來首次超過20萬人。飛常準數據也明確顯示,9月以來,中國國際航班執行航班量呈上升趨勢。

圖源:飛常準

民航局運輸司副司長徐青表示,中國民航將自2022年10月30日-2023年3月25日執行2022/23年冬春航季航班計劃。今年冬春航季,共有127家國內外航空公司計劃每周安排104573班客貨運航班(1個起降計1班,下同)。

其中在國際航線航班方面,目前,國內外航空公司每周安排客運航班840班,也就是420個往返航班,同比2021/22年冬春航季增長105.9%。

據中郵證券10月23日發布的研報稱,隨著國際航班熔斷政策的調整以及疫情防控政策的持續優化,航空公司國際航班加速恢復的趨勢愈發明顯。行業持續恢復的趨勢并未改變。雖然8月以來全國多地疫情呈發散狀態,對短期客流產生了一定影響,但行業中期復蘇的趨勢仍將持續。

但航司在航油成本和匯率上的壓力依舊存在。此前,丹斯克銀行曾預測布倫特原油價格在第四季度為100美元/桶,2023年布油將跌至95美元,但短期內將保持高位 。

而人民幣貶值帶來匯兌損失亦是航司失血的一大原因,以海航為例,上半年受匯率波動影響,確認財務匯兌損失 40.50億元,其匯兌損失規模遠超三大航。據界面新聞消息,三季度海航匯兌損失占其虧損額近40%。不過海航也指出,該損失不會導致企業當期現金流流出,并且將來隨著人民幣升值而減少損失。

同時,隨著奧密克戎新變種的出現,新冠疫情仍像一只未落地的靴子,2022年民航市場的恢復與否,仍伴隨疫情發展起起伏伏。

責任編輯:

標簽: 資產負債率 個百分點 旅客運輸量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岛国精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