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旅游 > > 正文

世界熱點評!誰是2022旅游出行“預虧王”?

來源:環球旅訊 時間:2023-02-07 08:03:56

黎明前的黑暗往往是最難熬的。


(資料圖)

近日,多家上市的旅游企業發布了2022年業績預告。根據環球旅訊的不完全統計,大部分上市公司在2022年錄得了巨額虧損,只有麗江股份實現了微額盈利。

其中,有的酒店集團虧損了至少5億元,有的旅行社虧損了至少8億元,大部分景區虧損皆在1億元以上。虧損的重災區毫無意外依然是民航業,三大航2022年的虧損皆在300億元以上。

對于所有的旅游企業來說,堵上過去三年的虧損是未來發展至關重要的一環,而認清這個虧損的窟窿有多大則是必要的前置工作。

01

旅行社:連虧三年

2023年春節前夕,一紙文件宣告旅行社可以在2月6日后重啟20個境外目的地的跨境跟團游。這一天,旅行社們等了將近三年。

過去三年里,旅行社們都是在虧損中苦熬著。

眾信旅游的預虧公告顯示,2022年的營業收入至少為4.5億元,上年同期為6.84億元。雖然營業收入同比下滑,但其2022年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虧損約為2億-2.8億元,而上年同期則為虧損4.65億元,虧損同比收窄近40%。

眾信旅游在公告中提到,2022年公司管理層克服困難,積極開拓新業務,進一步節約開支、降本增效使得虧損得以收窄。據悉,自疫情后眾信大力開拓整合營銷服務業務,旗下子公司眾信博睿為眾多活動提供整合營銷服務。眾信旅游2022半年報顯示,整合營銷服務業務收入已占公司全年收入超60%。

經計算,眾信旅游在2020-2022年的虧損分別達到了14.8億元、4.64億元以及2億元,合計虧損已經超過了20億元。在當下用戶跨境游需求尚未完全恢復的背景下,眾信旅游預計在2023年仍要對整體跨境游業務進行修復及調整,因此能否在2023年擺脫虧損也還有待商榷。

與眾信旅游有著“難兄難弟”之稱的凱撒旅業,在2022年的日子明顯要更艱苦一些。

凱撒旅業預計在2022年的收入為3億-3.8億元,而2021年同期的收入約為9.4億元,收入至少同比下降了近六成。在虧損方面,相較于2021年的虧損6.89億元,凱撒旅業2022年預計虧損8億-9.8億元,虧損至少同比上漲16%。

凱撒旅業在公告中稱:“受疫情影響,公司全年旅游業務和食品業務都未能按照計劃開展,并且經受了更加嚴重的沖擊,公司業務無法全面恢復?!?/p>

據了解,凱撒旅業旗下子公司凱撒易食業務涵蓋航空配餐、鐵路餐飲、郵輪船供等,并且在2022上半年中其配餐業務已經占公司總收入約65%。但在2022年整體用戶出行需求受到打擊的背景下,交通出行行業客流的減少也意味著配餐業務的需求減弱,這或許也是凱撒旅業在2022年收入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而擁有廣東老牌旅行社品牌廣之旅的嶺南控股則預計2022年虧損為1.6億-1.9億元,相較于上年同期的虧損1.27億元,今年虧損至少擴大了25.2%。在營業收入方面,今年嶺南控股的營業收入至少達到了9.3億元,比2021年同期的15.26億元下降了近四成。

近些年來,在嶺南控股的年報中,旅行社運營占整體業務的占比越來越低。在2021年中期、2021年末以及2022年中期三個時間節點,嶺南控股旗下的旅行社運營業務收入占比分別為54.74%、47.48%以及23.28%,呈逐年下降的趨勢。而截至2022年中期,在嶺南控股的收入中占比最高的是酒店經營業務,收入占比達到了近六成。

02

酒店:轉微盈為巨虧,新店開業速度放緩

疫情三年,酒店沒有停止擴張,但也沒能扛住疫情的重擊。

首旅酒店預虧公告顯示,公司2022年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虧損為5.2億元至6億元,而上年同期則是實現凈利潤5567.69萬元,整體轉微盈為巨虧;而在扣除政府補貼等非經常性損益后今年的虧損至少達到了6.2億元,而上年同期則是實現凈利潤1094.58萬元。

對于虧損,首旅酒店給出的解釋是受國內疫情影響,用戶商旅需求受到極大遏制,特別是上半年上海、深圳、廣州、吉林等多個大型城市大面積暴發疫情,導致公司上半年出現虧損。

從業務方面來看,首旅如家今年擴張的速度也相對放緩,2022年全年新開店879家,而2021年同期為新開店1418家,同比減少了38%。

華住雖未披露盈虧情況,但其于1月31日晚間發布了2022年第四季度及全年的酒店經營初步業績公告,提到2022年第四季度的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恢復至2019年的83%。

若按照年度的情況來看,華住提到旗下國內在營酒店在2022年的綜合日均房價同比下滑1.3%,綜合入住率同比下滑5.5個百分點,而全年的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更是同比下降了8.8%。至于華住投資的德意志酒店集團則“風景獨好”,全年綜合日均房價同比提升了22.9%,綜合入住率同比提升了21個百分點,綜合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則是同比提升96.2%。

至于在新開店方面,截至去年底,華住在全球17個國家經營8543家酒店,其中87%為管理加盟或特許經營的方式。比起2021年底的7830家酒店,華住在2022年新開713家酒店,酒店數量同比增長約9.1%,相比2021年15.3%的增速有所下滑。

作為區域酒店的代表,近年來風波不斷的華天酒店繼續深陷虧損泥潭。

從華天酒店的公告來看,2022年預計凈虧損為2.5億-3.6億元,而2021年同期則為實現凈利潤8422.99萬元,同比下滑近4倍。對此華天酒店解釋,即便去年酒店行業受挫使得酒店收入下滑,但華天酒店優化負債結構、降本控費從而降低成本中的財務費用,所以使得凈虧損的變動幅度較小。

但華天酒店也提到,由于2022年期間公司進行了幾項股權轉讓與資產處置,且華天酒店2022年收到的政府補助金額也比2021年少了許多,因此非經常性損益貢獻利潤大幅下降。

截至環球旅訊發稿,錦江酒店、金陵飯店、君亭尚未發布2022年業績預告。

03

目的地景區:客流大幅度下滑

預虧金額較去年上漲成為常態

盡管景區可以享受到周邊游、本地游的“紅利”,但長線游的間歇式缺席使得大量景區目的地客流下滑,進而營收不容樂觀。

在已發布業績預告的14家目的地景區相關的上市企業中,除麗江股份預計2022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250萬元-350萬元,其余企業均預告虧損,其中數家公司甚至由2021年的同期盈利轉向虧損破億。

作為地產+文旅玩家,華僑城A以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虧損80億-110億元成為虧損額最高的企業。不過,華僑城A在業績預告中指出虧損源自房地產業務的不景氣,針對景區資產,由于持續虧損或更新改造等因素,華僑城A對部分景區資產計提減值。

不計入華僑城A,業績預告中虧損額最高的中青旅,預計2022年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虧損為3.42億元,相較于2021年同期的凈利潤2123萬元,由盈轉虧。

而中青旅在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預計凈虧損為4.3億元。相關資料顯示,非經常性損益主要包括各種形式政府補貼,處置長期資產等產生的損益,以及短期投資損益等內容。

中青旅在報告中指出,2022 年中青旅控股子公司烏鎮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收到桐鄉市財政局給予的烏鎮古鎮保護與品牌宣傳推廣補助,金額總計1.29億元,對公司歸母凈利潤影響金額為0.64億元。

與大多數目的地企業一樣,針對業績變動,中青旅將原因歸結于2022年國內疫情導致目的地景區的客流下降。受國內疫情多地頻發的影響,在2022年的不同時段里,中青旅的烏鎮西柵景區及烏村、烏鎮東柵景區、古北水鎮景區等項目實施了閉園管控。

中青旅也在報告中指出,即便在非閉園期間,由于出行限制及游客消費心理預期下降,景區客流也大幅下降。

而麗江股份作為截至目前上市旅游企業中唯一盈利的公司,其盈利的原因或并非完全源于景區自身的運營。

報告指出,景區受疫情影響,麗江股份持有的景區游客接待量出現下降,但旗下麗江和府酒店有限公司實現營業收入8590.67萬元,同比上升6.07%;另一方面,在報告期內麗江股份處置麗江裸美樂的長期股權投資,增加公司年度稅前利潤約977.79萬元,并累計獲得相關政府補助優惠扶持政策資金約900萬元。

不過,伴隨我國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景區也搭上了復蘇的快車道。據文旅部統計,春節期間有10739家A級旅游景區正常開放,占總數的73.5%,不少景區再次出現了“人從眾”的景象。

黃山發布指出,2023年1月份,黃山風景區接待游客35.24萬人,較2019年1月(11.31萬人)增長211.45%,創歷年1月份接待量新高,實現首月“開門紅”。麗江古城保護管理局統計數據指出:在1月20日至1月22日期間,進入麗江古城人數為358003人次,相較于2022年同期人數增長246.62%。

03

航司:繼續刷新虧損紀錄,國航再居“預虧王”

不出意外,2022年航司又繼續刷新了虧損紀錄。據民航局統計分析中心數據,疫情三年來民航業的虧損總額超過2010-2019年十年的凈利潤。

2022年度,三大航虧損額度均超過300億元,總計虧損1033億元-1117億元,相比2021年三大航總計409.59億元的虧損額,2022年的預計凈虧損直接翻倍。

其中,東航預計凈虧損同比擴大最嚴重,相比2021年全年虧損擴大約3倍;國航預計虧損370億元-395億元,虧損額度再度位居航司之首,也是截至目前所有發布業績預告的上市旅游企業中的“預虧王”。

2022年,國內8家上市航司預計總虧損額度為1356.2億元-1501.3億元,相當于去年全年每天要“燒掉”約4億元。2022年,海航、春秋航空止盈轉虧,值得注意的是,從前三季度財報數據來看,四季度國內航司的虧損額均有所回落,其中,海航前三季度凈虧損總額為208.39億元,四季度有望再度盈利。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1月31日晚間,山航就此前國航預取得山航集團控股權一事,發布《關于要約收購事項的進展公告》。公告顯示,由于山航股份2021年度經審計的期末凈資產為負值,已于2022年4月1日起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如2022年度經審計的期末凈資產仍為負值,在2022年年報披露后,公司股票將觸發財務類強制退市。

而據山航2022年業績預告,山航股份預計2022年度未經審計的期末凈資產為-71.2億元至–85.4億元。

2022 年,受疫情持續影響,民航業陷入持續低谷期。民航局數據顯示,2022年全年民航運輸總周轉量599.3億噸公里,為疫情前2019年的46.3%;旅客運輸量2.5億人次,為2019年的38.1%,并且全民航2022年全年月度旅客運輸量低于3500萬人次,其中6個月低于2000萬人次。

其中,6家上市航司2022年全年運營數據同比均大幅下滑也與民航局的數據相互佐證。

民航業的復蘇轉機出現在2022年底,隨著“新十條”的發布,民航業真正開始“重新起飛”。據民航局統計分析中心數據,12月,民航客運總量1700.8萬人,環比增長46.4%。其中客運航班量在12月中旬出現明顯提升,12月下旬受“放開”后疫情感染高峰期出現,航班量出現小幅下滑。

圖源:飛常準業內版APP

除了需求的持續低迷,運營成本的攀升也是航司持續虧損的原因之一。

2022年2月爆發的俄烏危機成為全球金融市場最大的“黑天鵝”之一。受國際政局影響,全球能源價格持續上漲,同時面向全球外匯市場,非美貨幣也普遍走弱。

據《環球市場》報道,在俄烏沖突爆發前一天,即2月23日,美國WTI原油期貨價格報收于每桶92.10美元,而在3月份,WTI原油一度飆升至130美元/桶。布倫特原油價格也一度逼近140美元/桶,原油價格攀升至2013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據各家航司財報顯示,2022年上半年,國航、南航航油成本分別同比擴大4.37%、16.7%。國航曾表示:在其他變量保持不變的情況下,若平均航油價格上升或下降 5%,航油成本將上升或下降約 5.17 億元。

外匯方面,據《中國金融》報道,美元指數在2022年前三季度保持上漲趨勢,10月以來美元指數震蕩走弱,全年上漲約9%。根據美聯儲公布的數據,2022年美元對發達經濟體貨幣升值近8%,對新興經濟體貨幣升值4%。

值得慶幸的是,目前原油價格在持續下跌。截至北京時間2023年2月1日下午3點,WTI原油跌破80美元/桶,報79.08美元/桶,布倫特原油報85.54美元/桶。這意味著目前原油價格已經低于俄烏沖突前的水平。

圖源:新浪財經APP

據第一財經報道,國航相關工作人員表示,2022年對于油價高企、匯率波動等因素帶來的經營困難油價和匯率波動空間低于上一年度;對于2023年的業績預期,其表示,2023年的壓力來自國際國內航班恢復進度,當前國內恢復速度快于國際,短期內國內航班將出現供需不平衡壓力,但隨著國際航班的恢復,預計總體情況好于上一年度。

04

機場:深圳機場虧損擴大超30倍,

白云機場連續3年成為最繁忙機場

截至發稿,上海機場、白云機場、深圳機場都已發布2022年業績預告。上海機場、白云機場、深圳機場預計虧損額相比2021年均大幅擴大。其中上海機場預計虧損最大,2022年預計歸屬于上市股東凈虧損為28.4億-29.9億元,同比擴大約90%。

上海機場表示,2022年,新冠疫情對民航業影響的深度和持續性遠超預期,上海機場于2022年完成重大資產重組,受疫情反復沖擊,浦東國際機場和虹橋國際機場主要業務量低位運行,同比大幅下降。

深圳機場2022年預計凈虧損同比擴大最為嚴重,相比2021年全年虧損總額擴大超30倍。2022年,深圳機場旅客吞吐量同比下降40.69%,航班起降架次同比下降25.85%,導致營業收入同比大幅下降。此外,深圳寶安機場衛星廳于2021年12月7日投入運營后,折舊及運營成本顯著增加,導致經營業績同比大幅下降。

據飛常準數據顯示,2022年國內航線實際執行客運航班量約239萬架次,同比下降37%;相比2019年疫情前恢復五成以上水平。國際航線(含港澳臺)實際執行客運航班量4.2萬架次,同比下降37%;相比2019年疫情前,恢復不到10%。

從單日航班量數據來看,國內航線日均執行客運航班量為6537架次,全年國內出行高峰期集中在2月;4月4日單日實際執行航班量最低,僅1673架次。

圖源:飛常準

國際航線日均出港航班量為115架次,全年國際出行高峰期集中在12月。12月30日達單日實際執行航班量最高值,為239架次。

圖源:飛常準

縱觀各大機場生產經營數據,總體均呈現W型波動走勢,這也與全年國內客運航班量趨勢相吻合,2022年,各大機場飛機起降架次和客流量總體情況同比2021年有所下降。受2022年上半年本土疫情影響,上海機場和白云機場旅客吞吐量一度跌至冰點。但從全年數據來看,國際旅客量增長趨勢較為穩定,其中,白云機場12月國際客流量首次突破10萬人次,達10.98萬人次。

據白云機場公告顯示,2022年白云機場共完成航班起降26.66萬架次、旅客吞吐量2611萬人次,同比分別下降26.4%、35.1%。從全年出港航班量來看,飛常準“2022年中國大陸地區千萬級機場榜單”顯示,白云機場實際出港航班量最多,為11.13萬架次。

白云機場已連續3年成為年度最繁忙機場。深圳寶安機場、昆明長水機場分列2、3位。相比去年同期,僅成都天府機場出港航班量同比正增長。

圖源:飛常準

中信證券預計,2023年國際航班量有望恢復至疫情前的50%-60%,2024年國際航班量或超過2019年水平,樞紐機場基本面有望隨國際客流恢復迎來反轉。

責任編輯:

標簽: 白云機場 大幅下降 華天酒店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岛国精品在线